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歙县三阳学校金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4、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直接原因(导火线),可能性原因,【具体表现: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大战爆发:在德支持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二)大战经过:三个阶段三条战线四大战役,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三个阶段: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持续四年,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由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军队展开,交战双方:协约国与同盟国,欧洲三条战线:,西线(决定作用)、东线、南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大战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西线:马恩河战役1914.9英法联军德军德军撤退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进入相持阶段,1914年9月11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形成对峙局面,东西线陷入持久阵地战,结合作业本3第题材料一.二或学案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持久的原因:1.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装备部队,加上深壕沟.铁丝网等防御设施,使防御一方实力大增.2.传统进攻方式很难在现代化设施面前奏效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战场通讯困难,加上受战略战术和装备的局限。,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年,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美国参战:原因标志影响,【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俄国退出战争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中国参战:1917年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x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大战的第三阶段(战争后期):1917-1918年,【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德国西线进攻(4次):1918年3月至7月失败协约国的反攻,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福煦)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材料一:P16【学思之窗】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同盟国和协约国力量对比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英法俄占27.9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英法俄三国达873万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同盟国失败的原因,经济: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军事:,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意大利倒戈(参加协约国);美、日、中等中立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主要原因,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一战的影响,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1、摧毁了四大帝国2、欧洲中心地位的动摇3、美日崛起4、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5、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6、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国联的成立),人类社会的影响,新技术的发展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德国在西线集中主力6周内打败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速战速决”,巴黎,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时间:1916.5交战双方:英德特征:一战中最大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结果:英仍掌握制海权,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A、远离欧洲战场,受影响不大B、孤立主义传统政策影响C、可利用中立地位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发战争横财(主因),中立政策,(2)威尔逊宣称美国参战目的是什么?其真实的用意何在?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威尔逊:是为了世界和平、各民族解放、捍卫人类的权利,真正目的:是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材料二1917年4月2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参战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2德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抗压方法培训
- 中考体育培训总结
- 2026届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中学新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 2025年电站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砀山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三门峡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质量总监.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 第一框 关爱他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