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乳源侯公渡中学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_第1页
广东乳源侯公渡中学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_第2页
广东乳源侯公渡中学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基本考点考点1:光的折射(重点、热点)考点2: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重点)考点3:透镜(重点、热点)记住了吗?考点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考点、重点、热点)考点5:眼睛和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重点)考点6:应用光学知识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综合考点) 考点7:凸透镜的应用(综合考点)二、新题型展现新题型一:探究题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10)(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 。(同一高度)(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倒立、放大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cm。(倒立、缩小的实像;30)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新题型二:方案设计题小明的爸爸有一副眼镜,小明观察发现:爸爸看书时常常会戴上眼镜,看电视或看远处物体时又会摘下眼镜。(1)请你猜想小明的爸爸配戴的眼镜是什么透镜制成的?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凸透镜;理由:分析小明的爸爸的表现知他是远视眼,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2)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让太阳光垂直入射到镜片上,观察是否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若能会聚则是凸透镜。)三、过关检测1.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2.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4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 ( )A大于2f B等于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5.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6.“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7.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右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 ,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8.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9.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平面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10.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1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下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3.如右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14.如右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15.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16.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右图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法相同。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填标号)。17.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18.如右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缩小的实像,如下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来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所能看到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人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人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能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东西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