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ppt_第1页
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ppt_第2页
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ppt_第3页
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ppt_第4页
第一章 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管理与分析,前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除了自然风险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许多新的风险随之产生,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风险管理对企业及其他经,再到人参风险济单位乃至家庭和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使得各经济单位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风险处理的社会成本,使全社会的效益增加。可以说,风险管理对社会可以产生巨大的贡献。,人类对风险的关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船舶风险到火灾风险,再到人身风险,后来又扩展到更加复杂的金融风险。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价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学科,其理论体系和应用规范还在不断发展之中。风险一直伴随着人类社的发展,而风险管理是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度的物质文明是风险管理产生的物质基础,运筹学、概率统计、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为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参考书目,王晓群主编: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约翰拉夫特里(美)著,李清立译:项目管理风险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卢有杰卢家仪编著:项目风险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陈湛匀马照富主编:项目风险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于九如主编:投资项目风险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何文炯著:风险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施兵超杨文泽著:金融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立文著: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美)高盛公司,瑞银华宝编著;寇日明、陈雨露、孙永红等译,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目录,第一章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第二章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三章风险识别第四章风险衡量第五章控制风险管理技术第六章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第七章风险管理决策风险管理与分析案例,第一章风险管理的发展轨迹,1.1风险管理的思想渊源1.2风险管理的产生1.3风险管理的发展,1.1风险管理的思想渊源,1.1.1人类早期的风险管理意识1.1.2国古代的风险管理思想1.1.3西方古代的风险管理思想,1.1.1人类早期的风险管理意识,人类早期风险管理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人与兽斗争阶段、人与神斗争阶段以及互助共济阶段。在人与兽斗争阶段,当时社会处于原始的未开化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人们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毒蛇猛兽的威胁,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猛兽的袭击,并研制一些工具。,这便是最古老,人类风险管理意识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灾害和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风险,这时就进入了人与神斗争的阶段。当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时,只有祈求神的保佑,反映了人们强烈的安全需求,促使人们的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在互助共济阶段,人们产生了原始的保险意识,即互助共济思想。与风险抗争的长期实践,使人们明白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道理。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有剩余产品出现后,建立后备应付饥荒被作为政府和百姓处理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一种新的重要手段。,1.1.2国古代的风险管理思想,夏箴有云:“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自然灾害何时发生难以预料,需要随时储粮备荒。)周礼仓人则说:“谷有余则藏之,以待凶年尔颁之。”礼记礼运载孔子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子主张“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和“有力以劳人”。,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要把剩余产品,主要是粮食积蓄起来,遇灾荒年代使得百姓不受饥寒;在平时,社会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等,都能得到国家的保护和社会的扶助。我国历代的赈济制度本质上是建立后备、应付饥荒的一种风险对策。)约公元前1700年开始,我国在长江从事货物水运的商人们为了避免在贩运货物的过程中因意外事故的出现使货物全部遭受损失,采取了将一批货物分装于几条船上的做法。这实质上是一种风险分散、损失分摊的风险处理方法。在我国封建社会,曾经有过一种对付风险的特殊方法把风险转移给镖局(民间组织)。,1.1.3西方古代的风险管理思想,约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组织,参加这一组织的成员订立契约,当某个成员不幸死亡时,有生存的成员所缴纳的会费支付丧葬费获救济其遗属。此种类似的组织在古罗马和希腊都曾盛行过。在中世纪的欧洲,则盛行各种行会基尔特(Guild),也有互助共济的功能。这些都是应付人身风险的方法。,对付财产风险,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横越沙漠的商队就开始对于丢失的骆驼采用互助共济方式进行补偿;而在幼发拉底河沿岸则早已出现了冒险借贷,并在巴比伦汉默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1750年间)中有所规定,汉默拉比法典中还有关于对付火灾风险的规定。公元前916年的罗地安海商法所确定的共同海损制度是对公元前2000年以来一直流行的这种海上风险处理方法的肯定。按照该原则,在货物和船舶发生共同风险时,由船长作出抛弃货物火器具的决定,因抛弃而引起的损失由全体船、货关系人共同进行分摊。,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之间产生的船货抵押贷款则是现代海上保险的前身。当时进行海上货物运输的木船低于海上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此,船东和货主经常遭受损失。为了解决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营中断,船东和货主经常以船舶和货物作为抵押向资金所有者举债,以此弥补资金不足,继续贸易经营活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西欧率先出现了以互助共济、损失补偿为本质特征的类似保险的行为。,1.2风险管理的产生,1.2.1风险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1.2.2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1.2.3企业的风险政策1.2.4企业的风险管理1.2.5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1.2.1风险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在现代企业中,由于以下原因风险管理意识得到了普遍增强:巨额损失机会增加损害范围扩大社会福利意识增加利润最大化冲动社会矛盾尖锐化,1.2.2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董事长B.H.凯里将公司原来的“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经营方针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他的思想和实践获得了成功,并震动了美国实业界。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研究制定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法律草案。1917年,英国伦敦也成立了“英国安全第一协会”。1916年,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率先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内,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提出:企业经营的六种职能,即技术职能、营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及安全职能,其中安全职能是基础和保障。),自20世纪初叶以来,在西方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中,逐渐出现了专门负责保险和安全的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存在和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估测和评价,然后对所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处理所需支付的费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最优风险处理方案。企业的这些活动直接促进了风险管理这一学科的产生,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手段被用于安全管理领域。企业安全管理重在劳动保护管理即财产保全和人身安全保护,而对由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所引起的风险注意不够,因此,企业安全管理思想与现代风险管理思想上有一定距离,但对于风险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3企业的风险政策(德国),德国的风险政策以保护企业为目的,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理论体系上结合了一些实际问题。风险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保险政策,但由于保险仅能对付那些可能预测到的风险,故对不能预测到的风险,还要制定其他的风险对策。德国学者强调处理风险的手段是风险的控制、风险的分散、风险的补偿、风险的转移、风险的防止、风险的回避和风险的抵消等。至于应选择哪一种,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德国的风险政策,基本上是经营学者研究的对象,1930年开始在一些德语国家有过讨论,后来逐渐失去了影响力。,1.2.4企业的风险管理(美国),与德国的防止通货膨胀、保护企业这一出发点不同,美国最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通货紧缩情况下,从费用管理角度出发,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合理化的手段提出的,即从如何节约保险费的支出,并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为出发点。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开始思索能否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后果?能否采取科学的方法,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于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发展到全面风险管理。,1.2.5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1921年,马歇尔(Marshall)在企业管理(BusinessAdministration)一书中,提出了风险负担管理(AdministrationofRisk-Bearing)的观点,提出风险处理的方法有:风险的排除和风险的转移,后者主要包括保险、保证、合同上的除外责任和套购交易(Hedging)等手段。,1931年,在美国经营者协会(AMA)大会上明确了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保险部门作为美国经营者协会的独立机构,除从事保险管理工作外,还开展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咨询。从此,管理企业风险的人,被称为风险管理人或风险经理(RiskManager)。1932年,由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纽约投保人协会(InsuranceBuyersofNewYork),他们交换风险管理信息,并研究管理技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加强,无论是风险的种类,还是风险频率与风险损失的严重程度,都大大的增加了。这一方面给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促进了风险管理的产生。,美国发生了两件事成为推动企业风险管理的契机。一方面,民间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加强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各大中型企业纷纷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经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型管理科学便形成了。(两件大事:其一,1948年钢铁工人工会与厂方关于养老退休金和团体人身保险进行了谈判。由于厂方不接受工会所提出的条件,导致钢铁工人罢工达半年之久,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其二,1953年8月12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动变速装置厂发生一场大火,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美元,而由这场大火引起该公司汽车生产及其卫星厂的生产则停顿了数月,导致间接经济损失1亿美元之巨。),风险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Gallagher)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NewPhaseofCostControl)中。20世纪50年代以前,处理风险的方法建立在对风险定性分析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风险管理。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intheBusinessEnterprise)一文,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出版了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一书,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风险管理终于成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1.3风险管理的发展,1.3.1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1、美国2、欧洲3、亚洲1.3.2风险管理定义的演变1.3.3风险管理的运用范围,1.3.1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1、美国1964年,美国保险月刊更名为风险与保险月刊,成为该领域内著名的学术刊物。1975年,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成立。1983年5月9日,在该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其中包括:风险管理一般原则、风险识别与衡量、风险控制、风险财务处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国际风险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保险单条款安排技巧、交流与管理哲学等。这些一般准则的诞生与运用,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规范体系已经形成,使风险管理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也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风险管理教育首先在美国展开。1960年美国华裔学者段开龄博士在亚普沙那(Upsala)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率先开出“公司风险管理”课程。到70年代中期,美国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保险系普遍讲授司风险管理课程,并把风险管理教育和训练贯穿于各门经济管理课程之中。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到国际化阶段。,2、欧洲,德国的风险管理研究是从风险政策角度进行的。风险政策的核心是保险政策,强调处理风险的手段是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补偿、风险转移、风险预防、风险回避和风险抵消等。1970年,联邦德国引进美国风险管理理论,进而形成了德国风险政策和美国风险管理的折衷性学术性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从美国引进风险管理理论,并在国内迅速传播开来。如1976年查邦民尔在其企业保全管理学中,对防止意外风险的发生,有关法律上的保护、预防和保险进行了综合论述。1978年,考夫出版了风险控制学,把控制意外风险的职能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形成了独立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1986年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了“欧洲风险研究会”,进一步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英国则有“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护协会”(AIRMIC)。,3、亚洲,风险管理的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传入日本。1978年,日本成立了风险管理协会,但是风险管理实务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与日本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经营环境有关。中国台湾地区的情况与日本非常相似,风险管理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引入,但风险管理实务直到1985年才起步。,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相反,菲律宾与新加坡都是先有风险管理实务,然后才有风险管理的学术研究。在此之后,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先后步其后尘。段开龄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努力推动风险管理在中国大陆的研究与应用。1988年6月在上海财经大学讲授风险管理及保险学课程。目前已有众多高校开设风险管理课程,少数高校还设立了风险管理研究机构。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保险管理阶段。,1.3.2风险管理定义的演变,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1974年,梅尔和赫奇斯在其著作风险管理:概念与应用(RiskManagement:ConceptandApplications)中认为,风险管理的目的与经营的目的是一致的。经营的目的有二:一是生存、效益和发展;二是摆脱困境和履行社会责任。与前者相应,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实际的损失;与后者相应,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控制潜在的损失。,1976年,巴格利尼(BagliniNorman)在其著作国际企业的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inInternationalCorporations)中认为,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企业财务稳定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因各种风险的损害所支出的总费用。1978年格林(GreeneMark)和塞宾(SerbeinOscar)在其著作风险管理:教案与案例(RiskManagement:TextandCases)中则认为,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意外损失发生后,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和营业上的活力以及对所需资源的有效利用,即以固定的费用使长期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英国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则把重点放在经济控制方面。英国伦敦特许保险学会的风险管理教材把风险管理定义为“为了减少不定时间的影响,计划、安排、控制各种业务活动和资源。”1981年,班尼斯特(BannisterJ.)和鲍卡特(BawcuttP.)在其著作实用风险管理(PracticalRis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