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宝庆四明志_第1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宝庆四明志_第2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宝庆四明志_第3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宝庆四明志_第4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宝庆四明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宝庆四明志宝庆四明志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宝庆四明志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宝庆四明志宝庆四明志 字数:5339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宝庆四明志 地理类三【都防郡县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寳庆四明志二十一巻四明续志十二巻宋罗濬撰濬庐陵 人官赣州録事防军文献通考作罗璿盖写误也先是乾道中知明州张津始 纂辑四明图经而搜采未偹寳庆二年焕章阁学士通议大夫知庆元府兼沿海 制置使庐陵胡榘复命校官方万里因图经旧本重加増订如唐刺史韩察之移 州城唐及五代郡守姓名多据碑刻史传补入其事未竟会万里赴调中辍濬与 榘同里适游四明遂属之编定凡一百五十日而书成前十一巻为郡志分叙郡 叙山叙水叙产叙赋叙兵叙人叙祠叙遗九门各门又分立四十六子目第十二 巻以下则为鄞奉化慈谿定海昌国象山各县志毎县俱自为门目不与郡志相 混葢当时明州虽建府号而不置倚郭之县故州与县各领疆土如今直州之 体故与他郡不同也宋史艺文志仅有张津图经十二巻及四明风俗赋一巻不 载是书惟陈振孙书録解题载之其巻数与此本相合盖犹从宋椠抄存者志中 所列职官科第名姓及他事迹或下及咸淳距寳庆三四十年盖后人已有所补 益非尽罗濬之旧然但逐条缀附而体例未更故叙述谨严不失古法元袁桷延 祐四明志亦据为蓝本多所采用焉续志十二巻则开庆元年庆元府学教授梅 应发添差通判镇江府刘锡所撰共分子目三十有七其自序称续志之作所以 志大使丞相履斋先生吴公三年治鄞之政绩其已作而述者不复志故所述多 吴潜在官事实而山川疆域已详于旧志者则槩未之及是因一人而别修一郡 之志名为舆图实则家传于著作之体殊乖然案宋史吴潜传载潜以右丞相罢 为观文殿大学士寻授沿海制置大使判庆元府至官条其军民久逺之计告于 政府奏皆行之又积钱百十七万三千八百有竒代民输帛前后所蠲五百四十 九万一千七百有竒是潜莅鄞以后宦绩颇有可观二人所述尚不尽出于谀颂 至潜所着文集世久无传后人掇拾丛残编为遗藁亦殊伤阙略此志载潜吟藁 二巻共古今体诗二百九首诗余二巻共词一百三十巻皆世所未覩虽其词不 必尽工而名臣著作借以获存固亦足资援据故今仍与罗濬书并録存焉乾隆 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寳庆四明志巻一 宋 罗濬 撰 郡志一 叙郡上 防革表 防革论 庆元府禹贡扬州之域秦会稽郡句章鄞鄮三县地也初夏后禹东巡狩至 大越朝诸侯上苗山大会计更名其山曰会稽崩而葬焉少康封庶子无余【一 名夫余】于其地以奉庙祀是为越国句章鄞鄮隷焉邑采未著名也歴商及周 二十余世至勾践结怨于吴吴击之败保会稽使大夫种行成吴复封之地广百 里东至于鄞【事见国语】既返国坐卧仰胆拊循士民期以报吴卒灭之欲置 吴王甬东君百家则今昌国是已由是境土大拓号称霸王七世至无疆【一曰 无彊】为楚所灭楚尽取故吴地至浙江江之东南越子孙尚分有之秦灭楚降 越君置会稽郡句章鄞鄮始建县汉初刘贾刘濞更王则县隷荆吴吴国除乃复 会稽郡顺帝永建四年分浙江以北置吴郡而句章鄞鄮会稽自若也三国 鼎峙孙氏首据会稽畧平江东间命功曹或丞行会稽太守事每以萧何闗中之 任属之歴晋宋齐梁陈会稽或为国或为郡而三县未有更革隋开皇九年始并 余姚鄞鄮入句章隷会稽郡大业初隷越州三年复隷会稽郡唐武徳四年析句 章置姚州鄞州七年废姚州入余姚八年废鄞州为鄮县并隷越州开元二十六 年七月十三日从采访使齐澣之请以鄮县置明州盖扬州之山镇曰会稽而四 明山乃会稽之别此州所以得名也天寳元年正月二十日改余姚郡至徳二年 十二月十五日复为明州大抵郡曰太守州曰刺史名异实同刺史之权非复如 汉之部刺史置州之时名郡曰奉化则以备封爵又非太守所称郡也州治鄮县 古鄮县在阿育王山之西鄮山之东自鄞州废为鄮县乃在今州治非古鄮治矣 【唐书地理志鄮县注曰小江湖在南二里广徳州在西十二里仲夏堰在西南 四十里所谓小江湖即今日湖又曰细湖其地实为小江里盖自析句章为鄞州 时已治此后乃废州为鄮县旧志谓大歴六年州始移治于此未之考也】长庆 元年刺史韩察欲移州城以白浙东观察使薛戎戎上言明州北临鄞江地形卑 隘请移明州于鄮县置而以州旧城近南高处置县从之【见唐防要及移城 记】州初置时领县四曰鄮曰翁山曰奉化曰慈溪要不出秦三县之境虽郡号 余姚而余姚县则仍隷越州广徳二年益以象山县大歴六年省翁山海壖旧置 望海镇元和十四年从薛戎言不隷明州【唐会要元和十四年八月浙东观察 使薛戎奏准勑诸道所管支郡别置镇遏守捉兵马者宜并属刺史其边徼溪峒 接连蛮夷之处特建城镇者则不在此限今当道望海镇去明州七十余里俯临 大海与新罗日本诸蕃接界请据勅文不隷属明州许之】钱镠奄有吴越以明 州为节镇置望海军又更望海镇曰静海镇寻置望海县梁之开平三年也未防 改县曰定海鄮县亦改为鄞汉干祐二年钱俶命其弟亿判明州圣宋受命建隆 元年陞为奉国军授亿为节度使【会要载建隆二年改奉国军按崔仁冀撰钱 亿墓碑云建隆元年勑公为奉国军节度使碑文成于干徳五年乃吴越未纳土 之时也首末甚详当以碑文为据髙闶撰九经堂记云艺祖受命纪元建隆钱俶 首奉表称臣职既又以其弟亿守四明积十二年为之请命有诏宠以奉国军号 命亿为节度使误也】开寳八年又命俶子惟治领之【见通鉴】太平兴国二 年吴越王纳土归图籍十有三州而明居其一朝廷改授惟治镇国军节度使自 是始用文臣为知州熙宁六年析鄞东之海中洲富都等三乡剏立昌国县而明 之属县凡六矣在唐为上郡大观元年始陞为望曽任监司郎官卿少以上乃得 调守【见会要】重之也髙宗皇帝驻跸吴会明婺俱为要郡【见会要】而明 州控扼海道绍兴三年置防海制置使以镇之然置罢犹不常【详见官僚门】 隆兴元年始为定制从臣以上知州皆领使职散官知州则兼防海制置司公事 温台明越其属也国初有以知州兼管内观察使者【印言熙宁四年重铸则熙 宁以前固有之但不常置尔】中兴以来有兼管内安抚使者有兼两浙东路兵 马钤辖者特一时权宜奉国军节度使又兼观察处置等使【见防要】吴越纳 土之后率遥领政和以来又置承宣使皆非知州所带衔也宁宗皇帝在藩邸领 明州观察使既登寳位先改元之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降防陞州为府以所以改 元者名之曰庆元而守曰知军府事凡支郡必有总会自汉分十三部以刺史察 郡句章鄞鄮隷会稽郡则属扬州宋齐以来或属东扬州隋初改吴州总管既而 复置扬州刺史唐或属越州总管或属都督或属江南道最后浙东观察使实领 明越诸州以属江南东道采访使钱氏称王则明为吴越属州国朝诸监司废置 不常今有转运使有提防刑狱有提举常平茶盐而安抚使治越州为浙东防府 自宣和二年始也 境土 东至海岸一百四里自海岸二百五十里方出海洋至石马山凡两潮约六 百里为本州之界 西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以慈溪县之西金川乡桐下浦为界自界首至绍 兴府一百九十五里 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六里以奉化县南松林乡栅墟岭为界自界首至台 州二百四十里 北至海岸六十二里自海岸至苏州洋二百二十里其分界处系大海即无 地里相距自界首至平江府一千五百里 东南到海岸一百十二里自海岸泛大海八百三十八里至海中锯门山为 本州之界 西南到本州界一百三十六里以奉化县松林乡杉木岭为界自界首至台 州宁海县七十里 东北到海岸七十二里自海岸泛大海一千二十八里为本州之界 西北到本州界一百五里以慈溪县鸣鹤乡双河为界自界首至绍兴府二 百五十五里 本州在东京之东南以九域志考之至东京一千六百八十里今自本州迎 恩驿挨排沿路经过州县驿程至东京都亭驿实计二千五百二十八里二百四 十有五步 分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班固志地 理谓吴地斗分壄既以会稽为吴分矣又云粤地牵牛婺女之分壄其君禹后少 康之庶子封于会稽后汉志曰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 于辰为丑吴越分壄晋天文志曰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为丑 吴越分属扬州大抵越与吴同壤故论封域者率总言之汉永嘉中岁星荧惑太 白聚牛女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分其后孙防孙权实有江左晋太元间苻坚将 入冦石越对曰今岁在吴分天道不顺已而坚果败去及陈叔寳将亡有星孛于 牵牛若以此考之牛女之分吴越固同之矣然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夏吴伐越 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是越之与呉又自 有异分也晋志又曰会稽入牛一度春秋元命包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虞 翻曰会稽上应牵牛之宿当少阳之位明为会稽之东部亦应牵牛之宿者欤 风俗 舆地广记曰淮海惟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晋地理志曰江南之地 躁劲厥性轻扬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会稽志曰其民勤于身俭于家奉祭 祀力沟洫有禹之遗风焉汉地理志曰呉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劒轻 死易发宋书史臣曰会土带海傍湖良畴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 间不能比也隋地理志曰会稽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 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淳厐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孙防命 虞翻以功曹为吾萧何守会稽晋元帝亦谓诸葛恢曰今之会稽昔之闗中其富 实槩可知矣明得会稽郡之三县三面际海带江汇湖土地沃衍视昔有加古鄮 县乃取贸易之义居民喜游贩鱼盐颇易抵冒而镇之以静亦易为治南通闽广 东接倭人北距髙丽商舶往来物货丰溢出定海有蛟门虎蹲天设之险实一要 会也髙宗驻跸吴山明为甸畿孝宗命元子保厘礼俗日盛家诗户书科第取数 既多且间占首选衣冠文物甲于东南记曰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俗诚 异也转移之则繋乎人尔 濒海多飓风南越志云飓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五六月发未至时鸡犬为 之不鸣岭表録云秋夏间有晕如虹者谓之飓母必有飃风小坡苏过叔党赋云 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此飓之渐也发则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 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浡澥响振坤轴鼓千尺之清澜翻百仞之陵谷济之以雨尤 为可畏禾已花实而值之则阖境絶穂俗之所当备也 有土此有守宰制之权教化之枢于是乎属既列郡之防革及境土分野风 俗宜以守次之 郡守 唐【旧志不载】 秦舜昌【开元置州首为刺史见会要】 吕延之【自明州迁越州刺史见会稽志】 裴儆【大厯六年刺史八年罢王密撰纪徳碣词曰皇唐御神器一百四十 二载海隅小冦结乱瓯越句章罹灾逾苦井邑焚爇道骸积而不掩生民仅有存 者天子哀之乃命长安令河东裴儆殿兹邦一年而惊逋复田畴辟茨塾兴然后 以礼义利物之教教之三年俗为邹鲁长幼各得其宜碣词李阳冰书字最奇古 建炎三年燬于兵绍兴间守仇悆得诸榛莽重刻之开禧间守李景和又重刻今 在设防按袁晁陷明州以广徳二年伏诛唐兴一百四十二载当乾元二年未有 袁晁之乱也考慈溪香山寺碑裴儆为请寺额在大歴八年而崔殷记董孝子祠 亦是大厯八年则裴与崔乃以此年相授受逆计之裴当以大厯六年到郡矣四 十二合作五十四碣文重刻失其真也】 崔殷【大厯八年刺史记董孝子祠】 王密【大厯中刺史冇恵政民到今思之李舟为碑记竟失其公以大厯 十四年自湖州刺史授越州刺史兼浙东节度副使乃撰裴儆纪徳之碣云余忝 蹑髙踪则必承崔殷之后碣文谓海裔难理裴公中庸清静之徳感人也深以公 之称裴如此其为政可知矣】 赵【阙】 李长【两刺史并见慈溪香山智度寺真厯大师行状碑】 王沐【綝之曾孙正元四年刺史立夫子庙见庙碑】 任侗【正元九年刺史増修广徳湖溉田四百顷见地理志】 韩察【滉之孙长庆元年刺史易县治为州治彻旧城筑新城功大而民不 知役费广而用不厉民见韩杍材所撰移城记】 应彪【长庆三年刺史建浮桥跨江五十五丈】 李文孺【太和三年刺史修浮桥见曾从龙所撰浮桥记】 于季友【太和六年刺史筑仲夏堰溉田数千顷见地理志】 张次宗【会昌中刺史见所撰鲍郎庙碑】 李敬方【大中初刺史请复开元寺】 殷僧辩【建开元寺千佛殿】 李休古【大中间刺史衔命除贼安民十四年除比部郎中兼侍御史记府 学见文宣王庙碑侧】李伉【咸通六年刺史建五龙堂】 崔琪【咸通十五年刺史见所撰心镜大师塔铭】 刘文【中和二年刺史自台改授见赤城志】 羊僎【黄晟墓碑作羊吴越备史作扬】 钟季文 黄晟【佐理推忠去伪功臣镇东节度行军司马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 太傅持节明州诸军事守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江夏县开国子食邑五 百户晟鄞人也僖昭之间盗贼螽起晟结羣豪拒外盗郡守羊僎授以鄞塘镇遏 使寻迁奉化都防防遏兼佽飞都副兵马使羊没钟季文继之钟没众乃戴晟摄 守讨平隣冦保防乡井是时董昌钱镠更王晟皆善事之表奏为真创防罗郭浮 桥燬于冦复新之境内以安歴年二十终于梁之开平三年正月与母齐氏妻周 氏俱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