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培养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自己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对山谷风等问题的探讨,树立破除迷信,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外层,地球束缚引力小空气质点往外跑,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O3层,上冷下热高空对流,阅读课文P30,归纳各大气层的基本情况:,大气分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原因,空气运动,天气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下层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迅速升高,地面是直接热源,离地越高,气温越低。,基本不受地面影响,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对流运动显著,平流运动为主,复杂多变,天气晴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无,低纬度(0o30o):中纬度(30o60o):高纬度(60o90o):,1718km,1112km,89km,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练习,从生活常识知:离热源越近,热辐射越强,物体温度越高。假定推理:离太阳越近,受热越多,温度应该越高。,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一: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炎热的夏天人们为了避暑,通常喜欢到地势较高的地区去,因为地势高气温较低。,现象二:晴天的中午,站在水泥地面的操场上与站在足球场地草坪上,感觉有什么不同?,因为两地地面性质不同,造成他们气温的差异,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大气上界,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现象三:,现象四:,经测量知: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变化特征:随着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递减,1、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O3大量吸收波长0.29微米的紫外线能量,O2吸收波长0.2微米的能量紫外光区的能量(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O2吸收波长在4.3微米、水汽吸收波长在0.932.83微米红外线的能量,(选择特性),(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A、削弱作用的主要类型与特点,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特点:,无选择性,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够将投射到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宇宙空间.,反射作用的大小与云层的厚度、大气颗粒的大小成正比,解释下列现象: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特点:,具有一定的选择(颗粒大无选择;颗粒小有选择: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太阳辐射以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不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气吸收19%,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3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大气分子散射。,知识扩展: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红橙色?,“红灯停,绿灯行”有什么科学根据?,(红光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更为醒目),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地面获热多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地面获热少太阳辐射弱,大气上界,地球,B、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最主要是太阳高度角,L1,L2,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光热集中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多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光热分散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少太阳辐射弱,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夏季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地面获热多太阳辐射强,冬季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地面获热少太阳辐射弱,大气上界,地球,B、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太阳高度角,L1,L2,夏季太阳高度大光热集中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多太阳辐射强,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热分散单位面积地面获热少太阳辐射弱,B、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其次是大气状况,晴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空气密度越大(越稠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阅读教材中“活动”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5、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2、地面暖大气:,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在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思考,根据教材28页页脚处的说明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同样,大气辐射、人体辐射等也属于长波辐射。,没有大气的月球情况,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上界,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球有什么作用?是如何作用的?,白天:月球表面温度高172,夜,白天:地球表面气温低,探究二、大气的保护作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夜晚:月球表面温度低-183,夜晚:地球表面气温高,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应该合适。,因为月球没有大气,白天,在太阳辐射下,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球表面辐射剧烈,月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地球上因为有大气存在,由于大气热力作用,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的气温不致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夜间地面气温不致降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所以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日较差)比地球表面剧烈。,现象探究一:,现实生活中,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出现在14点钟。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解释其主要原因?,现象探究二:,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晴朗的晚上与多云的晚上相比,气温有无不同,请说明原因。,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现象探究三:,现象探究四: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请简要说明原因。,一、大气的受热过程,3、大气还大地:,大气保温作用,1.因为阴天(多云)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较温暖。2.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射向宇宙地面辐射,射向宇宙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选择吸收,太阳辐射吸收,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辐射吸收,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CO2和H2O吸收,大气增温,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002、保温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A、建塑料大棚、玻璃温室,B、施放烟幕,C、覆盖地膜,改善热量条件,读左图,回答问题:,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表示长波辐射的是()。2、A1小于A的原因是(),具体表现为()、()、(),A2更小的原因,是()。3、C1表示(),C1A2说明了()。4、B1称为(),有霜的夜晚B1()。,A,B、C,吸收,反射,散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小,深秋和初冬,我国北方白天晴空万里,傍晚人们却在制造烟雾,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北方晴天的夜晚气温比阴天反而要低,为什么?(2)人们在傍晚制造烟雾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起到的作用如何?为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保温效应,解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第(1)和(2)题都是考查有云雾和烟雾可以增强大气的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3)题与上两题相反,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对不会太低,人为制造烟雾起到的作用较小。,【答案】(1)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2)制造烟雾,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从而提高大气的保温效应,防止霜冻危害。(3)小。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方法规律】在解答白天和夜晚温差大小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解释白天气温的高低。白天气温高,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低,是因为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可以利用大气的保温效应解释夜晚温度的高低。大气的逆辐射弱,则夜晚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强,则夜晚温度高。,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解析】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小,地面损失的能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晴天少云时温差较大。,【答案】C,003、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1,(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白天的气温降低,大气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使晚上的气温升高,缩小了气温日较差,提高了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通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180C,实际为150C,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温度升高了330C。,直接热源,直接热源,传热关系图,有趣的自然现象: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逆辐射作用),(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例:深秋时节,华北地区的农民常用烟熏防御霜冻,其主要原理是烟尘能()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烟幕能将地面的霜融化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保温效应D烟幕本身的热能直接传给大气,C,例: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距太阳近B空气洁净,大气的污染程度小C海拔高,地球引力小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读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什么西南部太阳辐射丰富?,单位:4185J/cm2,参考答案:来自东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台湾山脉的阻挡,在东面迎风坡产生地形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而西南部是背风坡,云雨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1,逆温现象,(1)含义:随高度升高,气温也升高,即产生逆温,A、发生时大气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污染B、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C、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慢慢消失,(2)特点,(3)有关逆温发生的有利条件?,(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1、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尤其冬季)2、空气平流。当暖空气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3、锋面因素。4、地形因素。盆地地形容易产生逆温现象。,锋面逆温地形逆温辐射逆温,(4)逆温的分类,思考:锋面附近垂直方向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为:,地面热量辐射散失,越接近地面空气越冷,导致逆温,逆温的三种主要类型,(5)有关逆温临界温度的计算,如图,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3000米,TS,T,1.若TS稳定在-8C,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_C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时.,10,8,(6)逆温现象的影响,A、对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加重大气污染,B、对天气影响:,易产生大雾天气阴雨天气(平流逆温)冻雨天气,C、对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6)有关逆温的危害,逆温层的大气是上热下冷,这样的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它抑制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例:请分析在上图所示的条件下,城市上空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城市上空气温高于近地面(逆温),大气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汇集于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7)有关逆温的利用(尤其农业方面),1、在图中指出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2、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m,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中的,判断理由是,(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6分),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每个2分,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3)在商业区、居民区、工业近郊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工业近郊区,(4)若该城市众多工厂、汽车大量排放CO2、SO2、NO2,产生的大量环境污染主要有什么?(3分),CO2:温室效应,气候变暖;SO2与NO2:产生酸雨;NO2等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想一想,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大气运动主要哪有几种方式?表现为?,请大家思考,当你站在海边,感觉风从什么方向吹来?白天和黑夜的风向一样吗?,提示: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陆地比热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海风,热,冷,冷,热,陆风,低,低,高,高,鞍,鞍,脊,槽,1、基本气压类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二、热力环流,(1)等压线:地图上把气压相同的点连成的线,低,低,高,高,脊,槽,1、基本气压类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二、热力环流,(2)基本气压类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低,低,高,高,鞍,鞍,脊,槽,(2)基本气压类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二、热力环流,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在槽线处常会伴有锋面,从而形成锋面气旋。,低,低,高,高,鞍,鞍,脊,槽,1、基本气压类型,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二、热力环流,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A,B,C,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理想状态下,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海拔高度处,气压相等,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但地面的冷热不均,破坏了这个状态,引起大气的运动。,等压面,地面受热均匀,地面,等压面,(3)有关知识点,A、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请比较下列位置的气压高低:ADBC,(3)有关知识点,A、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请比较下列位置的气压高低:ABCD,(3)有关知识点,A、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C、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ABCD,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烟雾飘动代表了空气流动,由实验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可引起空气环流。,热气球,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热,冷却,冷却,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冷热不均对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有何影响?,(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同一高度的气压不一样会使空气如何流动?,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1000,1002,1004,1006,受热,冷却,冷却,气压变高,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低,气压变高,气压变高,(2)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气压差异,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注意:,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但不同高度上的高压数值不一定比低压数值大,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大气运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测题1,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运动,再形成运动;(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垂直,水平,地区间冷热不均,BCDA,3、热力环流实例,气温低,气温高,气温低,(1)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热,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因此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下图),称为城市风。,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3、课后思考:城市风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益处吗?为什么?,讨论,如果郊区是大面积的绿地对城市环境起了什么作用呢?,测试2,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地;,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C,B,(2)海陆风,低压,高压,低压,高压,白天,夜间,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海风,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面气温比海面高,陆地上的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下降;海面因有下沉气流而气压升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这就形成了海风,空气比较潮湿。夜间,陆地冷却比海洋快,气温比海面低,近地面气压高于海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这就形成了陆风,空气比较干爽。(如图),相传有座山,山谷里住着一个卖臭豆腐的老汉,山腰上住着一个烧炭的老翁,有一天老汉到县衙控告老翁烧炭的烟气熏得他晚上睡不着觉;老翁到县衙后同样控告老汉臭豆腐的气味熏得他白天吃不下饭。县太爷不思其解感到很茫然,你知道为什么吗?,趣味探究山谷风,(3)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爬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形成了山风(如下图)。,(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漠地区增温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林区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于是在近地面风由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在高空风由沙漠地区吹向林区(如图a);夜间正好相反(如图b)。,读下列等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冷,热,冷,热,冷,热,冷,热,冷,热,冷,热,A,B,C,D,BD,“高高低低”规律:气压高则等压线向上突起;气压低则等压线向下凹陷。,在同一个均质地面上相距一定距离的左、中、右三处,居中的地方受热则,结果是,近地面处,两边的地方气压低,空气密度小近地面处,居中的地方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居中地点的高空与地面相应地点相比,气压高,空气密度大D.居中地点的高空与地面相应地点相比,气压低,空气密度小,提示:气压的高低都是指在同一高度上相比而言;在竖直方向同一空气柱内永远都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降低。,BD,(2010年泰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23题。,2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3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2.D3.B,7(2009年烟台质检)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6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帖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_(填左或右)偏。(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解析】第(1)题,结合实验过程,电炉处形成一个低压,冰块处形成一高压,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第(2)题,结合高、低压位置,低处风由冰块吹向电炉,故纸片B向左偏,高处正好相反。第(3)题。纸片A、B的偏动体现的是空气的流动,存在着高、低压中心。第(4)题,结合气压分布状况进行绘图。【答案】(1)热力环流(2)右左,(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言之有理即可)。(4)大体如右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1、影响风的因素,(1)水平气压梯度力,A、气压梯度:,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B、水平气压梯度力,a、概念:,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而形成的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b、特点:,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1、影响风的因素,(1)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a、概念:,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而形成的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b、特点:,c、对风的影响,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向:,促使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速(力):,成相关,等压线与风(1)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2)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b.始终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d.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2010年安徽联考)读亚洲东部某区域某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56题。,5甲、乙两时刻相比,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A0百帕B2百帕C4百帕D6百帕6乙图所示时刻的地点中,风力比甲图明显加大的是ABCD,【解析】甲时刻点气压介于1008与1010之间,乙时刻介于1010与1012之间,则两时刻最大气压差值接近4百帕。等压线变稠密的地方,风力加大。5.C6.D,(3)地面摩擦力:,地面摩擦力,方向始终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A、特点:,B、对风的影响,风力:,风向:,负相关,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夹角大小与摩擦力成为相关,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典例:沿赤道运动的风。,始终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不影响风速大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典例: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在高空摩擦力忽略不计)。,始终与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典例:近地面的风。,102,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的变化:,(百帕)49249449649850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2、影响高空风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作用下,高空的风向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3、影响近地面风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气压梯度力,风向,摩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受力分析,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c、dB.a、b、d、cC.b、a、d、cD.c、b、a、d,【解析】在判断近地面的风向和各力时,应注意几个规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必然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必然垂直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必然和风向相反;解题目时可以从互为相反的一组箭头入手。图中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箭头a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互为相反方向的箭头c、d必定是风向和摩擦力,与该组箭头垂直的b为地转偏向力;再根据风肯定由高压吹响低压可知,c代表风向,d代表摩擦力。,【答案】B,甲处的气压梯度力大:因为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而甲处等压线密集,乙处等压线稀疏。所以甲处的气压梯度力大。,甲地吹西北风,乙地吹东南风。,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方法:先画出某点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偏向规律(北右南左)画出风向,近地面有摩擦力,画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一般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实际风向用实线箭头画。,4等压线图上风向判断及画法,(1)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确定南北半球以及是近地面风还是高空风。若为近地面,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若为高空,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力F1、F2和F3。(2)回答:F1是_力、它与_的方向_。F2是_力、它与_的方向_。F3是_力、它与_的方向_。F1、F2、F3三种力的合力为_。,【解析】回答此题要弄清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的形成、大小、方向、作用等。,【答案】(1)如图,(2)水平气压梯度等压线垂直地转偏向空气运动(V)垂直摩擦空气运动(V)相反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低,高,近地面高、低压中心处大气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1010,1000,990,1010,1000,990,气压单位:(百帕),想一想,低,北半球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低压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低,南半球,北半球,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北半球高压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高压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高,南半球,北半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白山长白县联考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力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馆美术教师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执法迎检方案范本
- 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协议书5篇
- 纺织行业离职员工技术秘密及商业秘密保密协议
- 离婚时子女抚养保险权益分割协议
- 标准化离婚协议范本:共同财产与债务处理方案
- 复杂离婚彩礼退还及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协议范本
- (青岛2024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6 春夏秋冬 课件(新教材)
- 彩虹 第一课时 课件
- DB63-T 1921-2021 交通运输专业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 (完整版)铝合金门窗施工方案
- 宽带基础培训知识课件
- Unit 2 School life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毕业生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茶叶与咖啡混合饮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节点评审管理办法
- 来华留学生管理办法
- GJB2489A2023航空机载设备履历本及产品合格证编制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