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学,1,学习交流PPT,预测七类重大传染病疫情霍乱:近年可能高发非典:大规模不可能狂犬病:高发势头继续流感:有不确定因素人禽流感:短期不会流行登革热:可能局部暴发鼠疫:疫源死灰复燃,2,学习交流PPT,霍乱近年在非洲流行新华社,3,学习交流PPT,果子狸与非典有“干系”,4,学习交流PPT,养狗注意狂犬病危险,5,学习交流PPT,卫生部05年11月16日晚通报确定首例禽流感,贺俊尧,6,学习交流PPT,蚊子是登革热传播媒介,7,学习交流PPT,8,学习交流PPT,第一章总论,本课需牢记的几个概念传染病感染的概念感染性疾病共生状态传染病学机会性感染,9,学习交流PPT,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和医学昆虫。,10,学习交流PPT,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由病原体感染所致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例如:耳源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均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不需隔离;后者有传染性,必须隔离。,11,学习交流PPT,传染病学的重要性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新发现的传染病随时都可侵入。2003年上半年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6个县市区5327例349例,12,学习交流PPT,疾病与战火,带动口罩潮流!别出心裁的口罩纷纷出笼,极有可能成为今年时尚的一个重要元素。戴上可爱的温妮熊口罩,暂时缓和了四周防疫草木皆兵的紧张。(法新社),13,学习交流PPT,要防沙斯,也要学舞。香港学习芭蕾舞的小女童都戴上口罩,仿佛成了舞蹈服装的一部分。(美联社),14,学习交流PPT,北京中小学宣布停课之后,一市民从学校把女儿带回家。父女都戴着口罩严防SARS。(法新社),15,学习交流PPT,中国的五一黄金周。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蔓延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旅游业。如今连游客必到的北京故宫的游人也稀稀落落,而且不得不戴起口罩。(路透社),16,学习交流PPT,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和女主持人5月份全身严密防护,置身于北京小汤山解放军专门收治沙斯病人的医院里,全力报道军民抗击沙斯病毒的实况。(中新社),17,学习交流PPT,在沙斯疫情弄得中国人心惶惶之际,怪力乱神也乘机而起。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一名男子挂着已故毛泽东主席像在没有游人的天安门城楼前“游街”,宣称只要拜毛泽东,就能消灾除疫。(路透社),18,学习交流PPT,善待动物者协会(PETA)的一些成员昨天在香港闹街上把自己罩在铁网里,表示对牲畜买卖和野味市场的抗议。这种铁网制成的笼子,是香港市场上用来关牲畜、野生动物的。善待动物者协会呼吁人们吃素,以免感染沙斯(SARS)。香港科研人员日前发现,好几种人们爱吃的野生动物带有沙斯病毒(法新社),19,学习交流PPT,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香港,向来对时尚反应灵敏的港人连防病毒口罩也不放过。如今,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口罩在街上、地铁及办公楼里越来越盛行,人们似乎也想借助于此,舒缓生活的压力。(路透社),20,学习交流PPT,人类与病原的斗争是永远的!,21,学习交流PPT,一些传染病被控制,但是一些新的传染病却逐个出现。天花艾滋病1980/51981/6/5公元265年1983法国巴斯德18世纪欧洲大流行研究所HIV1795年牛痘4000多万八十五年,22,学习交流PPT,为什么新的传染病始终渐出现?动物源性,以前感染动物现致人发病。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了发现能力。人的流动范围扩大、迅速。病原体的适应能力的新认识。三十亿年二百四十万年,23,学习交流PPT,新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新开农田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传染病播散世界的都市化气候的变暖再造森林,24,学习交流PPT,溶细菌群粘细菌,25,学习交流PPT,26,学习交流PPT,细菌和病毒都有许多对付人类的杀手锏!如:变异、突变、耐药但对付病毒、细菌人类有什么办法呢?需要有:传染病学!,27,学习交流PPT,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治病救人、防治结合的目的。,28,学习交流PPT,第一节感染与免疫1,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commensalism)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例如: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艾滋病)或机戒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进而引起宿主损伤。例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29,学习交流PPT,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不同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30,学习交流PPT,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双方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称为感染谱。1、大多数感染是隐性感染,甲肝、乙脑、结核2、有些感染则以显性感染为主,汉坦病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31,学习交流PPT,首发感染(primaryinfection):初次感染重复感染(re-infection):再次、同一混合感染: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再次、不同一继发性感染:,32,学习交流PPT,第一节感染与免疫2,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以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感染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劳累放射治疗等有关。,33,学习交流PPT,第一节感染与免疫3,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一)病原体被清除(二)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三)显性感染(overinfection)(四)病原携带者(carrierstate)(五)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34,学习交流PPT,(一)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机体非特异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酸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所中和。或被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35,学习交流PPT,(二)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36,学习交流PPT,(三)显性感染(overinfection),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少数。少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可占多数。天花麻疹感染者获得牢固免疫。,37,学习交流PPT,(四)病原携带者(carrierstate),按病原种类不同可分:带病毒者,带细菌者,带虫者等。按起其携带病原体时间(3月):可分急性病原携带者和慢性病原携带者。所有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但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病原携带者。,38,学习交流PPT,(五)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人体中。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有:带状疱疹、疟疾、结核。,39,学习交流PPT,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潜伏显性携带状态隐性感染病原体被清除,频度,40,学习交流PPT,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41,学习交流PPT,第一节感染与免疫4,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侵袭力(invasiveness)(二)毒力(virulence)(三)数量(四)变异性,42,学习交流PPT,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人体。如钩端螺旋体定植下来产生肠毒素或引起感染。如霍乱有些病原体表面成分具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使病原体扩散。(伤寒的Vi抗原)菌毛定植因子黏附作用,43,学习交流PPT,毒力(virulence),1.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组成。2.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3.其他毒力因子包括: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4.许多细菌能分泌一种针对其他细菌的细胞素,也是一种毒力因子。,44,学习交流PPT,数量及变异性,数量:在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伤寒10万个,志贺氏菌仅为10个。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致病力减弱如卡介苗。致病力增强如肺鼠疫。逃避免疫如流感。,45,学习交流PPT,第一节感染与免疫5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应答保护性免疫应答变态反应保护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应答,46,学习交流PPT,(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机体对人体内异物的一种清除机制。天然屏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外部屏障:皮肤,黏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47,学习交流PPT,吞噬细胞吞噬细菌,48,学习交流PPT,(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由于不同病原体的抗原不同,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病。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49,学习交流PPT,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病毒,真菌,和立克次体感染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T细胞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主要亚群.K细胞,细胞毒细胞ADCC,天然杀伤NK细胞,淋巴因子活化LAK细胞。,50,学习交流PPT,体液免疫,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Ig可分为5类:IgGIgAIgMIgDIgE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临近恢复期出现。,51,学习交流PPT,变态反应(了解),变态反应子抗原抗体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中,转变为对人体不利表现,出现异常免疫反应,即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分为四型。(1)第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如血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的过敏反应。(2)第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型)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3)第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如出血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4)第型变态反应(迟发型)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52,学习交流PPT,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1,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疾病发展的阶段性。发病机制的阶段性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大多是吻合的,但有时并不相符,例如:伤寒的第一次菌血症无症状,第四周体温下降时肠壁溃疡未完全愈合。,53,学习交流PPT,(一)入侵门户:入侵门户适当,病原体才能定居、繁殖及引起病变。如痢疾和霍乱需经口、破伤风必需伤口。(二)机体内定位:病原体入侵成功并取得立足点后,或直接引起病变,或分泌毒素,或进入血循环。每个传染病各自有其规律性。(三)排出途径:排出病原体的途径称为排出途径。是具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有些是单一的、有些是多个的、有些则存在于血液中。排出体外持续时间有长短,不同传染病有不同传染期。,54,学习交流PPT,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2,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组织损伤及功能受损是疾病发展的基础。有三种:(一)直接侵犯:病原体入侵宿主组织的第一步是黏附作用。此外可以通过分泌蛋白酶直接破坏组织(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通过细胞病变使细胞溶解(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诱发炎症引起组织坏死(鼠疫)。,55,学习交流PPT,(二)毒素作用:许多病原体能分泌毒力很强的外毒素选择性地损害靶器官(肉毒杆菌的神经毒素)或引起功能紊乱(霍乱肠毒素)。革兰氏阴性菌杆菌裂解后产生的内毒素发热、休克、DIC。(三)免疫机制:许多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应答有关。抑制免疫(如麻疹)或直接破坏T细胞(如艾滋病)、更多的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如型(免疫复合物)反应如出血热,及型变态反应(迟发型)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最为常见。免疫介导的发病机制又称免疫发病机制。,56,学习交流PPT,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3,三.重要的生理病理变化(一)发热:发热常见于传染病,但并非传染病所特有。外源性致热源(病原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进入人体内,激活单核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B淋巴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介素-1or-6、TNF和干扰素),通过血液循环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释放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E2,调高恒温点,产热散热体温。,57,学习交流PPT,(二)代谢(急性期)改变进食下降,消耗增加!1.蛋白代谢:c反应蛋白、血沉、白蛋白、消瘦。2.糖代谢:血糖3.水、电解质代谢:低钠低氯低钾贫血4.内分泌改变:糖皮质激素醛固酮,58,学习交流PPT,59,学习交流PPT,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60,学习交流PPT,(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另一个易感者。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人群时所经历的途径。(三)人群易感性:1.易感者2.人群易感性3.流行的周期性,61,学习交流PPT,流行过程的三环节,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感染的人与动物,概述,62,学习交流PPT,(一)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63,学习交流PPT,1.患者,通过咳嗽、呕吐、腹泻等促进病原体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排出病原体。隐性感染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64,学习交流PPT,2.隐性感染者,在某些传染病中,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65,学习交流PPT,3.病原携带者,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菌痢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66,学习交流PPT,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以传染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还有些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等,受感染的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67,学习交流PPT,(二)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另一个易感者。,68,学习交流PPT,钟南山透露SARS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69,学习交流PPT,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水、食物、蝇:消化道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吸血节肢动物:虫媒血液、体液、血制品:血液传播土壤,70,学习交流PPT,、呼吸道(空气)传播包括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因子的传播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肺结核,通过讲话、咳嗽、达喷嚏时,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别人吸入后受到感染。,71,学习交流PPT,、消化道(水)的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的污染,未经消毒后饮用发生传染病流行,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甲型肝炎、痢疾都可以通过饮污染水而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在生产劳动时与疫水接触,病原体侵入皮肤粘膜而造成感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72,学习交流PPT,、消化道(食物)传播病原体如沙门菌污染了食物,特别是肉类、蛋类,还可大量繁殖,若共食,可以造成集体感染,如学生食堂。、蔬菜被粪便污染后,可传播伤寒、痢疾、肝炎、蛔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进食含有寄生虫幼虫的动物肉类,可感染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绦虫病(幼虫亦叫囊虫,在猪、牛肉中叫米猪肉)、旋毛虫病。、结核病中可以通过乳汁将结合杆菌传播给人,造成肠结核。,73,学习交流PPT,、接触传播、间接传播,接触了传染病人用过的各种物品、用具不注意洗手,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感染。、直接传播,人被狂犬咬伤,接触天花、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疱疹脓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直接接触后感染,74,学习交流PPT,、虫媒传播、昆虫纲的蚊、蚤、蝇、虱(六条腿)、蜘蛛纲的蜱螨(恙虫)等,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森林脑炎、恙虫病等。、人与人之间如虫媒存在,这些病并不互相传染。、有些病原体在虫媒体内,不仅能生长繁殖,甚至可经卵传给后代,如传播森林脑炎的蜱,传播流行性脑炎的蚊,传播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螨,昆虫主要起媒介作用。,75,学习交流PPT,、血液、体液传播疟疾、乙肝、丙肝、艾滋病,76,学习交流PPT,(7)、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钩虫卵、类圆线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钻入皮肤才能引起感染。有些细菌,台破伤风、炭疽等芽胞长期保存在土壤中接触了土壤才能感染。,77,学习交流PPT,呼吸道,消化道,日常生活接触,虫媒,血液,土壤,易感人群,78,学习交流PPT,(三)人群易感性:,易感者: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在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流行的周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才发生另一次流行。,79,学习交流PPT,影响流行过程的综合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概述,请按空格键,80,学习交流PPT,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气象和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二)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81,学习交流PPT,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地理、气象、生态条件(气候、湿度、);地区和季节分布;寄生虫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领带,如北方黑热病,南方血吸虫病。乙脑7、8、9三个月气温潮湿,蚊蝇密度高流脑34月春季多发;疫必须有野生生存条件。血吸虫病必须有浅滩,江边疫水水域适合钉螺生长。,82,学习交流PPT,自然疫源型传染病,某些自然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也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型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83,学习交流PPT,社会因素经济条件营养调配发展中国家疾病谱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发达国家疾病谱卫生设施,84,学习交流PPT,三、外界干预药物的影响抗肿瘤化疗药物:如烷化剂MTX的烷基与核酸的碱基成分叉结合,破坏DNA结构功能。抗代谢药:5-Fu抗嘧啶药;MTX抗叶酸药;GMP抗嘌哈药。阻断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DNA合成,造成了骨髓抑制,破坏了机体的防御机制,引起了感染。放疗r射线X线:均抑制造血干细胞,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85,学习交流PPT,春天留神风疹儿童患病最常见,86,学习交流PPT,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腹泻流行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胃肠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87,学习交流PPT,洪灾中容易流行的三种传染病霍乱、伤寒和痢疾。,88,学习交流PPT,有病原体(pathogen)有传染性(infectivity)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传染病的基本特征,89,学习交流PPT,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二)有传染性: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并能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染给易感者。传染期:传染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当固定,可作为病人隔离期的依据之一。,90,学习交流PPT,(三)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如血吸虫只呈地方性流行。在质的方面1.外来性:原来不存在的2.地方性:某些特定的自然或社会条件下某些地区中持续发生的传染病。,91,学习交流PPT,在量的方面:1.散发性:某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发病率的一般水平。2.流行:当其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时。3.大流行: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4.三间分布: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时间,空间.人间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的特征。,92,学习交流PPT,(四)有感染后免疫,1.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力。2.感染后免疫的持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病毒性传染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如:麻疹,脊灰,乙脑)。但有例外:如流感。3.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菌痢、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也有例外,如伤寒。,93,学习交流PPT,潜伏期:检疫工作的依据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症状明显期:存在顿挫型恢复期:可残余病理、生化改变及传染性复发与再燃后遗症,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94,学习交流PPT,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二.临床特点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一)病程发展的阶段1.潜伏期从病原体潜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常态分部,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及医学观察的重要依据.,95,学习交流PPT,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的潜伏期长短也可不同。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96,学习交流PPT,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是在潜伏期。出现的头痛、发热、乏力、食欲差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持续l3日,有些传染病起病急,可无前驱期。,97,学习交流PPT,3.症状明显期(极期)某些传染病中患者大多数转入症状明显期,在此期,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如具有特征的皮疹,肝脾肿大,脑膜刺激征,黄疸等,4.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98,学习交流PPT,5.复发与再燃,复发:发病过程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伤寒最为常见。再燃:进入恢复期后,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时。见于伤寒。,99,学习交流PPT,6.后遗症,后遗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100,学习交流PPT,101,学习交流PPT,发热:感染性/非感染性、三个阶段、热型皮疹:外疹/内疹或粘膜疹注意:时间、分布、次序、形态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肿大,常见症状体征,102,学习交流PPT,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临床特点(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1.发热:感染及非感染均可引起发热。在感染性发热中,急性传染病占重要地位。(1)发热的程度:低热中度发热高热超高热,103,学习交流PPT,传染病的发热过程3阶段体温上升期:体温可骤然上升至39;也可缓慢上升。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日至数周。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可降至正常。,104,学习交流PPT,稽留热: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弛张热:24h内体温差达1C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间歇热:24h内体温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回归热: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退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波浪热:回归热持续数月之久时。马鞍热:发热数日,退热一天,又再发热数日,见于登革热。,热型是传染病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105,学习交流PPT,稽留热,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E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106,学习交流PPT,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C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107,学习交流PPT,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108,学习交流PPT,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109,学习交流PPT,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110,学习交流PPT,2.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皮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皮疹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时间:水痘风疹猩红热,天花麻疹斑伤寒。形态:a斑丘疹b出血疹c疱疹或脓疱疹d寻麻疹,111,学习交流PPT,如水痘常见于病程初期即第一天就出现皮疹,猩红热一般在病程第二天出疹,天花在病程第三天出疹,麻疹出疹常见于病程第四天,斑疹伤寒出疹常在病程第五天,而伤寒则在病程第六天左右才出现玫瑰疹。上述六种疾患按其出疹于病程的第16天,其记忆口诀为:“水(水痘)、红(猩红热)、花(天花)、麻(麻疹)、斑(斑疹伤寒)、伤(伤寒)”。,112,学习交流PPT,(一)斑疹(macule)表现为局限性的皮肤发红,压之退色,不隆起也不凹陷,可视见而不可触之,直径多在1cm以内。常可演变为丘疹。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皮乳头层,见于斑疹伤寒等。(二)丘疹(papules)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坚实隆起,大多有皮肤炎症引起,也可由于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病理改变在表皮或真皮上层,粟粒大小,形状多呈圆锥形,也有扁平或多角形。顶端有小水疱者称疱丘疹,顶端有小脓疱者称脓丘疹(三)斑丘疹(maculopapule)为斑疹向丘疹发展的移行状态,为小片状红色充血疹,中间梢隆起,压之可退色,常相互融合,可见于麻疹等。有些疾病可既有斑疹,也有丘疹。(四)疱疹(herpes)是含有清澈液体的小水疱,隆起皮肤,可不规则地散布在皮肤上,如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或单纯疱疹。疱疹大于豌豆者称大疱疹(bulla)或大疱(bleb),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见于表皮坏死松解症。疱疹如有感染,则液体混浊,其中混有WBC,周围有红晕称脓疱疹(pustule),见于水痘。脓疱也可由局部性败血症直接形成。,113,学习交流PPT,(五)玫瑰疹(rosespot)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形成,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现,见于伤寒、副伤寒。(六)红斑疹(erythema)为皮肤弥漫性或局限性潮红,压之退色,见于猩红热等。红斑的特点可根据病种不同而异,如环状、点滴状、红斑状等。(七)(出血疹)淤点、淤斑皮肤粘膜下出血,直径小者称为淤点(petechia),直径大于5mm者称为淤斑(ecchymosis),均为出血性皮疹,初呈鲜红色,压之不退色,后呈暗紫色,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八)荨麻疹(urticaria)或称风团(wheal)由皮内局限性液体渗出所形成的皮肤隆起,呈斑块或片状,白色或粉红色,周围可有红晕。其大小不一,决不破裂,有痒感。为过敏性皮疹的特征性表现,尤多见于血清病。(九)结痂(scab)局部损害的分泌物在皮肤或损害的表面凝结成痂。结痂是脓疱病的突出表现,也为疱疹演变的最后阶段。,114,学习交流PPT,斑疹,115,学习交流PPT,丘疹,116,学习交流PPT,疱疹,117,学习交流PPT,疱疹,118,学习交流PPT,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也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各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119,学习交流PPT,典型症状体征:麻疹粘膜斑疹;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狂犬病兴奋烦躁,恐水怕风,流涎多汗;流行性出血热酒醉貌,腋下出血点;热型、皮疹。,120,学习交流PPT,(三)临床类型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轻重及临床特征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典型非典型,121,学习交流PPT,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一.临床资料:依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及球结膜渗出等。,122,学习交流PPT,二.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地区、发病季节、既往传染病情况、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还包括年龄、藉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等,结合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123,学习交流PPT,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1,(一)一般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唯伤寒减少,布鲁氏菌病减少或正常。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白细胞部数减少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增高。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虫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124,学习交流PPT,尿常规: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黄疸型肝炎尿胆红素阳性。粪常规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浆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粘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粘液。,125,学习交流PPT,三.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2,(二)病原体检查:直接检查血液、骨髓涂片:疟原虫、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清版)DB54∕T 0463-2025 羊肚菌种植技术规程
- 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监测与治疗
- 少儿体育运动会活动方案
- 少先队春游活动方案
- 小班规则性游戏活动方案
- 工会活动美食品尝活动方案
- 展厅春节活动方案
- 小跳蛙线上活动方案
- 小梦室外活动策划方案
- 左邻右舍沟通日活动方案
- 安全生产奖罚管理制度
- 2025年全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孤残儿童护理员)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南京鼓楼医院合作协议书
- DB32/T 3375-2018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指南
- Machine-Cmk-设备能力指数Cmk分析表
- 规培指导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研助理合同协议书
- 离散余弦变换教学课件
- 药学三基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寿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医疗美容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