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学人大第8版-第6章_第1页
税务会计学人大第8版-第6章_第2页
税务会计学人大第8版-第6章_第3页
税务会计学人大第8版-第6章_第4页
税务会计学人大第8版-第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学习目标】,掌握出口退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理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退税的不同,了解出口退税的实质,【法规参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第39号),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11号),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本章目录,一、出口货物免退税的原则和范围1.税收中性原则2.零税率3.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二、出口货物免退税的方法(一)出口货物免退增值税方法,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目录,本节,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二)出口货物免、退消费税方法,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三、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一)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率:等于征税率(二)增值税的出口退税率,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课堂测试】,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出口货物零税率是指在出口环节免税,B.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BC,C.我国出口货物的消费税能够实现彻底退税,D.我国出口货物的增值税能够实现彻底退税,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课堂测试】,出口货物免退增值税的方法包括(),A.先征后退,B.免税,ACD,C.免抵退税,D.免税采购,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四、出口货物劳务免退税的管理出口企业首次申报出口退(免)税实行备案管理,应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相关资料进行备案。当出口内容发生变更时,应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相关资料,办理备案内容变更。(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申报,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1.申报程序和期限。企业当月出口的货物须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逾期(超过次年4月30日前最后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之日)不得申报免抵退税。,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2.申报资料。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除按纳税申报规定提供有关资料外,还应提供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上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申报1.申报程序和期限,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企业当月出口的货物须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将适用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栏。,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免退税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以外的其他时间也可办理免退税申报,逾期(超过次年4月30日前最后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截止之日)不得申报免退税。,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2.申报资料。企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出口货物退(免)税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出口退税进货分批申报单、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委托出口的货物,还应提供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代理,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副本;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提供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提供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的,还需同时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下同);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免退税方法,目录,本节,第1节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可以选择“免抵退”税方法或免(征)税方法。采用“免抵退”税办法时,在对出口货物进项税额准予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同时,对在当月内抵顶不完的部分予以退税;采用免(征)税办法时,出口货物劳务不考虑其进项税额,即出口环节免税,对出口产品进项税额不予退税,其内销产品正常计税。,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一、出口货物免退增值税、消费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一)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申请方式,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二)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申请程序,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三)一般贸易应退增值税的计算,1.单票对应法2.加权平均法,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四)兼营出口与内销货物时应退增值税的计算(出口货物不能单独设账),先计算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并扣除当期进项税额,再按以下公式计算出口货物应退税额:,(1)出口货物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退税率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则应退税额等于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2)出口货物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退税率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则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等于后者。,出口企业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免抵退项目和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并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5.出口企业既有适用增值税免抵退项目,也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课堂测试】,判断以下叙述是否正确:,(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还增值税,应依据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出口货物对应的退税率计算。(),正确,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2)采取单票对应法申报出口退税时,进货数量与出口数量必须相等。(),正确,(3)外贸企业兼营出口与内销货物,且其出口货物不能单独设账核算的,应先计算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并扣除当期进项税额,再计算应退税额。(),正确,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4)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不得免退税。(),错误,(5)外贸企业收购应税消费品出口,应退消费税等于收购金额与消费税税率之积。(),错误,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例6-3】某工厂是一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兼营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从事塑料制品的生产,适用增值税率17%。10月发生以下业务:(1)当月国内购入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万元,增值税款为万元,本月已通过税务机关的认证;,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2)为购进货物支付运保费用,取得的运输发票上注明的运费为4.4546万元,保险费为0.6万元,运输发票已经税务机关比对。(3)9月有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5.4万元。(4)本月内销塑料制品取得不含税收入32万元,报关出口货物离岸价21.3万美元,折算汇率为1:6,假定出口退税率为13,已经收汇核销。,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答案】当期进项税额=14.624.454611%=15.11(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1.3(17%-13%)=5.11(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应纳税额=3217%-(15.11-5.11)-5.4=-9.9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21.3613%=16.61(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9.9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6.61万元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9.9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6.61-9.96=6.65(万元)当月没有留抵下月的进项税额,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继例6-3,该企业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购入原材料已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47万元,增值税款为41.99万元。(2)为销售货物支付运保费用12万元,取得的运输发票上注明的运费为6.6819万元,保险费为0.7万元,运输发票已经税务机关比对认证。,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3)本月内销塑料制品取得不含税收入61万元。(4)报关出口货物离岸价19.5万美元,折算汇率为1:6,适用出口退税率为13%,已经收汇核销。,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答案】当期进项税额=41.996.681911%=42.73(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9.56(17%-13%)=4.68(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免抵退税额=19.5613=15.21(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7.6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5.21万元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15.21(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免抵税额=0当月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27.68-15.21=12.47(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继例6-3,该企业1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国内购入的原材料,已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8万元,增值税款为11.56万元。(2)为销售货物支付运保费用3.1182万元(含保险费0.3万元),运输发票尚未交税务机关比对认证。(3)本月内销塑料制品取得不含税收入200万元。,【答案】当期进项税额=11.5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26(17%-13%)=2.93(万元)当期应纳税额=20017%-(11.56-2.93)-12.55=12.82(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4)报关出口货物离岸价12.2万美元,折算汇率为1:6,适用出口退税率为13,已经收汇核销。,(四)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的改进(五)出口退税方法的选择,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可以在“免抵退”税方法与免(征)税方法之间选择。企业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如外销产品价格与内销产品价格的高低、外销产品与内销产品的比重、预计未来几年的变化趋势等,事先分析测算,选定某一比较有利的出口退税方法。,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例6-5】DT公司是一家经营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销售的生产型出口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购进材料37000元,内销产品销售额46000元,外销产品销售额31250元,实行“免抵退”出口退税方式,退税率5%。当月增值税申报纳税及退免税计算分析如下:,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1.采用“免抵退”税方法(1)销项税额=4600017%7820(万元)(2)进项税额=3700017%31250(17%-5%)=6290-37502540(万元)(3)应交增值税=782025405280(万元)(4)“免抵退”税额=312505%=1562.5(万元)因此,退税额为0,1562.5万元为免抵税额。,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2.采用免(征)税办法(1)销项税额=4600017%7820(万元)(2)进项税额。出口免税部分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内销应分摊予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应分摊进项税额=629046000(46000+31250)3743(万元)(3)应交增值税=782037434077(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根据上述计算,可知采用免(征)税申报方法比采用“免抵退”税申报方法少交税为1203万元(52804077)。在预计企业以后几年内销比例将会逐步增加,且外销价格不会高于内销价格时,企业选择免(征)税申报方式比较有利。,三、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一)退税额的计算方法1.购进法手工审核方式下的简化方法2.实耗法计算机处理方式下的计算方法,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二)企业进料加工免抵退税的计算企业进料加工与一般贸易免抵退税的计算不同,主要是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不得参与免抵退税计算,并通过两项指标作出调整:一是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二是当期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因此,“抵减额”的计算也分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例6-6】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进口一批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折合人民币1560万元。(2)当月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销售额(价)折合人民币为2550万元,其中1950万元单证收齐并且信息齐全,600万元单证未收齐。,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3)从国内购入乙材料进项税额为102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4)内销收入销项税额为76.5万元,假设本月无上期留抵税额。已知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进口料件手册的计划进口总值为1365万元,计划出口总值为1950万元,采用实耗法计算。,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答案】(1)确定计划分配率和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70,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保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FOB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195070%=1365(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保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365(17%-13%)=54.6(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FOB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550(17%-13%)-54.6=47.4(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76.5-(102-47.4)=21.9(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保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136513%=177.45(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FOB价(单证收齐且信息齐全)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95013%-177.45=76.05(万元),目录,本节,第2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当期应退税额为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76.05万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免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一)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会计处理,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例6-7】某外贸公司8月从天丽日化厂购进化妆品1000箱,经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货款已经支付。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出口价款为折合人民币75万元,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该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增值税退税率为13%。,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应退增值税税额=50000013%=65000(元)转出增值税额=85000-65000=20000(元)应退消费税税额=50000030%=150000(元)(1)购进商品时,借:商品采购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贷:银行存款585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2)商品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500000贷:商品采购500000(3)商品出口时,借:应收账款75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75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4)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0贷:库存商品500000(5)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6)应收增值税退税款,借:应收出口退税65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00(7)应收消费税退税款,借:应收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15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8)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215000贷:应收出口退税应退增值税65000应收出口退税应退消费税150000(二)外贸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委托加工货物的会计处理,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例6-8】A外贸企业从B企业购进一批服装面料,以作价销售的形式将面料卖给C企业委托加工服装,收回后报关出口。已知服装出口退(免)税率为16%,服装面料征税率为17%,不考虑国内运费及所得税等其他税费因素,其1-4月发生的相关业务及其会计处理如下:,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1)1月初,A企业购入B企业服装面料,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税金额为100000元,进项税额17000元,当月购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借:库存商品服装面料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2)国内作价销售服装面料110000元,此外1月份无其他业务。,作价销售时:借:银行存款1287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1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内销商品100000贷:库存商品服装面料100000月末结转未缴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17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3)2月,申报上月应缴增值税税额。同时,企业收回企业加工完成的服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计税价格为150000元(含加工费),进项税额为25500元,并在当月全部报关出口,其离岸价折合人民币的价格为18000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申报缴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700贷:银行存款1700结转已缴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17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7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购进服装时:借:库存商品出口商品(服装)1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贷:银行存款1755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确认外销收入: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客户)18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服装)180000【注】在下月初时,应将出口销售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栏进行纳税申报。,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计税金额计算退税额,并提取出口退税和结转成本:应退税额=15000016=24000(元)结转成本额=150000150000(17%-16%)=15150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4000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商品(服装)151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00库存商品出口商品(服装)15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结转应缴增值税(出口退税):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24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40002月末结转科目余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借:银行存款240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24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4)3月,企业收齐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其他单证,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出口退(免)税。,(5)4月,收到出口退税款时:,(三)外贸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的会计处理,目录,本节,【例6-9】某外贸出口企业以进料加工方式免税进口化工原料一批,该批进口原料报关进口的到岸价格折合人民币420000元,货款及税金均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进口后企业采用作价加工方式将原料销售给某工厂加工成成品,转售加工时履行了“计算税金但不入库”手续,所售原料价款为50万元,当月工厂加工完毕后,外贸企业以不含税价85万元全部收购。收回后外贸企业将该批货物全部出口,取得货款折合人民币90万元。该种货物的退税率为11。企业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1)料件报关进口并入库时:借:在途物资进料加工420000贷:银行存款420000借:库存商品进料加工420000贷:在途物资进料加工42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2)料件作价加工销售,依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借:银行存款58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5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3)收回成品时:借:库存商品进料加工8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4500贷:银行存款9945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4)报关出口并结转商品成本时:借:应收外汇账款9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90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850000贷:库存商品进料加工850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5)申报退税时:出口退税额=应退税额进料加工应抵退税额=回购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退税率-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实征增值税额=85000011%-50000011%=3850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当期不予退税的税额=回购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金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征税率退税率)=(850000-500000)(17%-11%)=2100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21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1000借:应收出口退税应退增值税38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85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6)收到出口退税时:借:银行存款38500贷:应收出口退税应退增值税385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回购进项税额:作价销售销项税额:8017%5017%出口退税额:(80-50)11%不得退税额:(80-50)(17%-11%),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8017%,8017%,(四)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的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一)免抵退增值税会计账户的设置(二)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情形一:期末留抵税额为0当期应退税额=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例6-11】某企业生产A产品,1月共销售7吨,其中4吨出口给N客户,出口额为CIF价117000美元,货款未收到,预计出口运费1000美元,保险费500美元,汇率为USD100=CNY600;内销量为3吨,内销金额600000元,销项税额102000元。当月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80000元,上月期末留抵税额为0元。增值税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答案】出口货物FOB价格=CIF价格运费保险费=117000-1000-500=115500(美元)免税出口销售额=1155006=693000(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缴和抵扣税额=693000(17%-15%)=1386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当期应纳税额=102000-(80000-13860)-0=35860(元)期末留抵税额=0当期应退税额=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69300015%=10395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1)货物出口时借:应收账款N客户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产品)693000预提费用出口从属费用9000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退税差额(产品)1386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386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2)内销时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产品)6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3)计算应纳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5860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586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4)申报出口免抵退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抵减应纳税额)10395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3950,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情形二: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0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例6-12】沿用例6-11的资料,假设内销量为1吨,内销金额200000元,销项税额34000元。其他条件不变。,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缴和抵扣税额=1155006(17%-15%)=13860(元)当期应纳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0000-13860)-34000=32140(元),目录,本节,第3节出口货物免退税的会计处理,当期免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