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课件1.ppt_第1页
《“贞观之治”》课件1.ppt_第2页
《“贞观之治”》课件1.ppt_第3页
《“贞观之治”》课件1.ppt_第4页
《“贞观之治”》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导入新课,第2课,“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课程标准了解唐朝的建立以及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历史史实。,知识与能力思考和探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简单的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开放的思想和政策,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并学习他们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优点。,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一、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拥兵自立,其中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最终导致了唐朝的建立。公元617年,天下大乱,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李渊依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之计,起兵太原,自任大将军,率兵3万余人进取关中,并于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临全国。唐高祖即位后,乃以世民为帅,领兵次第削平群雄到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铲除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全国复归统一。,翟让是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前期领袖。公元611年,翟让与同郡人徐世勣(即李勣)、单雄信在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起兵反抗,参加起义的有故县吏邴元真、善于占卜的贾雄和翟弘等。翟让任命贾雄为军师,邴元真为书记,徐世勣、单雄信为领兵将校,队伍里大多是山东河南一带的渔夫、猎手。瓦岗军初期活动于东郡一带,后从徐世勣建议,分兵西上,进入大运河所经的郑、宋(今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界,阻截往来的公私船舶,资给丰足,归附者日众,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余人。,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大业十二年,李密参加瓦岗军。他设计袭斩了曾累败起义军的张须陀,次年,夺取兴洛仓,对瓦岗军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十三年二月,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大批隋军投降,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地位,因而李密与瓦岗军部分早期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劝翟让自为大冢宰,总领众务。翟让不从。十一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李密是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公元613年李密随同杨玄感起兵反隋。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开始了逃亡生活。公元616年,李密投奔了瓦岗军。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大都乐意听他调遣。他建议袭取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公元618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建立蒲山公营。,二月,翟让推李密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徕各路反隋武装,由此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这时,李密和翟让之间因处理隋降官、分配军资等问题,发生火并,李密杀翟让及从者数百人。李密虽胜,自己的兵力也遭到重大损伤,王世充组织了2万多人马,乘机进击,李密军大败,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知节(初名程咬金)、牛进达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走投无路,乃于九月渡河至河阳降唐。十一月,李渊遣李密等到山东去招收旧部。他感到已被猜疑,遂叛唐。后来唐将盛彦师斩李密于邢公岘。,李渊: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庙号唐高祖。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李渊,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玄武门之变,(一)节用戒奢,(二)招贤用能,(三)虚心纳谏,二、“贞观之治”,李世民,现代影视剧中李世民的扮相,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成纪乡人),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堪称“千古一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在位期间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太宗的飞草非常著名,开创了行书写碑。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在帝范、唐会要等书籍中,对太宗的政治理论有相当多的描述。,李世民,1.含义: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2.原因: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贞观之治”,3.政绩:第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长孙无忌等能臣。,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沿袭并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李世民,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任用贤能,2.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科举制,科举制: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炀帝,确立,重要的科目,作用,1.科举取士不重门第,改善了选官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2.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兴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进士科注重诗赋考试,促进了诗歌的繁荣。,4.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经科和进士科,科举制,大雁塔进士题名帖,魏徵,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徵殂逝,逐亡一镜矣。唐太宗,魏徵,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河北晋州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后来出家当了道士。隋朝末年参加了当时著名的瓦岗军,李密兵败之后,投降了唐朝。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任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君臣。,(1)唐太宗做到兼听广纳了吗?(2)你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吗?(3)从唐太宗身上你受到怎样的教育?,说一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唐太宗李世民为褒彰开国元勋,亲自作赞,诏令褚遂良题阁,由画家阎立本绘制完成。因而成为集初唐文采、书法和绘画最高成就的三绝之作。这二十四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昭陵全景,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千米,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六匹骏马的名称:一是飒露紫,二是拳毛騧,三是青骓,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骠,六是白蹄乌。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昭陵六骏,“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是大将丘行恭,太宗给飒露紫的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拳毛騧”,这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唐太宗为之题赞:“月精按辔,天马横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乘。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阳、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座骑。唐太宗给的赞语说:“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特勤骠:黄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刚时所乘。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为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所乘。唐太宗给它的赞诗为:“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想一想:,唐太宗时期为什么能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武则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皇武则天(690705在位),三、女皇武则天,武则天(624705),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zho”),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628683)唐代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贞观二年(628)出生,太宗第九子,母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字为善,小名稚奴。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去世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22岁。650年改元永徽,卒于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武后行从图,肯定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颇具政治才能,招揽人才,重用贤能,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等,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她统治时期被后人称为“贞观遗风”,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否定心狠手辣,滥杀无辜,重用酷吏,打击异己,大搞阴谋诡计。,对武则天的评价,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从政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皇后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陵园。座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80千米的乾县梁山上。在中国历代的帝陵中,这是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二者既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