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四:浆纱工艺设计,项目三:浆纱工艺设计,概述,1,浆料的性能,2,调浆,4,任务1:设计调浆工艺,浆液的配方,浆液的质量检验,问题二:纱线为什么要上浆?,问题一:同学手上的两种纱线有何不同?,问题三:上浆的目的是什么?,问题四:上浆后纱线的强力和耐磨为何能提高?,问题五:对浆液的工艺要求有哪些?,问题一、同学手上的两种纱线有何不同?,为什么?,返回,硬,软,少,多,大,小,好,差,一、概述1、经纱在织造过程中所受的机械作用机织物的形成:,多臂喷气织机,(1)机械作用,开口打纬卷取,经纱与经纱间、钢筘、综眼、导辊等,后梁导辊综眼等,(2)作用性质,疲劳,经纱破坏(断头),磨损、纱线结构松散,返回,2、上浆目的,经纱织机上受机械作用与原纱性能比较:,增加纱线的强力,提高纱线的光滑度;减小摩擦系数,减少纱线的磨损,减少伸长,保持弹性,增强,减摩,耐磨,保伸,上浆目的,主要目的,耐磨,贴伏毛羽,新的学术观点认为:,返回,3、浆液的作用,(1)披覆:使浆液包覆於纱条表面,烘干后形成表面光滑、坚韧并富有弹性的浆膜,提高浆纱的耐磨度。,(2)浸透:使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部分地胶合纤维。增加纱线强力,且牢固浆膜。,返回,4、浆液的工艺要求,(1)名词解释a.浆料:用于经纱上浆的材料;b.浆液:各种浆料按一定配方用水调制成可流动的糊状液体;c.浆纱:通过浆纱机,将浆液浸轧到经纱上,经烘干后的纱线;d.粘度:浆液流动时的内摩擦阻力;e.粘着力:浆液对纱线的结合能力;f.成膜性:浆液本身的结合能力。,(2)工艺要求,1.良好的粘着力;2.良好的浸透性和成膜性;3.适当的粘度且稳定;4.良好的吸湿性、防腐性;5.价廉。,返回,二、浆料的性能,浆料:用于经纱上浆的材料;主浆料(粘着剂)辅助浆料(助剂)(一)粘着剂:淀粉及变性淀粉三大系列:PVA丙烯酸类,1、淀粉类(1)天然淀粉一般性质A、结构:淀粉由葡萄糖基环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C6H10O5)n聚合度n:2006000B、种类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较,上浆性能,A、浆液粘度低温(500):淀粉粒子溶解出现粘度粘度急增。温度:(650)浆液粘度增大最大减小稳定。(950),糊化温度:浆液开始出现粘度时的温度。完全糊化温度:浆液粘度基本稳定时的温度。B、浸透性未经分解剂分解的淀粉浆:粘度高,浸透性差,故不能上浆。经分解剂分解后的淀粉浆:粘度降低,浸透性提高,故可上浆。,C、粘着力羟基亲水性基团。对亲水性纤维有较高的粘着力;而对疏水性纤维粘着力很差。因此,淀粉适宜棉、麻、粘胶等亲水性纤维上浆;不适宜合纤纱上浆。D、成膜性浆膜:脆硬,强度大,弹性差,断裂伸长小。故使用时需加适量柔软剂。,(2)变性淀粉:,变性目的:A、降低天然淀粉的粘度,改善流动性,以满足高速机械上浆的要求。B、提高淀粉的使用价值。通过变性引入经纱上浆所需的一些基团,便于合成纤维上浆。变性方法:化学变性: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等。物理变性:电子辐射处理淀粉、热降解淀粉等生物变性:酶转化淀粉等。,变性淀粉:,A)酸解淀粉:适宜於混纺纱上浆。B)氧化淀粉:对亲水性纤维粘附性提高,适宜于棉纱、粘胶纱上浆。C)酯化淀粉:有亲水羟基和疏水酯基;适用於棉、粘胶、涤棉上浆,粘胶与毛的上浆宜低温。D)醚化淀粉:适宜于羊毛、粘胶的低温上浆。E)接枝淀粉:疏水性纤维上浆。F)交联淀粉:混纺纱(合纤混纺)上浆。,(3)注意事项:,A.未经糊化的淀粉不能上浆(因为无粘度)。B.糊化淀粉、持续加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温4小时左右)。C.上浆最适宜温度是完全糊化温度。D.淀粉中的直链和支链含量。直链比重,浆膜机械性能,粘度差;支链比重,粘度,浆膜机械性能差。因此:100%直链和100%支链淀粉都不能上浆。,2、聚乙烯醇(简称:PVA):(1)结构和性能:醇介度:醋酸基被羟基置换的程度。完全醇介:9899%的醋酸基被羟基的置换。部分醇介:8590%的醋酸基被羟基的置换。化学结构式:CH2CHCH2CHCH2CHOHOHOCOCH3,聚合度和醇解度对上浆性能的影响:,一般:n=1700,中国的PVA商品牌号有:1799:n=1700,醇介度=99%(完全醇介级)1788:n=1700,醇介度=88%(部分醇介级);日本产:K17(完全醇解)n=1700;B17(部分醇解)n=1700;外观:白色粉沫或纤维状,无臭无味;,(2)PVA上浆优缺点:,粘度稳定、粘着力强;优:浸透性好、浆膜性能优良;耐酸碱性好、不易腐败变质;操作简便。易起泡;缺:易结浆皮;易重生毛羽;退浆废液的降解难。,3、丙烯酸类:,(1)种类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2)丙烯酸类浆料性能A、粘着力及成膜性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类浆料:粘着力:对天然纤维有良好的亲和力,但对疏水性纤维一般。,成膜性:属脆硬型,坚而不韧。即强度很高,但变形能力很低(断裂伸长只有3.2%)。聚丙烯酸酯类浆料:粘着力:对疏水性纤维有良好的亲和力。成膜性:浆膜光滑柔软,但柔而不坚;即强度很高,但容易变形,有很高的塑性变形能力。,B、吸湿性有极强的吸湿能力;易造成“再粘”。只能用作第二粘着剂,少量使用。C、低温上浆适应性易溶于水,故无温度界限。D、混溶性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与各种浆料混用,但混用时要注意各粘着剂的PH值。以免引起沉淀。,(3)聚丙烯酸甲酯(PMA)丙烯酸甲酯占85%;浆料组分:丙烯酸钠盐占8%;丙烯腈占7%。含固量:14%。为乳白色粘稠状液体,有蒜臭味;适宜疏水性纤维上浆。,4、共聚浆料,共聚法:以聚丙烯酸酯为主体,通过将另一种成分与它一起反应,使在一个高分子中混入其它成分即共聚物的方法。三种产品:(1)聚合度:500;PVA80%、丙烯20%;用途:尼龙长丝纱;(2)聚合度:500,PVA50%、丙烯50%;用途:合成纤维混纺纱。(3)聚合度:1700;PVA80%、丙烯20%用途:合成纤维混纺纱。,喷水织机用浆料:要求:上浆时呈水溶性;干燥时不溶于水;退浆时,又呈可溶性。常用烧碱退浆。,5、羧甲基纤素维CMC,CMC:纤维素经醚化反应后得到。醚化度表示醚化反应的程度。定义:纤维素大分子中每100个葡萄糖基环其羟基的氢原子被羧甲基钠所取代的个数。,浆液特征:1.粘着力:良好;2.成膜性:好;3.平滑性:差(需加滑石粉);4.浸透性、乳化性良好;5.混溶性:好;6.浆膜易吸湿,发软,一般不作主浆料。,(二)助剂,1、作用:弥补主粘着剂性能的不足,改善浆膜工艺性能。2、使用原则:以最小的量发挥最大的效能(因其本身无粘度)。,3、各种助剂名称及作用:(1)分解剂:作用:淀粉可溶性,以浆液浸透力。种类:硅酸钠(Na2SIO3)(又称“水玻璃),浸花碱,氢氧化钠(NaOH)(烧碱)。场合:淀粉浆。用量:硅酸钠为淀粉重量的48;烧碱为淀粉重量的0.51。,(2)柔软剂:作用:使浆膜柔软、平滑,脆断头。种类:柔软剂101、浆纱油脂、浆纱膏。场合:淀粉浆。用量:柔软剂101为粘着剂量的12;浆纱油脂为淀粉量的28,合成浆为合成粘着剂量的2以内。副作用:浆膜强度有一定的降低。,(3)浸透剂作用:浆液表面张力,使浆液迅速、均匀浸入纱线内部。种类: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场合:对浸水性好的棉纱或浸透性优良的浆液可以不加。中性和弱碱性浆用阴离子型,酸性浆用非离子型。用量:小于粘着剂的1%。注:过量浸透剂会使浆液起泡,使用量宜少!,(4)润滑剂:作用:减小浆纱磨擦系数,增加耐磨度,减少静电。种类:石蜡、蜂蜡、硬脂酸。场合:淀粉浆和CMC。用量:固体蜡的上蜡率约0.1;热熔蜡和水溶性蜡的上蜡率约0.20.4;,(5)防腐剂:作用:防止浆液、纱线、织物霉变;种类:2萘酚。场合:含有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物质的浆液。注意:使用前先用烧碱将其溶解后再加入。用量:2萘酚用量为粘着剂重量的0.24;,(6)吸湿剂:作用:浆纱吸湿性,使浆膜柔软有弹性,静电。种类:甘油(三元醇)、各种浸透剂。场合:淀粉.PVA、混合浆料、丙烯酸系等合成浆料不必加。用量:甘油用量为淀粉重量的12。,(7)消泡剂:作用:破坏泡膜,浆纱质量。消泡方法:A、机械消泡改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B、消泡剂:硬脂酸、醇、乙醚、松节油。种类:醇消除蛋白质引起泡沫。乙醚防止可溶性淀粉引起的泡沫。,(8)防静电剂:作用:纱线导电性,防止静电积聚。种类:抗静电P,PK,8N;浸透剂,柔软剂等也有抗静电作用。场合:疏水性纤维,合成浆料。(9)中和剂:作用:调整浆液的PH值,使其呈中性或微碱性。种类:碱性中和剂:烧碱;酸性中和剂:盐酸。,三、浆液的配方,(一)配方原则:1、浆料种类越少越好。理由:各种浆料的相溶性有差异;用量少不一定能发挥作用。2、各种浆料之间不应发生化学变化。(二)主要依据:1、纤维种类:以相似者相溶原则,选用与纤维化学结构相同的浆料。,(2)纱线号数与捻度:粗号:以减摩为主,增强为辅,采用披覆性好的粘着剂。细号:增强为主,上浆率大一些,采用粘着性好一点的,并加浸透剂。捻度:,强力,但吸浆,应选用浸透性好的浆料,并加浸透剂。胶线:10特以上一般不上浆或上0.50.2%的轻浆,也可过水,以伏贴毛羽。,(3)组织与密度:组织:上浆率,平斜缎。密度:Pj,磨擦,注重耐磨,上浆率;Pj,注重增强(每根经纱承受力);Pw,经纱的磨擦次数(打纬时也有拉伸作用),耐磨和增强均应考虑。,(4)工艺条件:车间湿度低于70%时T/C纱上浆用聚丙烯酸盐与淀粉混合浆效果良好。但高于70%时,浆纱易发生严重粘并。地区北方干燥,常用甘油作吸湿剂;南方潮湿,无必要使用吸湿剂。季节雨季应停用吸湿剂。(5)织物用途:市场销售坯布主要考虑坯布的色泽和手感;,后整理用坯布:退浆方便;整理工艺:先烧毛后退浆,不宜使用氯化锌(防腐剂)和氯化镁(吸湿剂)及PVA。因为氯化物遇高温会分解出酸根,损伤纤维;而PVA经烧毛高温处理后局部过热,易发生脱水固化,溶解性下降,造成退浆困难。长时间贮存或运输的坯布,应加防腐剂。,(三)三大浆料的混用,1、变性淀粉的作用A、提高粘度的热稳定性;B、降低混合浆的浆膜强度,以利干分绞,减少再生毛羽;C、改善丙烯混合浆中整体的吸湿再粘性。2、PVA用量浆液:变性淀粉PVA一般:PVA比率以大于50%为宜;,变性淀粉比率高于70%,混合物易分离,不宜选用。3、丙烯酸类用量:变性淀粉丙烯酸类浆料10%30%(对淀粉%)淀粉PVA丙烯酸类浆料10%30%(对主粘着剂%),(二)配比成分计算1.把主粘着剂的用量定为100%,其余浆料用量以对主粘着剂的百分数来表示。例:生产45S45S11076T/C府绸,配方如下:橡子粉100%,PVA40%,CMC5%,滑石粉10%,牛油4%,烧碱0.2%,2-荼粉0.4%,5881D0.6%,每桶浆称取干橡子粉80斤。解:GX=G橡PGX其它浆料干重;G橡干橡子粉重量;P各浆料百分比。,投放量=干重(1+回潮率)=干重/(1-含水率)如:GPVA干=8040%=32斤。GPVA投=32(1+10%)=35.2斤。以淀粉为主体的浆料,采用此方法计算。W可查棉织手册。,2.把水定为100%,其余浆料的用量以对水取重量的百分率。例:生产45S45S13372T/C府绸,配方如下:水100,PVA5.37%,CMC1.29%,甲酯0.42%,牛油0.36%,最后调成900斤浆液,试计算各种浆料投放量。解:先求出干浆料的重量:100斤水中G干浆料=5.37+1.29+0.42+0.36=7.44斤调成107.44斤浆液。,设900斤浆液内具有的干浆料为X,则:7.44/107.44=X/900。X=9007.44/107.44=62.3斤。则:900斤浆液中G水=900-62.3=827.7斤各浆料用量=水重各浆料的百分比如:PVA用量=827.75.37%=44.98(斤)投放量(湿重)=干重(1+回潮率)=干重/(1-含水率)PVA投放量=44.98/(1-9%)=49.4斤。各含水率:PVA=9%,CMC=10%,甲酯=86%,牛油=0,四、调浆1.调制方法A、定浓法以定量干浆料加水调成以比重表示一定浓度的浆液。适用于淀粉或以淀粉为主的混合浆。B、定积法以定量的干浆料加水调成一定体积的浆液。适用于化学浆。,2、主要的调浆设备:调浆桶、供应桶、管道等。调浆桶作用:主要用于粘着剂溶解和浆液调合工作。调浆桶分类:常压调浆桶高压调浆桶,调浆桶,供应桶和输浆装置,干淀粉:在调和前23个小时,秤规定重量,投入浸渍桶内浸渍,并加以搅拌待用。奈酚:称规定重量放入铜制容器中,加入定量的烧碱溶液(30%)浓度,再加入20倍的水搅拌,通蒸汽烧煮到溶解,冷却后使用。,3、浆液的调制,(1)淀粉浆的调制,浆液的准备:,油脂:称规定重量放入容器,以水溶法隔水加热,融化并沉淀杂质。,二种乳化方法,烧碱乳化:,乳化剂乳化:,硅酸钠:秤取定量的40Be的水玻璃加一倍的水稀释至40Be。,加入油脂0.050.07倍的烧碱,再加油脂重量一倍的水,蒸汽煮5分钟。,乳化剂P112.5%,烧碱2.5%,水50%混合后,以1000r/m速度搅拌2小时。,浆液的调合,将准备好的生浆,经筛子过滤打入调和桶,不断搅拌,进行生浆定积。,投入准备好奈酚溶液,加温到40,搅拌15分钟。,开蒸汽加温到50,焖15分钟,校正到规定浓度。,加温到60,加入准备好乳化油脂和硅酸钠,再继续加温到规定的供浆温度。,(2)化学浆的调制,PVA:桶内放入400500升清水,开启高速搅拌器,徐徐放入规定量的PVA,开蒸汽加热到70时放入助剂,加热至9095,并定积。继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1799PVA约需3小时,1788PVA约需40分钟。CMC:在调合桶内先放入CMC重量约定20倍的水,倒入定量的奈酚溶液,开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徐徐放入CMC,逐渐加温至7080,继续搅拌至CMC完全溶解,并定积和校正PH值不小于7。,4、浆液输送,(1)重力输浆:利用浆液的自重由输浆管路流入预热浆箱。特点:浆液粘度稳定;可能导致浆液发生沉淀,影响上浆质量;高粘度的浆液输送有困难。(2)压力输浆:利用输浆泵的机械作用把浆液输送到预热浆箱。特点:输浆能力强;浆液粘度会下降。,五、浆液质量检验,(一)浆液质量的指标:浓度、含固率、粘度、分解度、PH值、温度等。1.淀粉生浆浓度:生浆50C时测定的尚未糊化的混合生浆;1)生浆浓度生浆中所含无水淀粉的重量;2)测定方法重液波美比重计测定法。,波美比重计工作原理:利用同体积、同重量的物体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中沉浮动程不同的原理,以刻度表示。波美浓度与物理比重的关系:比重=145/(145-Be)3)测定温度:50。,2、含固率(浓度):1)含固率=各种粘着剂和助剂的干重/浆液重。经验公式:含固率=(上浆率压出加重率)100%压出加重率=(G1-G0)G0100%式中:G1出压浆辊的浆纱重量;G0原纱干重。,压出加重率与压浆力的关系:压浆力越大,压出加重率越小。国产浆纱机:,2)由含固率计算浆料配比,已知:上浆率b=10(%),一桶浆的浆液重G=700(),压浆力P=700解:查表得:压出加重率W0=123(%)则:浆液含固率D=(bW0)100%=(10123)100%=8.13%取8%而:D=浆料干重G干浆料浆液重量G100%,G干浆料=DG100=8700100=56即:G干浆料等于各种浆料(包括助剂)干重之和。如浆料选用:PVA25变性淀粉25丙烯酸甲酯6实际投放量=干重(1浆料回潮率),3)测定方法:烘干法、手持糖量折射仪法。手持糖量计原理:利用透明的溶液因其浓度或溶质性质不同,光线折射率也不同的原理。4)适用:合成粘着剂,变性粘着剂的水溶液。(淀粉不宜)(适用于溶液状)。,3、浆液粘度:1)定义:浆液流动时的内磨擦阻力;它表示浆液粘滞性大小。2)指标:绝对粘度:CP(厘泊)相对粘度:时间t等。3)测试:a.旋转式粘度计测得CP(绝对粘度)b.漏斗法测得t(相对粘度)c.恩氏粘度计测得t(相对粘度),测定方法:A、旋转粘度计:适用於中粘浆液,含杂少。B、漏斗法:材料:黄铜或不锈钢。原理:测出浆液从漏斗中流出的所需时间(以浆液出现滴点为终止),求得以秒计的相对粘度。常用水值为3.8,即漏完一漏斗水所需时间为3.8秒。,4)影响粘度的因素:A、浆料性能:分子链长,粘度,化学浆粘度;B、t,粘度。C、浓度,粘度(同一种浆料)。D、机械搅拌时间,粘度;机械搅拌速度,粘度。E、PH值:中性,粘度。酸性,粘度。,经验公式:=60.2ln粘度(mpas)Wp压出加重率(%),73.1136Wp,4.浆液的PH值:浆料:淀粉:微碱性棉;动物胶:微酸性毛纱、真丝;CMC:中性棉、毛、丝、人造丝;PVA:避免强碱、强酸合纤。一般:棉纱:宜用中性或微碱性浆;毛纱:宜用中性或微酸性浆;人造丝:宜用中性;合成纤维:避免强碱强酸。PH值用PH试纸测定。,(二)浆液的质量控制,概述,1,浆纱机机构,2,浆纱质量的检验与控制,4,任务2:设计上浆工艺,设计浆纱工艺参数,B、上浆工艺流程:,轴架,浆槽,烘房,机头,一、概述A、作用:将已调好的浆液对经纱上浆,烘干后绕成织轴。,C、分类:热风式按烘燥方式分:烘筒式:9只、7只热风烘筒联合式,轴经浆纱机按上浆方式分:整浆联合机浆染联合机(静蓝牛仔布)单轴上浆机,整经机,并轴机,浆纱机,单轴浆纱机:,整经机,并轴机,整浆联合机,并轴机,(一)轴架及经纱牵引方式,1、功用:用来承放一组经轴,纱线按一定路线展示,并合成一片。2、轴架型式与退绕方式:消极式:经轴回转依靠经按经纱牵引动力分纱张力拖动积极式:积极传动径轴转而引出经纱,二、浆纱机构,一列式按轴架形式分山形式双层式互绕式(波浪式)按退绕方式分上展式独立展出式下展式双列下展式,独立上展式,双层式,3、对轴架的要求,1)退绕张力小而均匀;(1)保持原纱弹性伸长;(2)有利于吸浆;(3)不使浆膜破坏。2)要有制动装置;3)幅度可调;4)占地,操作方便。,(二)上浆及湿分绞,1、经纱在浆槽内的上浆工艺流程,2、浸压方式,双浸四压,A、单浸单压:不适应高速,应用很少(粘胶)。B、单浸双压:棉纱C、双浸双压:疏水性纤维及混纺纱D、双浸四压:国外新型浆纱机。,比较:,3、上浆机理1)浸浆纱线浸入一定粘度浆液中的过程。作用对纱线表面的纤维进行润湿并粘附浆液。自由状态下浆液向纱线内部的浸透很少。2)压浆带有一定量浆液的纱线进入上浆辊和压浆辊之间的挤压过程。作用浆液在经纱表面形成浆膜。压浆力越大、浆液粘度越低、浆纱速度越慢,则浆膜厚度越小。,4、压浆分析,1)压浆过程中浆液的两次分配压浆区压浆辊挤压纱线的区段。第1次:过a点前挤压区(浸透)第2次:过a点后释压区(披覆),a,V,释,挤,压浆区,2)双压工艺的压力分配比较逐步加压:先轻后重特点:浸透好,披覆少,适用于高浓、低粘的浆液。,轻,重,逐步减压:先重后轻特点:浸披兼顾,适用于常规粘度浆液,重,轻,(三)湿分绞,湿分绞:指经纱出浆槽后被湿分绞棒分成几层,然后平行进入烘房。,作用:1)增大烘燥面积,节约能源,有利于高速;2)保护浆膜完整,避免烘燥后浆纱之间的相互粘连;3)减少毛羽。分绞棒用量:一般3-5根,多达7根。分绞棒根数多,浆纱分层多,烘燥快,但浆纱伸长大,也会造成片纱张力不匀。,一般:烘筒式浆纱机不设湿分绞。热风及联合式(先热风后烘筒)需设湿分绞,效果较好。,(四)烘燥,1、任务与要求任务:汽化浆纱上多余的水分,达到工艺回潮率,固化浆纱上粘附的浆液,使其形成粘结内部纤维、贴伏毛羽的圆整浆膜。Wc=78%W工艺随原料而不同WT/c=2%进烘房前:W压130150%,要求:提高烘燥效率,减少能耗,充分利用热能,降低生产成本。烘燥均匀,保证质量。烘房内各导纱机件安装平、直,回转灵活,尽量减少对经纱弹性的损伤。烘房的排湿、隔热性能好,保障工人的操作环境。张力适当;大:湿伸长大。小:不能紧贴烘筒和导辊。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2、烘燥方式及装置1)热风式烘燥:利用高压蒸汽,通过散热器加热空气,将热空气以一定速度吹到浆纱纱片上,靠对流方式对纱线传热烘燥。,2)烘筒式烘燥:纱线在烘筒表面绕行,烘筒内通入高压蒸汽,加热后的高温筒壁以热传导方式对纱线传热烘燥。,3)热风烘筒联合式烘燥性能与效率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3、烘燥原理整个浆纱烘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热阶段恒速烘燥阶段降速阶段,图中:1烘燥速度2浆纱温度3浆纱回潮率,4、烘燥方式对烘燥速度及能耗的影响及特点1)对流烘燥法热风式烘燥装置通过热空气与湿浆纱进行热湿交换,使水分汽化而烘干浆纱。特点:A、烘燥作用缓和;B、纱线截面不易变形,浆膜完整;C、烘燥速度低,能耗大;D、绕纱长度长,纱线伸长大,片纱张力不匀;E、纱线排列密度大时,热风吹动纱线易产生柳条纱,影响开口。对流烘燥法一般已不单独用于烘燥,而作为预烘。,2)热传导烘燥法烘筒式烘燥装置湿浆纱与高温金属烘筒相接触,从烘筒表面获得热量,汽化浆纱中所含的水分。特点如下:烘燥效率高,能耗小。纱线伸长率小。纱线排列整齐,片纱张力均匀。纱线截面易变形。纱线排列密度大时,易产生纱线粘连,使毛羽增加。浆膜易粘贴烘筒,破坏浆膜完整性。综合以上两方法,宜采用热风、烘筒联合式装置,先以对流的方式使纱线初步形成良好浆膜,然后再以热传导方法强化烘干,并使纱线毛羽贴伏。,(五)后上蜡与干分绞,1、后上蜡:作用:A、增加浆膜的柔软性、平滑性;B、防止静电作用。,2、干分绞,作用:A、防止浆纱粘结。B、防止产生并头、绞头疵点。,3、伸缩筘,作用:匀纱:均匀排列;调幅:与织轴同宽。,伸缩筘,4、平纱辊,作用:利用偏心,使浆纱排列成均匀平齐的纱片,并避免伸缩筘的定点磨损。,5、织轴卷绕:恒张力(恒速度卷绕),浆纱纱线的伸长控制通过以下几个区分别进行控制:第一控制区:经轴退绕区引纱辊第二控制区:引纱辊第二上浆辊第三控制区:上浆辊烘筒第四控制区:烘筒车头拖引辊第五控制区:车头拖引辊浆轴,(六)浆纱纱线的伸长控制,第二区伸长控制:,控制目的:纱线以较小张力状态进入浆槽,以利吸浆,以利湿伸长。一般:D引D上从而使V引V上,V引,V上,引纱辊,上浆辊,浸没辊,浆纱墨印长度:织成一匹布所需要的经纱长度。测长打印装置:根据所测得的浆纱长度,以墨印长度为长度周期,间隔地在浆纱上打上或喷上墨印。,(七)浆纱墨印长度及测长打印装置,浆纱过程的自动控制,其内容包括:压浆辊压力的自动控制浆液温度的自动控制浆液液面高度控制烘筒及热风温度浆纱回潮率控制浆纱上浆率控制调浆系统的自动控制,(一)浆纱工艺参数的选择,1、浆纱产量理论产量G(公斤台时)实际产量GkG式中:M织轴总经根数;V浆纱速度(米分);Ttex纱线特数;k效率()。,6MVTtex105,三、设计浆纱工艺参数,2、影响上浆率以及浆液浸透被覆的因素1)浆液的浓度、粘度、温度浓度愈高,粘度增大,上浆率增加,浆液的浸透少、被覆多;温度上升,粘度下降,可使上浆率下降,浆液的浸透多、被覆少。2)压浆辊的加压强度(力)加压强度大,浸透增加,被覆减少,上浆率下降;加压强度小,浸透减少,被覆增加,上浆率增加,强度过小,则上浆过重,造成表面上浆;,3)浆纱速度速度愈快,纱线通过挤压区的时间缩短,浸透少,浆膜趋厚,上浆率增加;4)压浆辊的表面状态5)纱线在浆槽中的浸压次数(穿纱路线)、浸没辊形式及位置高低浸压次数多,浸浆长度增加,浸透增加,上浆率上升;浸没辊形式:花篮式和实辊式。6)浆槽中纱线张力张力小,有利于浸浆和压浆。,3、覆盖系数表示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覆盖系数高,纱线排列过密,上浆率减小;覆盖系数一般以50%60%为宜,过高则采用双浆槽或多浆槽。,4、确定上浆率的依据,(1)纱号:细号b(2)密度:Pjb(3)组织:b平b斜b缎(4)纤维性质:b棉、粘胶b合纤(5)浆料性能:具体情况不同对待;(6)气候条件:HR适当,可以减少b;(7)节约用浆:b小成本低。,计算公式b=b0K1K2K3式中:b新品种的上浆率(%);b0选定的相似品种的上浆率(%);K1、K2、K3分别为号数、提综次数、经向紧度的修正系数。号数修正系数K1=(Ntex0Ntex)1/2式中:Ntex新品种的纱线号数;Ntex0相似品种的纱线号数。,提综次数修正系数K2=XX0式中:X新品种10厘米内每片综提升次数;X0相似品种10厘米内每片综提升次数;经向紧度修正系数K3=(EjEj0)1/2式中:Ej新品种的经向紧度(%);Ej0相似品种的经向紧度(%)。,5、压浆力对上浆工艺的影响,压浆力F的构成:F压辊重+附加压力附加压力:可根据品种调节。1)F与b的关系:若V一定:F,则对纱线挤压,浸透,披覆,b。若F不变:V,挤压时间t,浸透,披覆,b。V,b。(因表面被压去的浆随t而),2)F与V的关系:低速(V)轻压(F)V=bF=b高速(V)重压(F)3)F与压出回潮率W压的关系F,纱线带出的水分,W压。当烘燥能力一定,V可以。,W压=100%式中:G水分纱线上浆吸水分重;W原纱回潮率;G原纱原纱干重;G浆料浆料干重压出加重率=100%式中:P-浆液含固率。,G水分WG原纱G原纱G浆料,W压1P,(三)高压上浆讨论,1、高压上浆优点A、节能(3050%);B、高速;C、提高上浆质量(主要是毛羽伏贴、增加浆液的浸透量)。2、高压上浆的条件(1)压浆力常压压浆力:17.635.3N/cm高压压浆力:92294N/cm(较合适),(2)压浆辊表面硬度:常压上浆:约肖氏65度左右;高压上浆:约肖氏8088度左右。形状枣核形辊芯压浆辊,(3)浆液浓度DD=100b(W0b)式中:b上浆率(%)W0经过压浆辊后的经纱吸水率。当b不变,压浆力越大,W0越小,则D需越大。因此:高压须高浓。(4)浆液粘度浆液浓度高,其流动性差,浸透差,不利调浆、输浆和上浆。所以:高压须低粘。,这就是“二高一低”上浆工艺的由来。即:高压高压浆力;高浓高浆液浓度;低粘低浆液粘度。(5)高压上浆的浆料要求:高浓低粘。常用:变性淀粉、变性PVA。,(四)新型上浆方法,1、预湿上浆方法:在浆纱机的经轴架与浆槽之间插入一个预湿水槽。作用:对进入浆槽的纱线,先在预湿水槽洗涤和润湿。目的:确保棉纤维中的棉蜡、果胶质物、糖类等纤维上的包覆物熔化和煮洗掉,从而保证进入浆槽前有一个良好的润湿和吸浆条件。,工艺:A、预湿水温85oC90oC左右;B、压力为100KN的高压挤压,控制水分在20一40范围内,以避免冲淡浆液的浓度。方式:A、独立式的双浸双轧预湿槽;宜用于中、粗号纱,并建议使用单浆槽浆纱机。B、联合式的有预湿装置的浆槽。,2、冷上浆处理方法:在分条整经机的筒子架与卷绕滚筒之间安装一套类似于后上蜡装置。应用:最适宜于色织和毛纺织行业。浆料:具有较强粘附力的低熔点(50oC75oC)高分子材料。如低聚合度PVA,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等。优点:A、节约庞大的设备投资和大大地降低能源的消耗,据介绍比传统上浆的成本低85%。B、减少排放物有利于环境保护。,3、拖浆上浆(也称MA上浆)方法:,经纱,特点:A、没有浸渍,也没有压浆,主要靠经纱压向拖浆辊表面来吸取浆液。纱线伸长小。B、低温上浆(45C0),节约能耗。C、同样的织效果,上浆率可降低38%左右,减少浆料消耗。适用:不能承受过大张力和伸长的纱线,如羊毛、粘胶纤维的纱线。,4、上浆技术的发展趋势阔幅、大卷装高速、高产短纤:150m/min,长丝:350m/min浆纱过程控制的自动化,以保证浆纱和浆液质量通用化节能车头控制板上集中全机操纵及质量监控,例:用喷气织机生产J14.8tJ14.8t5242831701/1府绸织物,棉纱平配棉等级129,浆纱机由祖克S432和S222供选择,请合理制订上浆工艺。解:1)纱线和织造分析J14.8t经纱:纱结构紧密,表面光洁、羽毛少而短,捻度较大,强力较低。织造分析:细特高密织物,经向紧度74.5%,总紧度84.2%,平纹,单位长度受到摩擦拉伸次数多,喷气织机织造(速度高),摩擦剧烈。,(二)案例教学,2)浆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和工艺原则:重点解决的问题:(提高可织性)增强保伸贴伏毛羽工艺原则:重浸透、求被覆、保浆膜;高浓度、低粘度、高温中压上浆;轻张力、小伸长、适回潮、匀卷绕。上浆工艺参数的设计和选择,3)浆纱机的选择原则:保证良好的浸透,完整的浆膜,小伸长。机型选择:采用祖克S432型浆纱机双浸四压双浆槽,3根湿分绞棒,经纱分四层进行预烘,幅宽200cm。经测定,双浸四压双浆槽浆纱机比单浆双压槽浆纱机,浸透率、浆膜完整率、被覆率均提高1020。4)浆料组分的选择和调浆方法的确定原则:满足产品的上浆要求(粘附性好,浆膜强力高,弹性好),上浆成本低。,双浸四压浆槽结构示意图,双浸双压单浆槽S222浆纱机意图,双浸四压双浆槽S432浆纱机意图,浆料配方:浆料配方一览表调浆方法:定浓、定积两种方法同时使用。,5)浆液酸减度(PH值)原则:利于浆液的保存和产品的储存。浆液酸减度:微碱性或中性,PH值7.50.5。6)上浆率原则:满足织造要求。根据织物的紧度、纱支、纱线质量、织物组织、织造设备、上浆的方法、浆料性能等确定。上浆率(浆料干重/原纱干重)100%浆液浓度浆纱压出加重率影响因素:纱线的纤维结构、纱线结构、浆料成份性质、经纱浸浆长度、浆纱速度、浆液温度、压浆力、上浆经纱张力。上浆率:参照同类产品确定为12%1%。,全棉府绸上浆率与经纱断头的关系图,上浆率与车速的关系图,8,上浆率与经纱上浆张力关系图,7)浆纱伸长率的确定伸长率=(浆纱长度-原纱长度)100%/原纱长度影响因素:退绕张力、上浆张力、烘燥张力、分纱张力、卷绕张力原则:减少伸长,保持纱线弹性。浆纱总伸长:控制在1.0%0.1%以内。总伸长的控制方法:,经纱伸长的控制,第一区:经轴主动退绕,用自调中心轴架,加放千码纸条。第二区:负伸长拖引辊速度略高于上浆辊。第三区:烘筒主动传动、摩擦传动的摩擦力自动调节。第四区:适当回潮。第五区:小张力卷绕,伸缩筘用大人字形,J14.8tJ14.8t524283170浆纱伸长实测数据,8)浆液浓度与粘度选择浓度确定原则:保证浆纱增强率、浆膜完好、达到工艺上浆率。浓度:用浆液固体量的百分率表示(含固率),13%。粘度浆液的流动性指标,浆液流动时内磨擦阻力表现出的粘滞性。粘度确定原则:有较好浸透和被覆,满足中压上浆需要。粘度确定:浆槽粘度控制在121秒(浆槽温度98时),由试验和计算得出。,粘度与压出加重率的关系图,9)上浆压力影响上浆压力因素:纱支,织物经密,纱线捻度。与浆纱压出加重率(上浆率)成反比,与浆纱浸透成正比。压力配置方式:先小后大:第一压浆辊压强度小,第二压浆辊加压强度大,浓度和粘度较高上浆。先大后小:第一压浆辊压强度大,第二压浆辊加压强度小,低浓常压上浆。上浆压力:采用中压上浆前压浆辊9(KN),后压浆辊22.5(KN),压出回潮率100%。,各种高压上浆与中压上浆效果比较棉纺织技术2006.5期,10)上浆(浆槽)温度原则:满足高浓低粘上浆要求(温度高,分子动能大,粘度下降)。浆槽温度:981。11)浆纱速度原则:满足上浆要求,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前冲刺练习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得分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三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优化方案
- 互联网行业用户隐私保护方案
- 专升本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中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初步》试卷带答案详解(模拟题)
-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常考点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
- 静脉溶栓病例汇报
- 国家电投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数学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模板】
- 北京市海淀区师达中学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IATF16949:2016内审员培训试卷含答案
- 机械基础教案
- 矿山租用土地协议书
- 美容院入股合同协议范本
- 混凝土实验室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