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菌菌种管理知识讲座,徐有泉牡丹江市种子管理处,一、术语和定义,食用菌食用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及子囊菌亚门的菌类,其分布广,种类多,大小不一,形态亦多样。它们都是由菌丝体、子实体、孢子等部分组成。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2000年统计我国已知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一、术语和定义,我国食用菌菌种繁育体系,菌种culture经人工培养并可供进一步繁殂或栽培使用的食用菌苗丝纯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乳栽培种。,一、术语和定义,母种stockculture(一级种或一级菌)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一、术语和定义,原种motherspawn(二级种或二级菌)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一、术语和定义,栽培种spawn(三级种或三级菌)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一、术语和定义,品种strain经各种方法分离、诱变、杂交、筛选而选育出来具特异性、均一(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具有同一个祖先的群体。也常称作菌株或品系。,一、术语和定义,菌种级别分类母种(一级种或一级菌)原种(二级种或二级菌)栽培种(三级种或三级菌),二、黑龙江省食用菌发展现状,我省食药用菌人工栽培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食药用菌科研、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已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形成了以农村、林区生产黑木耳、滑子菇、猴头、香菇、元蘑等销售干品、盐渍品为主,和以城市及近郊生产杏鲍菇、白灵菇、姬松茸、金针菇等珍稀食药用菌,销售鲜品为主的生产格局。覆盖全省60%以上的县(市)和所有林区,目前依然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二、黑龙江省食用菌发展现状,(1)301国道尚志牡丹江东宁食药用菌产业带(2)204国道伊春汤旺河嘉荫食药用菌产业带据2008年省食用菌协会测算,当年全省食药用菌生产规模已达40亿袋(块)。其中:黑木耳约35.5亿袋,滑菇2.9亿块,猴头菇、元蘑、香菇、平菇、杏鲍菇等其它菇种1.6亿袋。全省食药用菌及相关产业年产值已达到100亿元。我省食药用菌产量在全国位居第六,其中黑木耳产量占全国50%左右。,牡丹江市历年食用菌栽培量产值,三、牡丹江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牡丹江市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2000年以后发展迅猛。20012005年:,全市累计栽培木耳14.6亿袋,产值21.9亿元。2005年当年栽培木耳3.67亿袋,创产值4.7亿元。2008年食用菌生产达15.3亿袋(块)。其中,黑木耳13.2亿袋,滑菇1.44亿块,猴头菇0.38万袋,平菇、榆黄蘑、香菇、双孢菇、灵芝等0.34亿袋,产量达76.7万吨(鲜品),总产值达26.7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298元。,三、牡丹江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2009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达18.3亿袋(块),食用菌总产量达到91.8万吨(鲜品),总产值达33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492元。其中,黑木耳达到了15.3亿袋,较上年增加13.3%,占全省黑木耳总栽培量的38.3%,滑菇1.62亿块,猴头菇、平菇、榆黄蘑、香菇、双孢菇、灵芝等1.38亿袋。2010年全市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24.4亿袋(块),连续10年实现20%以上速度增长,黑木耳、滑子蘑、猴头菇等骨干品种继续领跑全国,主产地优势持续放大。食用菌鲜品产量突破120万吨,同比增长32%,是黑龙江省食用菌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三、牡丹江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其中黑木耳产量达到104万吨,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超过国内绝大多数省级地区产量。食用菌总产值2010年实现46亿,拉动全市菌农人均收入1800多元,继续位列全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首。东宁、海林等主产县(市)分别达到8100元、4575元,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食药用菌产业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成为拉动农村经济的第二大主导产业。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牡丹江市为“中国食用菌之城”、东宁县为“中国黑木耳第一县”、海林市为“中国猴头菇之乡”、林口县为“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的荣誉称号。,食用菌的保健功能,(1)抗肿瘤活性(2)增强免疫功能(3)调节血脂作用(4)保肝解毒作用(5)降血糖作用(6)其它作用,四、牡丹江市菌种市场现状,菌种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菌种企业42家。其中:(1)牡市城区现有12家菌种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的菌种企业10家、分支机构1家、菌种代销单位1家;(2)各县市注册资金100万的菌种企业7家,菌种代销单位和分支机构23家。,四、牡丹江市菌种市场现状,菌种生产2010年全市生产销售:生产销售一级菌种220余万支;生产销售二级菌种1640万瓶(袋);栽培种(三级菌种)生产预计超过25亿袋(块)主要菌类为:黑木耳、滑子蘑、平菇、双孢菇、鸡腿菇、香菇、猴头菇、灵芝等等,母种质量要求,母种容器要求: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18mm180mm或20mm200mm棉塞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母种质量要求,感官要求:,母种质量要求,原种质量要求,容器:使用650ml-750ml,耐126高温的无色或近无色的玻璃菌种瓶,或850ml耐126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GB9678卫生规定的塑料菌种瓶;或15cm28cm耐126高温符合GB9688卫生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棉塞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也可以使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原种质量要求,感官要求:,微生物学要求:(和母种质量要求相同),栽培种质量要求,容器:可以使用原种规定使用的容器;或17cm35cm耐126高温符合GB9688卫生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栽培种质量要求,感官要求:,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标签产品标签5要素:产品名称;品种名称;生产单位;接种日期;执行标准包装标签7要素:产品名称;品种名称;厂名、厂址、联系电话;出厂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数量;执行标准包装储运图示标志5要点(GB/T191):小心轻放标志;防水、防潮、防冻标志;防晒、防高温标志;防止倒置标志;防止重压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包装母种:木盒或纸箱;缓冲的轻质材料填满原种、栽培种:纸箱;缓冲的轻质材料填满;8cm胶带封口;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种性、培养基配方及使用范围)运输不得与有毒品混装气温高于30,须用0-20冷藏车运输防震、防晒、防尘、防雨淋、防冻、防杂菌污染的措施贮存母种4-63个月原种0-1040d栽培种,必须尽快使用,14d内在温度不超过25、洁净、通风、干燥、避光的室内存放。在1-6贮存时45d,五、与菌种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食用菌管理办法制定的主要依据,也是处罚的依据。种子法第七十六条草种、食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管理和选育、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参照本法执行。种子法第二十条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对应食用菌管理办法第13条“从事菌种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也解释了为何“自制、自繁、自用的菌种”不需要办许可证。,与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种子法第二十五条商品种子生产者应当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种子法第二十六条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者必须先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种子法第三十六条种子经营者应当建立种子经营档案,载明种子来源、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与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种子法第三十五条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一年生农作物种子的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种子销售后二年,多年生农作物和林木种子经营档案的保存期限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种子法第三十四条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包装。但是,不能加工、包装的除外。,与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本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食用菌菌种质量管理办法的法律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菌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第十三条从事菌种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仅从事栽培种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办理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经营者要具备菌种的相关知识,具有相应的菌种贮藏设备和场所,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禁止无证或者未按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菌种;禁止伪造、涂改、买卖、租借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二十二条菌种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并建立菌种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时间、数量、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菌种来源、操作人、技术负责人、检验记录、菌种流向等内容。生产档案应当保存至菌种售出后2年。第二十三条菌种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菌种经营档案,载明菌种来源、贮存时间和条件、销售去向、运输、经办人等内容。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菌种销售后2年。第二十四条销售的菌种应当附有标签和菌种质量合格证。标签应当标注菌种种类、品种、级别、接种日期、保藏条件、保质期、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及生产者名称、生产地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菌种相符。,六、如何管好菌种市场,一、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二、搞好调研究摸清菌种市场情况三、认真研读法律法规搞好宣传四、确定工作重点管好菌种市场五、抓好品种登记提升菌种质量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市场监管七、健全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菌种管理“六查”“六坚持”,“六查”: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格和条件;二查生产企业生产品种是否通过登记;三查菌种生产质量是否合格;四查菌种生产经营档案建立情况;五查菌种标签包装是否规范;六查企业菌种质量保障措施和各项制度建立情况。,菌种管理“六查”“六坚持”,“六坚持”:一坚持检查菌种生产企业,到车间进培养室;二坚持检查菌种品种,核对品种登记台帐和登记证书;三坚持检查菌种质量,以一二级菌种为重点现场实查;四坚持检查菌种档案,确认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五坚持检查菌种标识,核对包装、标签标注项目是否规范真实;六坚持检查企业规章制度建立,看措施的可靠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制度建立的完整性。,七、菌种投诉案件的常见类型,1.二级菌成活率低的问题(甚至接菌失败)2.栽培袋污染率高的问题3.出耳期杂菌污染的问题4.菌袋出耳齐中后期耳片不长5.催耳期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6.二级菌转三级菌出现异类菌的问题,1、二级菌成活率低,二级菌种接种成活率低,一直困绕着很多黑木耳栽培者,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培养基酸度太大。原因:由于木屑紧缺,很多栽培者夏季购进木屑,贮藏期内由于维生物发酵产酸,或者是生产时料堆过大,装瓶时间过长,再加上八、九月份气温高,维生物在料中繁殖过多产生的酸,使培养基中酸度过大,造成菌种成活率低,甚至全部不成活。解决办法:应根据培养料的具体情况,来调节酸碱度。拌料后用PH试纸测试,PH值应在7左右,不能小于6,大于7.5;如果石灰过量PH值达8以上,菌种也无法成活。,2、栽培袋污染率高,1.灭菌不彻底易造成细菌污染解决方法:高压灭菌时冷气放干净,当压力达到0.12兆帕维持2小时以上,自然降压到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放气,压力降到零时再出锅;常压锅灭菌加热至100后维持8-10小时,自然冷却后出锅。2.接种操作不严格造成杂菌污染解决方法:接菌室应提前薰蒸(气雾消毒剂、甲醛加高锰酸钾),接菌前紫外线灯杀菌半小时,用来苏水喷雾降尘。接种人员双手及菌种瓶口应用75%洒精擦洗,菌袋装锅灭菌前应在灭菌筐上盖上布,以防止出锅泠却时空气中的杂菌落到菌袋上造成杂菌污染。3.培养菌室内湿度过大造成污染解决方法:保持培养菌室内干燥。避免因培养室内湿度过大,造成霉菌污染严重,给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3、出耳期杂菌污染,制菌时培养室温度过高易造成黑木耳菌丝体自溶出黄水,使菌丝体抗病性减弱,造成出耳期杂菌污染,易烂耳,直接影响产量。解决方法:黑木耳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是27.5,如果养菌室内温度超过27.5,由于菌丝体自身产生的生物热,会使菌袋内温度升高3左右,特别是上层架子中间的菌袋温度会更高,所以培养菌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下。如果培养菌室内温度超过25,应将门、窗打开通风降温。,4.催耳期菌袋污染,原因:代料栽培黑木耳催耳期,一般都采用在菌袋上先盖一层塑料膜,膜上再盖上草帘催耳,由于塑料膜内湿度大,如果温度高,杂菌易污染割口处。因催芽期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导致杂菌侵染。解决方法:当温度超过20时,应把塑料膜四周卷起,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气温升高时,最好夜间将草帘和塑料膜去掉,白天再盖上,但应将塑料膜四周卷起,避免高温高温,造成杂菌污染割口处。,5.菌袋出耳齐中后期耳片不长,原因:由于耳芽出的齐,菌袋割口处被耳芽封死,造成菌袋内缺氧气,菌丝体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无法将营养转化成耳片,所以在木耳生耳期木耳不长。解决方法:应给菌袋打孔、割口或采摘2朵木耳,使外界氧气进入菌袋,这样木耳就能继续生长。,6.二级菌转三级菌出现异类菌,这种问题多发生在菌农自行生产二三级菌种中。原因:由于受生产条件和技术限制以及为了节约成本,多数菌农靠经验消毒、接菌、灭菌,不同类菌相继生产:木耳菇类或菇类木耳连续生产。由于时间相隔过短,菌农对接菌室消毒不彻底,导致空气中残留异类菌侵染,出现木耳菌袋长蘑菇或菇类菌袋长木耳问题。解决方法:1.提高菌农菌种质量意识;2.提高菌农菌种生产技术;3.提高菌农自我保护意识。教育菌农购买菌种做好出菇和出耳试验,检验菌种质量和菌种适应性。,八、如何接待和处理菌种投诉案件,1热情接待:提高来访者对执法部门的信任度2仔细倾听:提高与来访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情感开发与互助平台合同
- 合同解除及索赔协议
- 改造造价咨询合同范本
- 工地焊接合同范本
- 1999年建筑合同范本
- 保洁简式合同范本
- 维修平台转让合同范本
- 房东租客专用合同范本
- 单位吊顶装修合同范本
- 农村自建租房合同范本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护理题库-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题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设备基础知识-动设备课件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