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制作模板ppt课件_第1页
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制作模板ppt课件_第2页
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制作模板ppt课件_第3页
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制作模板ppt课件_第4页
刑事案件经典案例制作模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2010.XX.XX.”特大抢劫杀人案件侦查方案,XXX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接到报案的单位、人员、时间和方式;(二)发生案件的时间、地点、被侵害对象和后果;(三)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讲话或批示;(四)各级刑侦部门出警指挥员的职务、姓名;出警警种(刑侦、刑技、行技、网侦等)、数量;到达案件现场的第一时间等;(五)破案结果。,提示,(一)现场所在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城市、村、镇名称、街道、门牌号;或明显地形地貌标志;或场所、空间名称;经纬度、卫星地图标识等;(二)勘查所见与案件有关的被侵害对象、痕迹、物证位置、性质、状态、数量和发现提取、检验鉴定结果;平面图和3D立体图标示等;(三)命案法医尸体检验情况。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推断;凶器数量、种类和特征推断;胃内容;性侵犯;3D解剖图谱标示等;(四)法医物证检验鉴定情况。现场发现提取DNA、精斑、毛发、血迹痕迹物证的位置;性质;状态;数量和检验鉴定结果等;(五)现场发现提取各类电子痕迹物证情况。有线电话、手机、计算机、IC卡、数码相机等涉案电子信息查询、检验鉴定结果等;(六)现场涉案痕迹物证甄别情况。调查、检验、痕迹物证是否犯罪遗留;查询指纹、鞋样等各类数据库结果等;,提示,(一)对被害人(生存期间)和伤者的询问情况;(二)对当事人、目击人、知情人、涉案人的询问情况;(三)对被害人亲属、朋友、同事、关系人的调查访问情况;(四)对现场周围和犯罪嫌疑人来去行走路线沿途居住、工作和流动人员的调查访问情况;(五)对现场遗留痕迹物证性能、来源、生产销售渠道和使用群体等的专项调查访问情况;(六)对现场足迹等痕迹物证,排除非涉案人员遗留的调查访问和检验甄别结果;,提示,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案件性质:概念:案件本身所具有的与其它案件不同种类的特征。提示:1、案件严重程度(特大、重大、系列、变态等);2、作案的动机、目的(报复杀人、抢劫杀人、伤害致死、抢劫、盗窃、爆炸、绑架、敲诈、诈骗、投毒、恐怖事件等);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时间:概念:作案活动的延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通常是以年、月、日、时、分、秒计量描述。提示:1、单一案件作案或涉案活动开始至结束延续的时间段;2、数起案件作案或涉案活动所间隔的时间长短;3、数起案件作案或涉案活动的先后时间顺序;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地点:概念:作案活动所存在的地理空间。提示:1、现场空间是否作案的犯罪现场;2、现场空间是否第一犯罪现场。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侵害结果:概念:在一起案件中,犯罪侵犯损害人体或财物等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提示:1、人员死、伤情况;2、财物损失情况;3、其它侵害情况。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人数:概念:参与犯罪活动的人数。提示:1、进入现场的作案人数;2、可分析确定的未进入现场的幕后指挥人数;3、场外望风或协助销赃等其他参与作案的人数。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嫌犯特征:概念:犯罪嫌疑人的本质和外在附加特征。提示:犯罪嫌疑人的共性生理特征:性别、年龄等;2、嫌犯的个性物证特征:DNA、指印、残疾、伤疤、纹身等个性特征;3、嫌犯的体貌特征:身高、体态、容貌、口音等;4、嫌犯的衣着、鞋帽、携带物品等特征。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工具:概念: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所使用、利用的器具和一切身外之物。提示:1、现场遗留的外来作案工具;2、现场原有被利用的作案工具;3、现场痕迹反映的作案工具;4、作案结果反映的现场无痕作案工具(如移动通信工具)等。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过程:概念:作案活动进行或案件发展所经过的先后程序和情景。提示:按作案的时间先后顺序描述。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作案过程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工具:概念:作案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提示:嫌犯犯罪是否知情?熟人?伪装?熟练?职业?技能?流窜?系列?变态?内部?结伙?雇佣?特定时间?特定场所?特定工具?特定目标?特定对象?同类犯罪前科劣迹等。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作案条件:概念:相对作案人(内部因素)而言,作案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案件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按逻辑假言判断一般分为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提示:1、时间条件;2、空间条件;3、工具条件;4、结伙条件;5、物证条件;6、赃物条件;7、熟悉条件;8、反常条件;9、体貌条件;10、因果条件;11、环境条件;12、技能条件;13、通信条件等。,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参考条件:概念:如果无甲也可有乙,有甲则可能有乙也可能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参考条件。提示:犯罪嫌疑人作案可能具备的条件,缺一也可,可以带有分析成分。分析依据:,必要条件:概念:如果无甲必无乙,有甲则可能有乙也可能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必要条件。提示:犯罪嫌疑人作案肯定和必须具备的作案条件,缺一不可,排除分析成分。分析依据:,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侦查范围:概念:警方查找犯罪嫌疑人和破案线索的限定界限。提示:1、地理范围;2、行政区划范围;3、行业范围;4、单位范围;5、职业、技能范围;6、年龄、性别、血型等生理范围;7、民族、信仰范围;8、劳改劳教等特殊群体范围等;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案件性质,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侵害结果,作案人数,侦查方向,嫌犯特征,作案工具,作案过程,手段特点,侦查范围,作案条件,侦查方向:概念:由犯罪嫌疑人个性特征和作案应具备的独特条件构成的侦查目标。提示:1、嫌犯个性生理特征。如指纹、DNA等;2、嫌犯个性定型特征。如书法特征、声纹特征等;3、嫌犯职业、技能特征。如木匠、屠夫、计算机专业等;4、嫌犯具备的个性物证特征。如现场遗留的犯罪足迹、工具等;5、涉案时间和空间出现的可疑移动通信信息;6、杀人第一现场;7、由动机、目的构成的作案因果关系;8、;分析依据:分析方法详见现代科技与犯罪对策第七章.第二节.技术分析心痕认定,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一)施救取证1、抢救被害人;2、尽早第一时间询问被害人、当事人;(二)快速分析快速分析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数量、身份、体貌特征、衣着特征、伤情、随身携带物品和逃跑方向等;(三)围追堵截1、紧急部署警力设卡,巡逻、盘查、堵截犯罪嫌疑人;2、迅速落实重点场所、医院、车站、码头、住宅、单位等的布控或蹲守措施;(四)证据保全1、现场易损易消痕迹物证提取或保护;2、网络、计算机电子物证保全;3、移动通信信息电子数据保全;4、涉案监控录像资料保全;(五)优先询问1、现场涉案人、目击人、证人等;2、知情人(共同居住人、亲属、子女、朋友、同事等);3、现场流动人员;4、外地人口;5、现场可疑人员。,紧急措施,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一)现场访问访问:1、被害人、当事人;2、目击人、知情人;3、现场和行走路线附近居住人员;4、亲属、朋友、同事等;(二)调查走访摸排:1、侦查范围内具备作案条件人员;2、侦查方向可疑人员;(三)串联并案串并:1、本地、异地同类案件;2、具备同类犯罪前科劣迹人员;(四)证物布控1、阵地布控;2、特情布控;3、场所布控;4、行业布控;(五)巡逻盘查1、发案重点区域;2、街面;3、小区;4、场所;(六)线索调查对破案线索指派侦查人员开展专项调查。,常规措施,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一)刑事技术措施1、现场勘查;2、法医检验;3、技术数据库查询;4、痕迹物证检验鉴定;5、模拟画像、心理测试、警犬;6、技术排查(DNA、指纹、字迹等);(二)行动技术措施1、案发地基站信息勘查提取;2、移动定位;3、手机信息模糊查询;4、通信信息数据库查询等;(三)网侦技术措施1、涉案网络、计算机电子痕迹勘查提取;2、网络定位;3、网络IP地址查询;4、网吧信息查询;5、服务器信息查询;6、数据恢复等;(四)监控技术措施1、城防、交警、单位、商企、小区、火车站、汽车站、公路收费站等监控录像资料分析提取;2、模糊视频技术处理等;,技术措施,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一)痕迹物证专项调查(二)作案工具专项调查(三)无名尸源专项调查(四)手段特点专项调查(五)现场信息专项调查(六)通信信息专项调查(七)监控录像专项调查(八)同类案件专项调查,专项措施,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专项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一)对现场可疑人员的审查(二)对具备作案条件人员的审查(三)对具备同类犯罪前科劣迹人员的审查(四)对行迹反常可疑人员的审查(五)对可能涉案或知情人员的审查(六)对重点嫌疑人的审查,审查措施,紧急措施,常规措施,技术措施,审查措施,特殊措施,特殊措施,(一)物建专案特情(二)媒体悬赏通告(三)设计侦查陷阱(四)网上布控追逃(五)发送协查通报(六)信息平台查询(七)重点场地蹲守(八)技术手段排查(九)批量测谎排查(十)聘请专家研究,(一)最先破案线索的来源(二)突破案件的关键环节(三)抓获犯罪嫌疑人情况(四)犯罪嫌疑人供述情况(五)认定犯罪的证据情况,(一)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