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幽门螺旋杆菌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1页
解读幽门螺旋杆菌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2页
解读幽门螺旋杆菌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3页
解读幽门螺旋杆菌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4页
解读幽门螺旋杆菌PPT参考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2012)解读,莆田市第一医院消化科,陈伟,1,抗生素的耐药性,初治失败,补救治疗,HP感染的诊断,方案选择,抗Hp指征,消化科医生,Hp感染处理存在的问题,2,我国关于HP感染处理的共识的形成,第一次:1999年,海南,提出的“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该共识于2000年发表第二次:2003年,安徽桐城,提出的“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于2004年发表第三次:2007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三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第四次:2012年,江西井冈山,召开的“第四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提出的全国Hp共识意见,3,4,共识内容,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第二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第三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5,电脑模拟及电镜下的Hp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m,宽0.51.0m。,认识幽门螺杆菌,6,1982年,Warren和Marshall成功分离出Hp菌株,7,Warren12(1):40-52.,14,1994年JAR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HP感染列为类(即肯定的)人类致癌因子,是目前唯一被列为致癌因子的原核生物性病原微生物。,15,1.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IDA)。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维生素B12缺乏4.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肺癌等疾病的关系。,16,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17,2012年井冈山会议提出的HP根除指征,18,1.消化性溃疡:,19,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0,胃MAIT淋巴瘤,21,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Hp后可使1/12-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22,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Hp感染者中最终有1%的人发生肠型胃癌,萎缩、肠化生根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但肠化生难以逆转。,23,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根除Hp显著降低胃癌复发风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下切除者,根除有益。,24,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易致胃体萎缩胃炎,即低胃酸或无胃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25,7.胃癌家族史: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Hp感染和服用NSAIDs是PU发病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9.其他:缺铁性贫血、5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enetrier病。,26,10.个人要求治疗:年龄45岁且无报警症状者,支持;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需先行胃镜检查。,27,2003、2007、2012三次指征比较,28,2003、2007两次共识重要的区别点(一),将GERD排除在根治HP的指征外,GERD:根除Hp不是治疗GERD,因此将GERD列入根除Hp指征不符合逻辑。部分研究认为根除Hp有可能增加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危险性。Hp阳性GERD患者长期服用PPI可增加胃体萎缩发生的危险性,进而增加胃癌发生危险性。,29,2003、2007两次共识重要的区别点(二),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IDA)添加至HP感染根除的指征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根除HP可治愈部分ITP、IDA患者。ITP、IDA:这2项已作为Masstricht-3的根除Hp指征,30,第二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31,一、Hp检测方法1.侵入性,依赖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基因方法检测(如PCR等)。,32,快速尿素酶试验,33,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镜检,34,细菌培养,35,12345400bp294bp,marker,ureC,cagA阳性,阴性对照,阴性对照,PCR后凝胶电泳图,36,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1.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2.粪便Hp抗原检测(HpSA)3.血清Hp抗体检测,37,呼气试验,38,血清学,39,40,1.RUT:检测结果受试剂pH值、取材部位、组织大小、细菌量、观察时间、环境温度等影响。同时取2块组织进行检测(胃窦、胃体各1块),可提高检测敏感性。2.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特异性高,费用较高。荧光原位杂交(FISH)较高敏感性,也被用于Hp可克拉霉素耐药的检测。3.细菌培养:特异性高,可进行药敏实验和细菌学研究。4.UBT:检测准确性高,可反映全胃Hp感染状况,克服因细菌呈“灶性”分布而造成假阴性。处于临界值附近时,不可靠,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或使用其他方法检测。,41,5.粪便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治疗前诊断和治疗后复查,操作安全、简便、不需要口服任何试剂。6.血清抗体检测:检测的抗体是IgG,反映一段时间内Hp感染情况,Hp根除后血清抗体,可维持很久(数月至数年),故不用于治疗后复查。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或胃MALT淋巴瘤等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42,三、Hp耐药性检测的主要方法1.通过细菌培养进行检测:包括耐药纸片法、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等2.分子生物学检测:对耐药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包括商品化的试剂盒和基因芯片检测等,43,二、Hp感染的诊断,1.Hp感染的诊断: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1)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2)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阳性;(3)粪便Hp抗原检测(HpSa)(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44,2.Hp感染根除治疗后的判断: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首选尿素呼气试验(UBT),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根除:(1)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阴性;(2)粪便Hp抗原检测(HpSA)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均阴性。,45,第三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46,1.流行病学和耐药率调查我国感染率40%-60%。六种抗生素:甲硝唑耐药率60%-70%,克拉霉素20%-38%,左氧氟沙星30%-38%,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1%-5%。2.原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根除率80%,疗程从7天延长到10天或14天,根除率仅提高约5%。,47,3.近年新疗法介绍3.1序贯疗法(sequentialtherapy):前5d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后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3.2伴同疗法(concomitanttherapy):PPI+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3.3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我国未显示优势。但序贯疗法与原标准三联疗效相近,伴同疗法需同时服用3种抗菌药物,不仅有可能增加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还使治疗失败后抗菌药物选择余地减小,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在我国未显示优势。,48,4.Hp高耐药率的背景下,铋剂四联方案又受重视。铋剂四联方案:铋剂+PPI+四环素+甲硝唑Maastricht共识:1.克拉霉素低耐药率地区标准三联、铋剂四联2.克拉霉素高耐药率(15%-20%)地区首选铋剂四联,如无铋剂,推荐序贯疗法或伴同疗法铋剂的安全性:短期(1-2周)相对高的安全性。,49,5.抗菌药物的选择: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低,治疗失败后不容易产生耐药(可重复应用):克拉霉素、甲硝唑、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可重复应用)。6.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的拓展:铋剂加入(1)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2)PPI+阿莫西林+呋喃唑酮(3)PPI+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物组成四联,提高根治率,克服克拉霉素耐药,50,2012HP根除方案推荐,一、根除方案组成1.铋剂+PPI+两种抗菌药物组成四联疗法抗菌药物组成方案:1)阿莫西林+克拉霉素2)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3)阿莫西林+呋喃唑酮4)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优点:均有相对较高的根除率,任何一种方案治疗失败后,不行药敏试验也可选择其他一种方案治疗。,51,2.青霉素过敏者推荐抗菌药物组成方案:1)克拉霉素+甲硝唑2)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3)克拉霉素+呋喃唑酮4)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52,二、根除治疗的疗程10d或14d,放弃7d方案,53,抗菌药物剂量和用法,1.阿莫西林1000mg/次,2次/d2.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3.左氧氟沙星500mg/次,1次/d,或200mg/次,2次/d4.呋喃唑酮100mg/次,2次/d5.四环素750mg/次,2次/d6.甲硝唑400mg/次,2次/d,54,1.标准剂量PPI: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2次/d,饭前半小时2.枸橼酸铋钾220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3.抗菌药物餐后即服,55,2012新共识初治推荐四联:铋剂+PPI+两种抗菌素,56,两次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两次治疗失败后的再次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再次评估根除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如:胃MALT淋巴瘤、有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有胃癌危险的胃炎(严重全胃炎、胃体为主胃炎或严重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者,获益较大。需评估已用药物、分析可能失败原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如有条件,药敏试验。,57,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1.个体化治疗方案、药物和药物的选择需考虑:既往抗菌药物应用史、吸烟、药物过敏史、潜在不良反应、根除适应证、伴随疾病和年龄2.根除治疗前停服PPI不少于2周,停服抗菌药物、铋剂不少于4周。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