07 梯形2教师版初一竞赛进度一_第1页
07 梯形2教师版初一竞赛进度一_第2页
07 梯形2教师版初一竞赛进度一_第3页
07 梯形2教师版初一竞赛进度一_第4页
07 梯形2教师版初一竞赛进度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07 讲 梯形(2) 【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 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 形的高。 【梯形的分类】 .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 直角的梯形;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 特殊梯形 一般梯形 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 两腰相等的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梯形中位线定理】 连结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之和的一半。 【梯形面积公式】 mhbahS)( 2 1 梯形 (其中)( 2 1 bam为梯形中位线长,a、b分别为梯形上、下 底长) 【常见梯形中辅助线作法】 【例题讲解】【例题讲解】 【例题【例题1】已知: 如图, D 是四边形 ABCF 的 BC 上一点, AB/DF,12 , AC=DF, FCAD, AC、DF 交于点 G。求证:四边形 ADCF 是等腰梯形。 2 【例题【例题2】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M、N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E、F 分 别是 BM、CM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MENF 是菱形 (2)若四边形 MENF 是正方形,请探究等腰梯形 ABCD 的高和底边 BC 的数量关系,并 证明你的结论 【例题【例题3】如图,在 RtABC 中,E 是斜边 AB 上的中点,DEBC 交 AC 于 D,DFEC 交 BC 的延长线于 F。求证:四边形 EBFD 是等腰梯形。 3 【例题【例题4】已知,在ABC 中,ADBC 于点 D,点 E,F,G 分别是 CA,AB,BC 边上的中点, EF:GD=7:3,点 M,N 分别是 FG,ED 的中点,MN=7.5,DE=5. 求: (1)EF 的长; (2)ABC 的周长。 解: (1)、7.5,(MNMN为、GFDE中点) 215EFGDMN,且:7:3EF GD 10.5EF,且4.5GD (2) 0 90 ,5,10ADCDEAC 且6,8,15CDADBDBGGD 22 17,221ABADBDBCGC 周长=48 【例题【例题5】如图,梯形 ABCD 的中位线 MN 与对角线 AC,BD 分别交于点 P,Q,设梯形 ABCD 的周长为a,四边形 PQCD 的周长为b。若 AB=2CD,试求 b a 的值。 NM G F E DCB A 4 【例题【例题6】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AC 与 BD 相交于点 O。若 EF 为中位线,且 EO= 1 2 AB。 (1)求证:ACBD; (2) 若 BD=2ab,AC= 22 ab,(0)ab,求 EF 的长。 【例题【例题7】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AD=BC,BD=DC,ACBD 于 M。 求证:CM= 1 2 (AB+DC)。 5 6 【例题【例题8】如图, 在梯形 ABCD 中, ABCD, 记 梯形A B C D SS, AOB1 SS, DOC2 SS。 试判断 12 SS与S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例题【例题9】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中位线 EF 分别与 BD,AC 交于 G,H,若 AD=6, BC=10,求 GH 的长。 解析:因为 E,F 分别是腰 AB,CD 的中点,则 【例题【例题10】如图,已知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 且 ACBD,中 位线长 15cm. 求梯形 ABCD 的面积。 解:作/DMAC交BC延长线于M点 作DHBC于H ,ACBDDMBD ABCD为等腰梯形,BDAC 可证ACMD为平行四边形,DMAC DMBD,则BDM为等腰Rt ,DHBMDH为BM边的中线, 7 11 ()15 22 DHBMADBC 所以 2 1515225() ABCD Scm 【例题【例题11】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CD, AC、BD 交于点 O. AOB=60 ,点 P、Q、 G 分别是 AO、BC、DO 的中点。求证:PQG 是等边。 证:ABCD是等腰梯形 ACBD,且,BCAD ABAB DAB CBA,则OABOBA 且 0 60 ,AOBOAB 为正三角形 P为OA中点, 0 ,90BPOABPC 且Q为BC中点, 1 2 PQBC 同理可证OCD为正三角形, 0 ,90CGBDCGB 且Q为BC中点, 1 2 GQBC G为OD中点,P为OA中点,GP为ODA中位线 11 22 GPADBC PQGQGP 即PQG为等边三角形 【例题【例题12】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DC, 中位线 EF=7, 对角线 ACBD, BDC=30 , 求梯形的高 AH. 解:作/AMBD与CD的延长线交于M点 0 30MBDC 8 AH是梯形的高, 0 90AHM 则3HMAH 00 00 9060 3 9030 , 3 34 33 33 ACHM CAHACHCHAH HMCHAHAHAH 即 4 3 3 CMAH,由中位线7EF 14CMABCD 故 47 33 32 AHCM 【例题【例题13】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DC,且 ABBC 于点 B,点 M 在 BC 上,MA MD, AMB75,DMC45,求证:ABBC. 解:如图,过点 A 作 BC 的平行线 交 CD 的延长线于点 E 则四边形 ABCE 是矩形 易求 0 60AMD 又AMDM ADM是等边三角形 0 160 又 0 245 0 375 易证AEDABM ABAEBC 【例题【例题14】如图 1 所示,梯形ABCD中,ADBC,45DCB,2CD ,BDCD于 点D过C点作CEAB于点E,交对角线BD于点F,点G为BC边的中点,连接EG、 AF A BC D M 750450 3 2 1 B M C D E A 9 求证:CFABAF 图 1 解:如图 2 所示,延长BA、CD交于点H 图 2 由90DBHH,90DCFH,得DBHDCF 结合CDBD,90CDFBDH故CDFBDH,可得DFDH, CFBHBAAH 由ADBC, 得( 4 5)A D FH D A, 结合AD为公共边,DFDH, 可证得ADF ADH,所以AFAH,因此CFABAF 【例题【例题15】如图 3 所示, 在梯形ABCD中,ADBC,E为AB的中点,EFCD于点F 求 证: ABCD SEF CD 梯形 图 3 解:如图 4 所示,延长DE交CB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CE 图 4 易证ADEBME,故 ADEBME SS ,MEDE 所以 ABCDDMC SS , 1 2 CDE SCD EF 由MEDE,知 1 2 MCEDCE SSCD EF ,故 DMC SEF CD ,即 ABCD SEF CD 10 作业 1.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D/BC, BAC=90,AB=AC, BD=BC, AC、BD 交于点 E. 求证:CD=CE. 证明:分别作、AGDHBC于、GH点 ABC为等腰 1 , 2 RtAGBC 1 /, 2 ADBCDHAGBC且BDBC 1 2 DHBD,且 0 90DHB 0 00 00 0 30 , 18030 75 ,75 2 75 , DBHBDBC BCDBDC DECEBCBCACDCE 2.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90CD,E、F分别为AB、CD的中 点求证:2CDABEF 解:如图所示,过E点分别作AD、BC的平行线,交DC于点G、H,易得DGAE, HCEB E、F为AB、CD中点,可知AEEB,DFFC所以DFDGCFCH,即 1 () 2 GFFHDCAB 由90CD,得90EGFEHF,故GEH为直角三角形 在Rt GEH中,由GFFH可得GFFHEF(F点也为GH的中点) ,故 1 () 2 EFDC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