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大类。,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二)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表达方式,(一)描写,工笔:细腻,形象、声音、色彩生动传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写秋天落叶的声音,“滚滚”状江水奔流的气势),白描:简笔勾勒,不事渲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海门市06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有人评价颔联“十字咏尽秋日佳趣”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不用动词一个,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出语平淡,但寄情深邃。,1侧面烘托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如: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2虚实结合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即实景,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分析: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3注意动静结合与相互映衬。,(2)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柳舞”及垂柳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5江西)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径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1、诗中描写的“春衫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蛙声歌”等细节,可推知它写的是春夏之交乍暖忽寒的季候特点。2、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4细节描写:以小见大,言近旨远,使内容、情感等更细腻更丰富。,(二)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事抒情、托物言志。,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06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二、修辞手法方法:找出修辞,结合诗句说明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使之有人的情态、动作、灵性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是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增添气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日登楼怀归【1】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在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举里的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的一组对仗的词语。,答:“荒村”与“古寺”或“断霭”与“流莺”或“生”与“语”,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1、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05江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第4联。“知音”典故离不开“琴”。故找到含琴的句子就好了。意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了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以慰知音,那该多好呀!,三、其他表现手法,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2、托物言志(象征)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等。,(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突出自己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情.,3衬托:“以静衬动”,“以响衬静”;“以乐景衬哀景”等,4、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5、隐语(谐音)、双关。为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而采用的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课堂巩固:(2005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用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避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005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奖;泣寒奖,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奖:寒蝉,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断、千结百转的愁绪。,结构方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答对即可),层层渲染、铺垫江上看山苏辙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尾照应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前后照应,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易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2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印染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方案
-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海排放工程技术方案
- 灰岩矿石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案
- 2025中国网安(含中国电科三十所)校园招聘200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上海交大高新2025校招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大学生公务员考试试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中空纤维微滤膜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乘警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日语N1考试高频考点解析
- 校车车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药物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职称-江苏-江苏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小学音乐)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兽药工程专业人员职称考试(基础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农商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信息技术分享课件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传统家具文化与艺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第8课 同学相伴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