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_第1页
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_第2页
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_第3页
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_第4页
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危人群发现与干预2、概述、具体任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35岁以上人群的首批血压测量制度。 社区定期开展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和自主发现工作。 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每年为员工提供体检,发现高危人群实施管理。 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我检查点。 评价指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初诊血压率达90%以上。 这是核心指标10*。 (2)每两年为单位、企业员工提供体检的单位复盖率达到50%。 (三)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检点,一年内至少设立10个,并逐年增加。 (四)实施社区积极筛查高危人群; 指标依据、设置依据:开展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是慢性病门槛前进的重要内容,通过高危人群筛查发现和干预,降低个人慢性病的危险水平,预防和推迟慢性病的发生。 慢性病高危人群具有以下特点之一: (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2)目前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FBG7.0mmol/l;(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TC6.2mmol/l;(5)男腰90cm,女腰85cm。 高危个体发现:创造易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条件和政策环境,宣传高危人群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在家庭、社区、岗位、公共场所提供便利条件,发现高危人群。 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日常诊疗、健康文件编制、职工和社区居民定期体检、职工体检、大型人群研究项目等方法发现高危人群。 设立健康指标自检点的目的是让居民关注自己的体重、腰围、血压和血糖,早期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 指标计算式,(1)初次诊断血压率=初次诊断血压数/初次诊断总人数100%。 初诊血压测量是指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以35岁以上患者首次测量血压为常规检查内容,在门诊记录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本年度第一次到这家医疗机构就诊是初诊。 (2)单位垄断率=为员工提供体检的单位数/管辖区内的机构、企业单位总数为100%。 企业单位是指中型到大型的企业。 注:企业以当地工商部门登记的名单为准。 (3)社区的自主筛选率=实施自主筛选的社区数/管辖区内的社区总数为100%。 注:社区是指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 评分标准为: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初诊血压率达90%以上20分,75%-89%达15分,60%-74%达10分,不分60%以下。 (2)每两年向单位、企业职工提供体检的单位复盖率不可分为50%以上20分,40%-49%分,30%-39%分,30%以下。 霸盖率达到80%以上的附加20分,发现高风险群,实施管理的附加20分(制作文件,有跟踪管理记录)。 (三)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地设立健康指标自检点,一年内至少设立10个,并且每年增加30分。 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 每个自测点为2分,提供所有5种自测服务1分。 (4)实施社区积极筛查高危人群,增加20分。 社区的自主筛查率分不出80%以上为20分,70%-79%为15分,60%-69%为10分,50%-59%为5分,50%以下。 评价方式为: (1)随机抽取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各家庭,查看外科、妇产科、中医、内科或全科门诊室近3个月的门诊记录,查询35岁以上初诊患者,对所有初诊患者测量血压,记录门诊记录,计算初诊血压率。(二)提供管辖区机关、企业事业的所有名单,并提供单位员工体检的机关和企业机关的名单和证据,要求附上开展员工体检的相关文件、员工体检结果的统计表和支付证明书等相关证据,计算向员工提供体检的机关的垄断率。 (3)示范区提供的自助检查点清单和证据资料,如照片,随机在3个现场检查检查点的设置和检查器材的配置情况,需要体重名称、身高计、自动血压计、腰围尺寸、自助检查血糖计、BMI拨号盘,自助检查点必须单独设置,现场获得(4)社区积极筛查高危人群的工作情况。 社区是指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 文件资料中提供所有社区清单,开展积极筛查高危人群的社区清单,现场随机抽取基础医疗机构,查阅文件资料证实高危人群筛查的资料,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评价指标;(1)与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基准认知率每年增长30%。 (2)人群体重认知率达到70%以上。 (3)人群腰围的认知率达到70%以上。 (4)人的血压认知率达到70%以上。 (5)人的血糖知晓率达到30%以上。 指标设置的依据是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宣传,通过提倡关注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血糖的多种途径积极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通过加强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的干预,降低个人慢性病风险水平,预防和推迟慢性病的发生。 指标计算表明: (1)高危人群基准认知率=了解高危人群基准的成年人数/受调查人数总数为100%; 注:高危人群5个特征中,有1个以上正确定义为认知。 (2)体重认知率=了解自己体重的成人数/被实验者总数100%。 (3)腰围认知率=了解自己腰围的成人数/被实验者总数100%。 (4)血压认知率=了解自己血压的成人数/被实验者总数100%。 (5)血糖认知率=了解自己血糖的成人数/被实验者总数100%。 注:体重、腰部、血压和血糖需要回答具体数量。 与评价标准(1)基线调查相比,高危人群的标准认知率每年增加30%以上。 增加1%-9%得5分,增加10%-19%得10分,增加20%-29%得15分。 2011年度通过基线调查(社区诊断、监测或专业调查数据)进行评价,高危人群的标准认知率为1%-9%为5分,10%-19%为10分,20%-29%为15分,30%以上为20分。 (2)人群体重认知率在70%以上达到10分。 体重认知率在30%以下是无法区分的,30%-49%为5分,50%-69%为7分。 (3)人群的腰围认知率在70%以上,达到了10分。 腰围的认知率在30%以下是无法区分的,30%-49%为5分,50%-69%为7分。 (4)人的血压认知率在70%以上达到10分。 血压的认知率不能在30%以下,30%-49%为5分,50%-69%为7分。 (5)人血糖认知率在30%以上达到10分。 血糖知晓率不能在10%以下,分为10%19%5分,20%29%7分。 (1)要求现场检查社区诊断报告高危人群的标准知晓率、群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率,至少提供2010年基线数据,逐年增加的评价要求在2010年后比较相关监测结果。 (2)现场截获10名社区居民,要求入场者或居民社区进行快速问卷调查评估,计算高危人群的标准认知率、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认知率。 (3)、高危人群的标准认知率将高危人群以下5个特征中的一个以上定义为认知,否则定义为认知。(高危人群标准定义: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目前吸烟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1F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