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ppt_第1页
第3课土地改革.ppt_第2页
第3课土地改革.ppt_第3页
第3课土地改革.ppt_第4页
第3课土地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唐李绅,为什么会这样呢?,农民老李在1948年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属于自己的耕牛农具,每年只收7担谷子,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4斤油,7斤盐。,老李是什么身份?,贫雇农,但是生活在1951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他家有了15亩田,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5年,他家收谷32担,一年能吃48斤油,28斤盐。,请你分析老李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政策变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有其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一、土地改革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10%,7080%,地主,农民,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土地改革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二.土地改革的经过,(1)时间: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2)地点:广大新解放区,(3)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4)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3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发放的土地证,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土地改革的结果:,具体表现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四、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反封任务完成,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5.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政治,经济,地主阶级,农民,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3、土地改革,1、原因2、时间:3、文献:4、结果:5、意义,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政治上:经济上:,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C.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2.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B.封建剥削土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