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会教你如何看血常规表。血常规检测清单包括以下检测项目。每个血常规测试项目将反映身体一项或多项功能的健康状况。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学会检查血常规检查单将对自己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监测作用。血常规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项目是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也称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在血红蛋白的帮助下向身体的各种组织输送氧气,因此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通常与血红蛋白的增加或减少一致。肺气肿、一氧化碳中毒、肺心病和其他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血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等。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时可能出现疾病的迹象。白细胞的数量反映了人体抵抗和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能力。白细胞减少通常是由流感、麻疹、肝炎或由病毒引起的伤寒等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然而,白细胞增多症通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球菌或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白血病。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可分为5种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他们的构成有一定的比例。有时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比例变化,这也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例如,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增加是传染病或化脓性疾病的标志。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它可能表明许多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凝血障碍。如果高于正常值,则可能提示化脓性感染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该注意的是,有时轻微偏离正常值是正常现象,例如白细胞容易受到情绪和环境的影响。剧烈运动、正餐或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血小板升高。只要指标审查后恢复正常,就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有问题,医生会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结合其他指标进行重新分析和诊断。如果复查结果仍有问题,医生必须接受治疗。一、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男性:401012-531012/升(400-550万/mm3)。女性:3.51012-5.01012/升(350-500万/mm3)。儿童:401012-531012/升(400-530万/mm3)。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1)新生儿高于成人;老年人比年轻人略低。(2)高动力型的红细胞数量高于阳性型和低动力型,两种极端体质的红细胞差异可达20%。(3)孕期血浆量增加,且更薄。此外,生活在高山上会因缺氧导致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症。2.病变(1)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严重烧伤和休克;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慢性获得性心脏病;慢性肺病(肺气肿、严重支气管哮喘、矽肺、纤维性肺结核等);异常血红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等。);其他:肿瘤(肾肿瘤、肾上腺肿瘤、肾母细胞瘤、脑肿瘤、肝癌、子宫纤维肉瘤、前列腺癌、胃癌、肺癌、嗜铬细胞瘤);肾脏疾病(肾积水、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皮质醇分泌过多和脾结核等。(2)减少宏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增加,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降低。如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一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引起的贫血和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等。正常细胞性贫血:该贫血的MCV、妇幼保健和妇幼保健正常。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骨髓疾病引起的贫血。单纯性小细胞贫血;这种贫血的MCV和妇幼保健减少,但妇幼保健是正常的。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病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该贫血的MCV、妇幼保健和妇幼保健水平降低,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和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贫血。血红蛋白的测定。正常参考值男性:120-160克/升(12-16克/升)。女性:110-150克/升(11-15克/升)。儿童:120-140克/升(12-14克/升)。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大致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影响红细胞计数的各种因素也影响血红蛋白,但影响程度不一定成比例。例如,在小细胞贫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通常比红细胞的数量更严重;在大细胞贫血中,红细胞减少的程度通常比血红蛋白严重。注: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根据国内调查数据,中国人正常和贫血的分界线是:男性,红细胞少于400万,血红蛋白少于12克;对于女性来说,红细胞少于350万,血红蛋白少于10.5克,这被称为贫血。三、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109-10109/升(4000-10000/mm3)。新生儿:15109-20109/升(15000-20000/mm3)。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1)剧烈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会增加白细胞。(2)新生儿白细胞数高于成人,3天后降至每微升10000个左右。(3)在怀孕期间,白细胞通常略有增加,在分娩期间增加可能更显著。(4)慢性特发性白细胞增多症患者白细胞总数可维持在10,000 20,000/ L,但未发现其他异常。(5)热工作、饮酒和餐后活动可能略有增加。2.病变增加了急性全身感染由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炎症(脓肿、脑膜炎、大叶性肺炎、睾丸炎、扁桃体炎、脓胸、败血症等)引起。)和其他细菌感染(如猩红热、霍乱、白喉等。)。此外,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术后、急性失血、某些药物中毒和烧伤也频繁增加。其中,慢性白血病增长最快,有时达到几十万。骨髓纤维化主要在10,000到20,000之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多在12,000到30,000之间。由感染引起的白血病样反应有时会达到数万。减少(1)一些感染:细菌(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菌病等。);病毒(如流感、麻疹、风疹、登革热等。)和各种严重感染(如粟粒性肺结核、严重败血症等。)。(2)脾功能亢进:见于肝硬化、班迭氏综合征等。(3)血液学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减少到仅几百/ L)非白血病白血病,恶性网织红细胞增多症。(4)化学因素:抗癌药物(氮芥、环磷酰胺、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氨基比林、丁胺醇、复方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等。)、抗甲状腺药物(2-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甲亢平)、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等。),磺胺类(磺胺噻唑、磺胺嘧啶、长效磺胺、磺胺异恶唑等。),抗生素(氯霉素、潮霉素、新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抗疟疾药物(奎宁、扑热息痛、伯奎宁等。),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异烟肼、氨基水杨酸盐、缩氨基硫脲等。)、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苄星等。),抗糖尿病药物(D860、P607等。),抗高血压药物(氢氯噻嗪、甲基多巴、利血平、氯丙嗪等。),利尿剂(水银利尿剂、尿酸、乙酰唑胺等。),以及其他(苯、金盐、铋、有机砷、檀香、二硝基苯酚、滴滴涕、青霉胺等。)。(5)物理因素(x光、放射性物质)。注:白细胞计数对疾病的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鉴于正常白细胞值范围较大,临床分析结果必须与分类和原白细胞基数相结合,否则很容易造成延误诊断。四、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中性粒细胞:0.01-0.05 (1%-5%)。中性粒细胞:0.50-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0.5%-5%)。淋巴细胞:0.20-0.40 (20%-40%)。单核细胞:0.03-0.08 (3%-8%)。儿童有相对较高的淋巴细胞和相对较少的中性粒细胞,这在10岁时接近成人。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增加了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症等);白喉、烧伤、大手术、慢性髓性白血病;急性失血、溶血和组织坏死也会显著增加。减少某些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肺结核等。)。病毒感染(如肝炎、流感、麻疹等。)。原生动物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有时几乎看不见。一般认为,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1550时,可以考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嗜曙红细胞增加了(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吸虫病、外源蛋白过敏、花粉热等。(2)寄生虫病:钩虫、蛔虫、丝虫病、绦虫、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等。侵袭组织的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3)部分药物的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先锋、苯妥英钠、肝精等。(4)皮肤病:天疱疮、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面部肿胀等。(5)肺浸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如过敏性肺炎、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过敏性呼吸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等。(6)感染:感染的恢复期和猩红热、多形红斑等一些传染病的急性期。(7)血液疾病:恶性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术后等。(8)恶性肿瘤:一些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瘤和坏死灶的肿瘤。(9)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大多数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占50%以上,而且会终生增加。(10)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1)其他:骨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辐射、免疫缺陷病(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急性暂时性低蛋白化胃肠病、克罗恩病、结节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病、腹膜透析、出血性肺肾综合征、嗜酸性胃肠炎、嗜酸性心内膜炎、弥漫性嗜酸性疾病等。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可见于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梗塞以及垂体通过应激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昼夜有很大的生理变化。根据研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随时间而变化。晚上,比上午8: 00高30%,比中午8: 00低20%。因此,上午8: 00采血在临床上是最合适的,并作为基础水平。3.嗜碱粒细胞在一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抗血清治疗、脾切除术和霍奇金病中,偶尔会增加。减少是没有意义的。4.淋巴细胞增加了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百日咳、传染病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一般来说,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淋巴细胞可以相对增加。另一方面,在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下,淋巴细胞可以相对减少。5.单核细胞增加了(1)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伤寒和结核病。原生动物疾病(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2)从许多急性传染病中恢复。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稍微高一点。减少通常没有临床意义。V.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参数值50400/l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意义参见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可见于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梗塞以及垂体通过应激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昼夜有很大的生理变化。根据研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随时间而变化。晚上,比上午8: 00高30%,比中午8: 00低20%。因此,上午8: 00采血在临床上是最合适的,并作为基础水平。六、血沉测定临床意义血沉的变化主要与血浆中的球蛋白含量有关,如2和球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如果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高于正常值,血沉会迅速增加,因此变化不是特异性的。然而,在任何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的疾病过程中,定期观察红细胞沉降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推断疾病的发展。增加了:生理:女性月经期,妊娠后3个月至分娩后1个月,儿童及50岁以上老人。病理学:(1)各种急性全身和局部感染,如活动性肺结核、疟疾、暖风和肺炎。(2)结缔组织疾病,如多发性肌炎。(3)在严重贫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炎以及铅、砷和酒精中毒中也经常增加。减少可以在以下内容中看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低蛋白血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心脏代偿功能障碍等。白细胞和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血常规测试表中有不同类型的细胞测试结果。白细胞和血小板是其中之一。一旦减少,就意味着有不好的症状。白细胞在消除病原体和保护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其正常值为(4-10)109/升。白细胞减少通常表现为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和麻疹,以及药物或辐射诱发的和一些血液疾病。1.中性粒细胞,通常为0.5-0.7,增加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2.淋巴细胞,通常为0.2-0.4,减少时显示中性粒细胞增加。3.嗜酸性粒细胞,通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的增加意味着他们可能患有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和一些皮肤病。4.嗜碱性粒细胞,通常为0-0.0075,对人类几乎没有影响。5、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加急性传染病恢复期。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100-300)109/升。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和凝血。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初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安全工程师招聘常见问题解析
- 2025年安全培训题库案例解析大全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题及答案集
- 九江市瑞昌市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项目经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手册
- 加盟商庆典致辞模板
- 2025年司法鉴定助理笔试模拟题及解析物证
- 2025年企业管理顾问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林专业采伐技师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英语一单词
- 派出所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总结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及答案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2024(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财税公司报告
- 脱发患者的头皮及头发护理方法
-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