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综合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n) 奉之弥(m)繁 B.弊在赂(l)秦 弃之如草芥(ji) 率(l)赂秦耶 C.暴(bo)霜露 革灭殆(di)尽之际 小则获邑(y) D.胜负之数(sh) 思厥(ju)先祖父 与(y)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 B. C. D.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思厥先祖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 B C D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急救而成的威势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与斗卮酒 D失其所与,不知9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义项“暴”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A暴霜露,斩荆棘( ) B暴秦之欲无厌( )C暴殄天物( ) 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 )“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A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 )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项伯杀人,臣活之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不赂者以赂者丧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 ) 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 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D.六国人吃不下饭。16六国论选自_的_,他的儿子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_,两个分论点是: 一、 ;二、 。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 。19翻译(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以攻取之外 B。与战胜而得者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C犹抱薪救火 D。然后得一夕安寝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2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3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4.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二)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解释下列加点字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诸侯之所大患 暴秦之欲无厌 以地事秦 ()下面句中的“而”字与“战胜而得者”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不能鸣也,而况石乎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从本段看,秦国“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原因是( )A秦国借口结盟而向六国索取 B秦国为扩展疆域而加强了外交攻势。C六国屈从暴秦的强大武力。 D六国因战败而送给秦国。(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未尝赂秦 不曾 B.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免不了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变革消灭(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是谁之过与 李牧连却之 却匈奴七百余里A.词义不同 词义相同 B. 词义不同 词义不同C. 词义相同 词义不同 D.词义相同 词义相同(3)下列句子中居间关系属于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1. A 2.C 3.B 4.C 5.C 6. .CD 7B 8B与D 9 c a b d c b a b 10C 11D 12A 13C 14.C 15.B16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1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9(1)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