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说一说,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知识回顾,.,“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1、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艰难求索,(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代表人物胡适: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代表人物康有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两种文化发展观“被否定,(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曙光初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华文化开启了复兴之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肩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实现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积极引导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确立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视角一,视角二,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必然孕育和滋养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如果抛弃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的血脉,文化发展就会像五根浮萍,断线风筝,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视角三,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2、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3、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4、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坚定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能够保证不失本色,保持社会主义性质)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够凸显民族本色,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就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意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久。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事业的关系),.,注意: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别: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产业(营利性)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它们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总结: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趁热打铁】,1、某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市委党校学员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下列有可能属于其宣讲内容的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现实(3)为保持特色,要减少外来文化的影响(4)为保持社会主义色彩,要减少传统文化的影响A(1)(2)B(1)(4)C(2)(3)D(3)(4),.,【趁热打铁】,2、某地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从单纯的娱乐向更高精神层次的跃升,形成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B、程袭农村传统文化,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课堂小结】,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艰难求索2、曙光初现;3、确立方向;4、坚定道路;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2、方向方针:“二为二百”方针3、自身要求: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曲市中储粮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中国联通黄冈市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萍乡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三明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购销统计岗
- 2025年警犬寻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阳江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行业解决方案经理岗
- 新疆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铜仁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中国移动钦州市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国家能源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2024年国庆中秋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度双节 安全护航》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 DB32∕T 4569-2023 发泡陶瓷保温板 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地坪研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