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ppt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ppt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ppt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ppt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列子,简介列子及作者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了解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特点:教育性讽刺性虚构性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疏通文义,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注意生字词以及停顿,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以及停顿,3、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讨论: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2、愚公为什么移山?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5、愚公移山中碰到哪些困难?6、山最终移掉了吗?,研读课文,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表达的是关心之意,讲真话,提问题。智叟,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前者“献疑”,引起家人讨论运土问题,促使移山行动。后者“笑而阻之”,引起愚公反驳,过渡到神话结尾,自然合理。,(二)合作交流、探究:,1、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京城之子是“遗男”,去帮助愚公必然得到母亲的同意,可见愚公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看出他是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2、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心大,又能坚持不懈,全家齐上阵,又有邻居相助。山不会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虽然有坚定的决心,但是他们的移山力量实在是太小了:工具简陋;人数太少;从现代科学来看,山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3、愚公凭什么认为移山能成功?你认为会成功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有着人定胜天的宏伟抱负,4、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天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以神话结尾?,5、大家认为愚公和智叟分别是怎样的人?,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自以为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智叟,对比,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从现实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从对待困难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聪明的,而智叟是愚蠢的。这样的取名一语双关,是按世俗的角度来命名,又是用反语的手法,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6、本文的写作手法,对比和衬托手法,二山高峻,人少力微工具简陋,遗男热情帮助,智叟顽固不化,二山高峻山神惊惧天帝感动,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对比,对比,烘托,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7、归纳总结寓意,在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