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中医针灸_第1页
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中医针灸_第2页
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中医针灸_第3页
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中医针灸_第4页
西安交大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中医针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程健康与疾病中医及康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邓景元2015年11月30日,中医理论,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中医理论,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中医理论,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中医理论,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中医理论,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理论,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八纲辨证,定义: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中医理论的特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主要是临床实践,亦包括对人和动物的解剖观察等),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并融合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天文、历学、农学等)而逐步形成的。千百年来,一直在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这一理论体系产生年代古远,受古代哲学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影响很深,同时,又来源于实践,并长期指导实践。因此,它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这一独特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整体,其含义就是指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的整体观念其内涵有二: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可分为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结在一起,而以气、血、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衡;这个统一体从另一角度可分为阴、阳两部分,这两部分既对立相互制约又互相联系以维持平衡。同时,中医又认为人与自然界以及社会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整体观念贯串于中医的生理、病因、发病、诊断、治疗、养生等所有领域。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衍生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强调人体内各部分的协调与平衡。因此,在上述这种整体观念指导下,中医在诊察疾病时,总是考虑到疾病发生的季节,患者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饮食嗜好等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患者某一部位的病变,不会仅注意患病的局部,更会从上面说的五个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或从五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例如,眼的病常考虑到肝;耳鸣、耳聋常考虑到肾;肌肉痿软无力常考虑到脾等等。因为,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主肌肉。又例如,肝病会传至脾脏,所以,可以通过先“实脾”以防止肝病传脾;肺病,有时可以通过补脾而取效,这就是“培土生金”的方法。,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有三种手段,即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而三者之中,中医又特别重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所特有而西医没有的,对症治疗,就是俗语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血止血等。辨病治疗,就是根据诊断是什么病则用什么药。辨证论治是中医精华所在。,辨证论治,辨证方法(或纲领)概括起来,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辩证方法常常是几个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多个辨证方法的组合,才能满足辨证的需要。,辨证论治,八纲辨证定位表、里定性寒、热定量虚、实总纲阴、阳,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体现了整体水平、个体性(以患者为主体)和灵活性的特点。由于是个体性的一对一的治疗,所以更切合实际。,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治疗各论,针灸的主要内容,针灸学,第一节经络学经络的发现研究医学起源,离不开研究人类起源,而研究人类起源,又离不开研究动物进化。推拿、经络、穴位、针刺起源于手的进化。石器的发展石块石球砍砸石刮剥石尖状石药物的发现与吃野果有关自然药化学药生物药灸:摩擦取暖火炙灸,一、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主要内容(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主干、深、路径络侧肢、浅、网络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则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交接顺序、走向分布规律、络属关系。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作用。,二、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命名手足阴阳脏腑(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阳明经在前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少阳经在中头面躯干太阳经在后太阴经在前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厥阴经在中躯干少阴经在后,(三)循行走向特点(流注):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四)内属定的脏腑:阴经属脏阳经属腑,(五)有表里络属关系: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六)交接部位: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叁者的关系如下:,子午流注,三、奇经八脉(一)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二)特点:有一定的循行路线不直属脏腑无表里关系无逐经相接的关系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三)作用:交错循行于十二经脉间,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四、经络的功能与作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二)经络的病理反应反应病候:内脏有病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传注病邪:正虚邪盛时,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经脉病变可以传入内脏内脏病变可累及经络脏腑之间病变通过经络相互影响,(三)经络的临床应用诊断方面治疗方面循经取穴治疗疾病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经脉郁滞者取之络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第二节腧穴一、腧穴的基本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二、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一)经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单穴(任、督脉)52穴,(二)奇穴十四经穴以外,而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三)阿是穴以痛点为穴位,“以痛为腧”。并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三、腧穴的治疗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一)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二)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三)特殊作用双相性良性调节作用相对特异性治疗作用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四、腧穴的定位方法:(一)骨度分寸法(二)体表标志法(三)手指比量法(四)简便取穴法,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体表标志法(自然标志取穴)(1)固定标志法:背部的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2)活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指寸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用于四肢部取穴。,横指同身寸法: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夫法”。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第三节十四经穴(P224)手太阴肺经,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主治:头痛项强面瘫伤风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手腕疼痛无力刺灸:针尖向上斜刺0.30.5寸。可灸。,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咽喉肿痛咳喘急救:中风昏迷中暑高热抽搐癫狂痫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原穴)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合谷(原穴)主治:头痛眩晕面瘫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热病多汗无汗妇科病:闭经滞产上肢痿痹手指挛痛腹痛便秘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曲池(合穴)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合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面瘫皮肤病:荨麻疹全身瘙痒湿疹等热病高血压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无力腹痛腹泻刺灸:直刺0.81.5寸。可灸,肩髃定位: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肩臂痛上肢不遂瘰疬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1.5寸。可灸,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主治:鼻疾:鼻塞鼻衄鼻渊鼻鼽面瘫面肿面痒面肌瞤动胆道蛔虫症刺灸: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不宜疤痕灸),足阳明胃经,地仓颊车下关,地仓颊车下关主治:面瘫齿痛面痛刺灸:地仓斜刺或平刺0.50.8寸。颊车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下关直刺0.51寸。均可灸,天枢(大肠的募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主治:绕脐腹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月经不调痛经刺灸:直刺11.5寸。可灸。,足三里(合穴、下合穴)强壮穴着重补后天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肠痈下肢痿痹瘫痪脚气水肿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眩晕癲狂痫乳痈乳汁少刺灸:直刺11.5寸。可灸。,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阴挺难产不孕不育阳萎遗精遗尿小便不利水肿下肢痿痹脚气疝气失眠刺灸:直刺11.5寸。可灸。孕妇慎用。,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主治:腹胀泄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膝关节痛刺灸:直刺12寸。可灸。,手少阴心经,通里阴郄神门,通里阴郄神门(络穴)(郄穴)(输穴、原穴)定位: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寸腕横纹上0.5寸腕横纹尺侧端主治: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共性健忘失眠癫狂痫腕臂痛暴喑哑症吐血衄血胸胁痛舌强不语骨蒸盗汗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腰背痛手指挛急麻木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听宫,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牙关不利齿痛刺灸:张口直刺11.5寸,可灸,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目疾: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视物不清近视等。刺灸: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禁灸。,攒竹定位:眉头凹陷中。主治:目疾:流泪目视不明近视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面瘫眼睑下垂头痛眉棱骨痛刺灸:斜刺或平刺0.30.5寸。少灸,肾俞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不育遗精阳萎遗尿水肿小便不利腰腿痛耳鸣耳聋刺灸:直刺0.51寸。可灸。,脾俞胃俞(脾的背俞穴)(胃的背俞穴)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共性胃痛呕吐腹胀泄泻肠鸣痢疾腰背痛衄血便血崩漏水肿肌肉萎缩刺灸:斜刺0.50.8寸。可灸。,次髎定位:第二骶后孔中,当髂后上棘内下方。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不孕不育阳萎遗精小便不利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刺灸:直刺11.5寸。可灸,至阴定位: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治:胎位不正难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刺灸:浅刺0.1寸,胎位不正多灸。孕妇禁针。,足少阴肾经,涌泉(井穴)定位:足底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主治:急救:小儿惊风癫狂痫昏厥中暑头痛眩晕失眠咽喉肿痛失音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太溪(原穴)强壮穴着重补先天,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心痛心烦胸闷癫狂痫癔病失眠眩晕胃痛呕吐呃逆肘臂痛胸胁痛刺灸:直刺0.51寸。可灸,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定位图,外关支沟(络穴)(经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定位: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腕背横纹上3寸主治:耳聋耳鸣胁肋痛上肢痿痹、瘫痪热病头痛目赤痛便秘刺灸:直刺0.51寸。可灸,翳风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耳部肿痛面瘫面颊肿齿痛牙关紧闭刺灸:直刺0.81.2寸。可灸,足少阳胆经,风池定位:后发际正中上1寸,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眩晕癫狂痫目赤肿痛青盲鼻渊鼻鼽鼻衄瘿气疟疾刺灸: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斜刺0.51寸。可灸。,环跳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下肢痿痹、瘫痪腰腿痛刺灸:直刺23寸。可灸,阳陵泉(合穴下合穴八会穴筋会)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胁痛口苦呕吐黄疸下肢痿痹膝肿痛筋脉拘挛下肢瘫痪小儿惊风刺灸:直刺11.5寸。可灸。,足厥阴肝经,太冲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崩漏遗尿口眼歪斜头疼失眠痛证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督脉,督脉,腰阳关命门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阳萎遗精腰脊痛下肢痿痹泄泻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外感热病风疹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头项强痛肩背痛癫狂痫刺灸:向上斜刺0.51寸。可灸,百会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晕厥中风不语偏瘫癫狂痫不寐脱肛阴挺刺灸:平刺0.50.8寸。可灸,水沟(人中)定位: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急救要穴:昏迷晕厥中暑小儿惊风牙关紧闭癫狂痫面瘫面肿腰脊强痛刺灸:向上斜刺0.30.5寸,不灸,任脉,中极关元气海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脐中下3寸脐中下1.5寸主治:遗精阳萎崩漏月经不调带下共性阴痒闭经痛经不孕不育遗尿癃闭小便不利疝气中风脱症虚劳脱肛阴挺以治泌尿系病变为主泄泻眩晕等强壮作用,为保健的要穴刺灸:直刺0.51寸。针前先排尿。孕妇慎用。可灸,经外奇穴,经穴以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等内容的腧穴。,四神聪,定位: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癫痫失眠、健忘刺灸:平刺0.50.8寸,可灸,太阳,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安眠,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之中点处。主治:失眠,心悸,烦燥,癫痫;头痛,眩晕。刺灸:直刺0.51寸;可灸。,定喘,定位:大椎穴旁0.5寸。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上肢疼痛;荨麻疹。刺灸:直刺或向内斜刺0.50.8寸;可灸。,落枕穴,定位: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落枕;手背肿痛,手指麻木,五指屈伸不利。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胆囊穴,定位:阳陵泉直下2寸主治:胁痛;胆囊疾患。刺灸:直刺11.5寸;可灸。,阑尾穴,定位:犊鼻穴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主治:急、慢性阑尾炎;胃脘疼痛、纳呆,下肢萎痹。刺灸:直刺0.51寸,可灸。,针灸方法,针具的构造、规格和修藏,构造,针尖松针状钩钝,针柄圈柄、花柄(盘龙针)平柄、管柄,针根牢固锈蚀松动,针身光滑挺直弹性锈蚀弯曲,针尾角度艾灸,规格,长短规格,粗细规格,修藏修理和保藏,针刺练习,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精神专注1纸垫练针捻转与指力,2棉团练针提插、速刺,3自身练针适应、体验步骤:短(粗)长(细)针要求: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手法熟练、指感(针下感)、得气快、受术者接受,体位选择,毫针刺法,毫针刺法,刺手掌握针具相应手法押手固定腧穴协助进针,减轻疼痛调节针感,持针法,二指持针法,多指持针法,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管针进针法,毫针的针刺方法,针刺流程,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进针,得气,留针,消毒,行针,补泻,间歇行针,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夹持舒张提捏管针进针法,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常用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热补凉泻,出针,Moxibustion,疼痛处理扁鹊心书怕痛者,先服睡圣散古今医统用药制过纸擦之,使皮肉麻木化脓的处理化脓与疗效的关系灸疮针灸资生经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拔罐疗法,治疗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适应范围无痛创简便易行,耳针,三角窝耳舟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甲耳甲艇耳甲腔耳垂,(四)注意事项严格消毒预防晕针禁忌病症习惯性流产/严重心脏疾病,推拿疗法,推拿对筋伤的治疗作用,2.解痉止痛:如拿法、揉法。3.复位止痛:即通过使治疗部位组织舒缩变形产生的复位作用。肌肉舒缩变形,能消除其表面的筋膜皱缩。凡具有按压力的手法均有舒缩复位作用。,(三)舒筋解挛,1.舒缩解挛:如滚法、拿法、揉法、理筋、分筋。2.牵拉解挛:如摇法、扳法。,(四)整筋复位,1.舒缩复位:如滚法、揉法、理筋、分筋等适用于躯干及关节部。2.牵拉复位:如摇法、扳法等,仅适用于关节部。,(五)松解粘连,1.温养松解:增强粘连部位组织血循,促进修复,逐步松解粘连,温养筋脉作用强的手法均有此效果。如滚法、揉法等温热感强的手法。2.牵拉松解:如摇法、扳法、分筋、弹筋等。,也有人认为,真正向欧洲系统介绍针灸疗法的是17世纪的荷兰人WilliamtenRhyen和德国人EngelbertKampfer。1735年。耶稣会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第三卷为中医专刊。此刊译出了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脉经、名医别录、医药汇录等部分内容,还列举了许多中医处方。此后针灸传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比利时等国。,17世纪和18世纪,针灸主要流行于欧洲的贵族阶层。18世纪。德国曾有过一种类似中国针刺的治疗出现,称鲍氏脱氏法(Baumscheiatismus)就是将很多针(约30支)置于筒中(类似现代中国的“罗汉针”),压刺皮肤,然后再在伤处加以略含刺激性的松节油或巴豆油。19世纪,在欧洲,由于少数的治疗者对针灸认识不全面和应用不当而引起多方面的批评,再加针灸理论研究不被重视,使针灸在19世纪后期渐渐被遗忘。,从公元16801840年,在欧洲用德、法、英、意、西文发表的针灸文章,至今尚可见者有80多篇。在20世纪,1902年法国外交官SoulierdeMorant从中国把针灸传入欧洲。最早的针灸协会是二战后1943年在巴黎成立的法国针灸协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巴黎是西方的针灸中心。针灸由法国开始扩展到全欧洲。,针灸疗法在现代西方的盛行开于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关系密切。目前来看,针灸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开始于1972年,在1974年达到顶峰;第二个高潮开始于1998年,并正在不断高涨。,中国针灸疗法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美国?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JamesReston)访华。詹姆斯赖斯顿(JamesReston),1971年访华时,他已62岁,纽约时报副社长兼专栏作家,擅长于政治时事的报导,是美国当时最优秀、最值得信赖的记者之一,曾两次获得美国新闻界普利策奖,于1995年去世。,考虑到JamesReston在美国的重要影响力才同意他来中国采访。1971年7月8日,JamesReston携夫人经香港抵达中国深圳,他向中方提出了马上访问北京的请求。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将秘密访问中国。7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告,向世界公布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并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7月12日上午抵达北京。JamesReston为错过这一历史性新闻而懊悔不已。当日下午他突觉腹痛难忍,随即有医生前来诊治。17日上午,他被最后诊断为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因病情很重,于17日中午住进当时的北京反帝医院(现北京协和医院),由协和五大名医(包括外科医生吴蔚然等)会诊,决定当晚手术。,周总理亲自指示:一定要把手术做好,千万不能感染!术中使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腹胀的针灸治疗。,“用一种细长的针在我的右外肘和双膝下扎了三针,同时用手捻针来刺激我的胃肠蠕动以减少腹压和胃胀气。针刺使我的肢体产生阵阵疼痛,但至少分散了我腹部的不适感。同时李医生还把两支燃烧着的像廉价雪茄烟式的草药艾卷放在我的腹部上方熏烤,并不时地捻转一下我身上的针,这一切不过用了20分钟。当时我还想,用这种方法治疗腹部胀气是否有点太复杂了,但是不到1小时,我的腹胀感觉明显减轻,而且以后再也没有复发。”,JamesReston参观针麻手术。“我在上海看到了你们用针麻做脑瘤切除,是一次了不起的经历。”7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在重点报道阿波罗升空的同时,头版报道该文;题目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Now,AboutMyOperationinPeking)。正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NowLetMeTellYouAboutMyAppendectomyinPeking),,JamesReston的重大影响力和纽约时报在新闻界的地位,就使得他的报道真实可信,而中国的针灸术在美国也就被称为“东方阿波罗”。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使得JamesReston的访华之行引世瞩目,并由此引发了美国“针灸热”,使一个西方大国第一次认真审视中医针灸。,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观看了针刺麻醉手术。1972年美国国家卫生署(the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NIH)第一次资助了对针灸疗法的研究。这样,出现了第一个针灸研究高潮。,美国20世纪70年代这个针灸热潮的意义甚至超过了针灸学本身,它使得世界人民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同时,因此而广为人知的针刺麻醉术也引起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尤其是疼痛生理学领域的研究高潮。所有这些都为后来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例如1997年的美国针灸听证会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针灸成为当今替补医(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CA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今天的医疗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7O年代针灸医术向美国传播的几件大事1971年7月纽约时报著名资深记者詹姆斯雷斯顿(JamesReston)来华友好访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率团访华,参观了中国的“针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术,神经外科作颅脑肿瘤的切除手术。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首次率团访美。,1973年,在美国有两个与针灸有关的杂志“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和“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创刊。1981年,美国医学协会委员会(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Council;AMAC)及美国国家反健康诈骗委员会(theNationalCouncilAgainstHealthFraud;NCAHF)分别考察了各种研究数据,并作出结论:针灸没有科学基础,使得这段时间针灸研究处于低潮状态。,由于针灸的治疗原理一直无法真正被解答,虽然它的疗效是存在的,但它在美国一直是被认定为试验阶段。但随后针灸治疗与研究又开始升温。1994年,美国国家食品和药物管理总局(th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通过针灸用针晋升为二类医疗器具,1996年它又宣布完全摘除针灸用针作为医疗器具的“试验性质”标志。,1996年3月29日,FDA把针灸的法律概念重新定义,从III级(试验阶段)提高到II级(含有制约的运用阶段)。1997年11月,NIH在每年举行1次的会议上对针灸治疗进行审查,并得出结论:针灸是一门科学,虽然它的治疗机理还不明确,但将被美国医生承认。NIH发表对针灸研究的总结报告认为针灸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在另一些中可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年,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的科学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广泛讨论,并邀请我国著名针刺麻醉专家到会。听证会肯定了NIH的结论,承认针灸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至少对某些病症是有效的。这些无疑对199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个针灸研究高潮产生了刺激作用。,1998年1月开始,针灸医师可以用美国医疗保险(AmericanMedicalAssurance;AMA)的编号填写医疗保险。美国允许针灸师合法行医的州正在逐年增加,目前为止,其50个州中已有34个通过合法核发针灸执照。,在德国,50年代初GerhartBachmann开始在德国给医生开授针灸课。Bachmann的针灸是从法国的DeLaFuje那里学来的,他是近代德国针灸的前驱者,并是第一位给德国医生开针灸课的人,使针灸走入西医界。1951年Bachmann成立德国针灸协会(DGfA),德国医生针灸协会(DAEGfA)的前身,协会成员必须是德国医界承认的西医医生。1952年DAEGfA开始发行德国针灸杂志。,60年代法国的DeLaFuje去世之后,重心则转向了奥地利。尽管奥地利的针灸协会比德国医生针灸协会迟两年成立,但由于发展不同,它更早地被社会所接受。1983年,奥地利针灸协会在维也纳举行民办针灸科学大会,有600名医生参加,并成立了ICMART(InternationalCouncilofMedicalAcupunctureandRelatedTechniques),总部设在布鲁赛尔(Bruessl)。,德国针灸状况受到美国影响很大。1972年尼克松访华及以后时期,针灸在德国蓬勃发展,先后有50多个针灸学会成立。在一些大学里如海德堡开设针灸门诊。有些保险公司开始承担一些针灸费用。80年代后期通过对加强痛症的研究使人们对针灸的兴趣更浓。90年代初继续有更多的人接受针灸治疗。,20年前针灸在德国还是一门边缘疗法。虽然许多人了解它的治病特点和无副作用的优点,但真正被承认还是在几年前由于美国针灸的发展造成的。1996年和1997年美国FDA和NIH的决定大大推动了德国针灸的发展。1997年联邦技术和科研议会(BundesministeriumfForschungundTechnologie)还拨款支持四项针灸科研。90年代后期针灸的接受程度又一次推向顶峰。现有4万5万名医生从事针灸。,二、针灸教育美国目前美国已经通过针灸和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NCCAOM)认证的独立的CAM学校或学院有47所,还有9所正在评估中。其教育内容大都包含针灸教学,有些还开设了针灸学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学成考试合格者授予相应学位。,70年代为中医进入美国的初期阶段,中医诊所为其主体,中医教育多局限于诊所中医师带徒形式;80年代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中医学院,中医学院的数量和规模在l0年中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中医教育开始走入著名医学院的课堂,中医开始走入西医医院和大的医疗中心,且被越来越多地列为西医师继续教育课程。1996年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全国的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设立中医博士后项目。,目前美国的中医教育主要有如下4种形式:(1)中医学院;(2)医学院里的中医教育;(3)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4)NIH中医博士后项目。,美国的中医学院目前美国的中医学院大约有80所,并呈不断增长趋势。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叫co1lege或institute,有的叫school,有的称中医学院或针灸学院。规模大小不一新英格兰针灸学院(NewEnglandScholofAcupuncture)、纽约中医学院(NeveYorkInstituteofChineseMedicine)、美洲中医学院(Americ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一般中医学院的学制为3年修完20003000学时(包括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课程。完成500800学时的临床实践。3年平均费用大约25000美元。中医部分教材中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翻译。较好的英文教材如TEDKAPTCHUK的(不知谁编织的网,THEWebTHATHASNOTWEAVER)现代医学部分教材选用美国医学院所用教材。,入学资格毕业考试通过全国针灸和东方医学委员会(NCCAOM)的资格鉴定考试或州针灸师资格考试后,才可向所在州申请执照、开业行医。评估组织“全国针灸及中医院校资格鉴定委员会”前述80所中的30所中医学院这种权力,也只有这30所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有资格参加NCCAOM的执照考试。,美国医学院的中医教育90年代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等的医学院相继开设了中医课程。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医的针灸和中药疗法以及西方的替代医学如脊椎按摩(chiropractic)和同类疗法(homeopathy)等。教学方法主要有讲座、从业者演示及病人现场诊治等形式。,美国西医师继续教育的中医课程近年来,美国各地主办的西医继续教育课程越来越多地纳入了中医课程。中医现已成为绝大多数美国西医师继续教育中最为热门的课程。每期一般45天,学费大约800美元。内容包括针灸、中药、推拿及同类疗法、脊椎按摩等。,美国NIH中医博士后项目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设立了替代医学博士后项目,分别于每年的4、8、11月接受申请,鼓励美国医生进行高水平的替代医学研究,其中针灸和中药为主要方向。,2004美国加州参议院通过针灸教育标准法案,该法案使中医师在加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医务工作者,而不再是健康辅助者。从2005年起,要取得加州针灸中医师执照必须修满4000小时以上的针灸中医课程,这将有助于提高加州针灸中医的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地位。,美国的中医执照考试目前美国各州对处方中药并未正式立法,仅对针灸有较完整的立法,因而所谓中医执照主要是指针灸执照。l.美国针灸执照的规定(1)通过针灸专业考试:(2)通过洁针训练和考试:(3)接受正规中医针灸教育(4)签遵守职业道德保证书,并有两名推荐人。,2.NCCAOM针灸考试资格(1)正规针灸教育:从2001年开始,正规针灸教育将成为美国唯一可获针灸考试资格的途径。(2)学徒:(3)专业针灸实践:,3.执照考试获得针灸执照必须同时通过NCCAOM针灸考试和洁针考试。31NCCAOM针灸考试32洁针考试首先必须阅读针灸师洁针技术)(CleanNeedleTechniqueManualforAcupuncturists),然后参加一个为期半天的洁针理论课程和训练。通过针灸考试和洁针考试后,即可按照“美国针灸执照的规定”向所在州政府医学委员会申请针灸执照,开业行医。,目前虽然美国各州有关中药和东方按摩尚未开始立法,但已有相应的资格考试,如1995年NCCAOM开始实行中药资格考试,1997年NCCAOM增加了东方按摩资格考试项目。相信这方面的立法会很快产生。,2法国法国拥有近10个针灸专门学校,18个针灸、中医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一些公立医院建立了针灸科,针灸、中医还常作为某些科室的一种治疗手段。法国的针灸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还是比较零星、分散及非正规,1985年,法国卫生部设立了“关于针灸治疗诸问题研究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通过按所有大学共同课程及教育方式考试合格的学生发给资格证明的制度。1990年,法国医师公会理事会(ConseilNationaldeLOrdredesMedecins)同意承认针灸学习证书,并认定1990年前针灸教学文凭有效。1990年起,针灸便以大学校际文凭(Diplosmeinteruniversitaire)形式成为正式的教学科目。,目前,大学校际文凭是得到医师公会唯一认可的正规的针灸文凭。凡取得这张文凭的医师,可在职牌、电话号簿及处方纸上注明“针灸医师(medecinacupuncteur)”或更确切地写上“全科医师,针灸方向medecingeneralisteOrientationacupuncture)”职衔。,法国还有十余所私立学校或针灸学会组织教授非学历课程其。法国杵针中医学院初具规模且比较正规。创建于1993年,借助于先后所聘请的来自于中国的50多名中医专家教授,经过十多年精心组织各种中医教学活动,共培养了近千名法国在职的医生或中医爱好者。目前,该学院建有专业网站和出版法文中医杂志(季刊)及通讯,并开设了3年制针灸专业。,德国德国针灸教育的形式(1)大学院校讲授20世纪8O年代始,德国一些医科大学开设了针灸课,并允许中国或德国医生使用针灸为患者治病。90年代中期,已有38个医学院校开设了针灸课,另有l0种机构增设了“中国医学”讲座。在这些院校中,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大学走在最前列。,(2)社会力量办学多年来德国社会上陆续成立了与中医药、针灸教育有关的组织,如德国中医培训中心、德国针灸师进修中心等。德国医生到中国短期进修。中国医生也定期地赴德国为该国医生讲学、带教等,从而促进了中德两国医学教育的交流。,(3)媒体普及教育课程设置中国针灸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部分:中医课程、针灸课程、西医课程、公共课课程及其他。教材情况中医药教材中,针灸教材是目前使用较成熟的教材,文献学习慕尼黑大学的医学史研究所是中医经典著作翻译和介绍(德文及英文)的大本营,如难经医学源流论等。其中对“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史”的研究水平很高,读者面超出了医学界。目前,正在做翻译黄帝内经的前期准备工作,利用计算机逐词地搞统计性释义研究,整理了大量资料。,师资培养德国对针灸教师的认证资格尚无明确规范的要求,师资管理也不够严格。因为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许多德国医生选择到中国的中医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学习。中国也选派医生定期赴德国为该国医生讲学、带教等。在德国有多个针灸学会,这些组织也经常举办针灸学习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针灸学术会议等。,德国针灸教育机构德国医生针灸协会(DAEGFA):出版针灸理论与实践杂志。德国Duesseldorf针灸协会:SocietasMedicineSiinesis(SMS):传统针灸和中医工作集团,针灸教学方面1991年5家针灸协会与保险医生联邦机构达成协议,规定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针灸师必须具备A一证书(A-Diplom)。2000年,针灸医生开始向国家保险公司提供A证书,否则,针刺治疗不给予部分报销。许多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认为针灸基础课程最少应该达到350课时,包括50的临床实习,获得证书(B-Diplom)。医生每年必须参加至少25小时的针灸进修。,A-Diplom的140小时的课程主要包括:穴位、经络、耳针、痛证、内科及实习6个部分。B-Diplom在A-Diplom的基础上再增加210小时,包括分针灸基础科研、中医史、心身医学、气功、解剖、针法、反应点、推拿、中医本疗法、诊法、证型学、日本头针、耳针、口针等及实习。考试均由笔试、口试和运用3部分组成。,2000年2月德国5家合作的针协对针灸讲师提出了准则,要求讲师达到下列标准:(1)在医院或诊所从医3年;(2)拥有B-Diplom;(3)不断进修,参加国际性的交流会;(4)具备最少5年针灸临床证明。,4.日本日本既有培养专业教育型人才的4年全日制针灸大学,培养专业型人才的3年全日制针灸短期大学,又有培养实践型人才的3年制针灸专科学校。(1)大学现仅有位于京都的明治针灸大学1所,全日制4年。(2)短期大学现有关西针灸短期大学和筑波技术短期大学2所,均为全日制3年。(3)盲校多所盲人针灸学校。,(4)针灸专科学校指开设针灸学科的3年制专科学校,占针灸培养机构的绝大多数。(5)针灸学部日本的医科大学或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开设针灸学部,学制5年。,三、针灸研究美国(1)出巨资支持中医研究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布鲁斯罗森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以核磁共振和基因手段研究针灸对人脑的作用,获得了联邦政府590万美元的资助。新英格兰针灸学校彼德韦恩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也得到了2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以用于针灸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2)针灸首次通过西医考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肌肉骨骼和皮肤病研究所,在迄今历时最长、随机化程度最高的临床试验后证明,中国传统的针灸术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这是针灸首次通过西医考验。,570名患者被随机分成针灸组190名(26周内接受24个疗程的针灸治疗),“伪针灸”组191名(针在非穴位上),自助课程组189名(参加国家关节炎基金会提出的“关节炎自助课程”12周)。结果针灸组疼痛状况平均减轻了40,膝关节功能平均改善了40,均优于其他两组。表明针灸作为膝关节炎的一种辅助疗法改善了膝关节功能并缓解了疼痛。,(3)研究内容有关针灸的研究有关针灸的研究项目共59项,其中51项为临床研究,8项为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则分别为针刺原理研究(6项)或针刺镇痛原理研究(2项)。,研究项目所涉及的针灸方法多种,电针11项、灸法7项、耳针、激光针刺及穴位法各1项,涉及20种疾病;涉及最大的是有关针灸治疗各类疼痛的临床研究或针刺镇痛原理的机理研究;其次分别为针灸治疗抑郁症和针灸治疗物质滥用的研究。,(4)临床研究重点A.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B.控制慢性疼痛方法研究C.有关特殊人群研究,(5)经络研究加州大学进行“穴位组织”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亚利桑那大学(NIH资助项目),进行人体红外辐射方法的研究。夏威夷大学与台湾合作选择500例测试其全身生物电能分布情况。,一些研究都以采用核磁共振、正电子湮没等高新技术;美国政府近几年每年大幅度递增经费支持这方面的研究。,(6)针灸文献美国出版了两份国际有名的中医针灸杂志美洲中国医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ChineseMedicine),于1973年1月出版,为季刊。美国针灸杂志(AmericanJournalofAcupuncture),于1973年3月发行,季刊。,在互联网NCBI网站上,美国约有12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其中75种杂志发表的针灸论文数在5篇以上,按发表论文篇数排列,前5名分别是:AmJChinMed(423篇),JAMA(102篇),AmVetMedAssoc(62篇),NEnglJivied(48篇),JAlternCornplementMed(36篇)。,德国目前,在德国进行的不少研究都是针对针刺疗效的观察。近几年来不少机构先后对痛证(主要以头痛、关节痛、腰痛为主)、戒毒、节段性肠炎、过敏性鼻炎、针刺助产等做了疗效研究。研究证明,不少病人针刺后均有疗效,特别是在痛证上,针刺疗效显然比安慰疗法好。,(1)Gerac研究(germanacupuncturetrials)目前,德国最大的研究项目是Gerac研究(germanacupuncturetrials,意译德国针刺三部分)。,2000年10月医生联邦委员会(Bundesausschuss)决定建立Gerac研究系统观察针刺疗效,对针刺做出评估。该研究项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研究项目,在2年内对7300家诊所里所治疗的50万病人进行针刺疗效研究(美国的针刺研究最多的也只涉及到1万名病人)。,该研究只准备针对头痛、腰痛和关节痛进行观察。Gerac研究先后分3部分进行:第1部分:Kohortenstudie主要研究针刺的副作用;第2部分:RandominisiertenStudie主要研究针刺疗效,比较针刺穴位和穴位的疗效显示;第3部分:研究针刺与药物、物理、心理疗法的疗效区别。,(2)针灸临床适用病种WHO制订的针灸适应证头痛、腰痛、关节炎6O7O的针灸治疗范围:头痛和运动器官的病变。神志方面的疾病:如恐慌、忧郁症、心悸、失眠、烦躁等;其他内分泌系统的病变:不孕症及劳累、抵抗力下降、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妇产科、牙科、肥胖症和戒毒。,(3)针灸文献德国约有3O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其中23种杂志发表的针灸论文数在5表论文篇数排列,前5名分别是:Anaesthesist(52篇),WienMedWochenschr(34篇),SchPrz(29篇),ZahnarztlPrax(21篇),DtschMedWochenschr(20篇)。,法国法国针灸研究的现状是:拥有18个针灸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政府成立了针灸专门委员会。可分为文献翻译、方法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近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互关系的研究等五个方面。2005年针灸年会主题:“紧张与现代生活,从焦虑到抑郁症”。,针灸治疗紧张、焦虑、抑郁症等有关疾病的神经生理机制、文献回顾与临床评价研究;中医传统文献与治疗方法;有关诊断治疗中经络穴位的特异性;针灸方法与现代精神药物治疗的配合。,法国针灸学术年会的主题是“针灸与运动医学”。经络研究:法国Brest大学的研究组由PierreMoal在1999“河内国际针联学术报告会“上提出报告。他们在穴位区发现有Fe304晶粒。猜测Fe304可能与经络中的能量转换有关。,法国约有2O多种杂志发表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