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第2章一、选择题(共15题)1.(2017年深秋寒山县)有一次,小明上学前摘下眼镜,发现他的近视镜和他祖父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观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如果小明想找到他的眼镜,下面的方法是正确的()用手触摸眼镜时,中厚边薄的眼镜就是近视眼镜B.用镜头近距离阅读书上的文字,用近视眼镜放大文字。C.近视眼镜是使镜片面对阳光的眼镜,并且只有在阳光穿过镜片后才显示出黑斑D.近视眼镜是使镜片面对阳光的眼镜,阳光可以透过镜片呈现出一个明亮的小光点试验场 B1:透镜及其分类。分析 (1)厚中薄边凸透镜用于矫正老花眼;同时,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并成像。(2)用薄中厚边凹透镜矫正老花眼;同时,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使用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来矫正老花眼,因此误差a;拿着透镜看这个字,这个字是用放大镜放大的,也就是凸透镜,是一面远距镜,所以B错了;让镜头面对阳光,阳光穿过镜头后只能显示出一个暗点,也就是说,它会使光线发散,而在镜头后面会出现一个弱光区,所以它是一个凹透镜,也就是一个近接镜头,所以c是正确的;d、让透镜面向太阳,太阳通过透镜能呈现一个亮的小点,是凸透镜,也就是距离透镜,所以d误差大。所以选择c。评论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比较中间和边缘的厚度,太阳光聚焦法,放大镜法和实像形成法。这四种方法是常用的,必须掌握。2.(2017年秋末,沭阳县)凸透镜正对着阳光,下面的纸上出现一个光点。此时,从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如果当凸透镜远离纸张时光点减小然后增大,凸透镜的焦距为()A.必须小于lB.必须等于l。C.必须大于lD.可以小于l或大于l试验场 B3:主光轴、光学中心、焦距和焦距。分析根据光点在纸上不是最小的事实,这个光点可能在焦点后面或焦点前面。根据凸透镜远离纸张时光斑先减小后减小的事实,可以推断焦点在光斑后面,从而判断焦距。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当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当图像距离为l时,纸张呈现的光点不是最小的。该光点可能在焦点之后或焦点之前,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l;如果当凸透镜离开纸张时,光点变得越来越小,这意味着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点的前面,所以焦点应该在光点的后面,所以f必须大于l,所以ABD是错误的,所以c是正确的。所以选择c。评论本主题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理解“光屏上最小的物体”时,像距就是焦距,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3.(2016年苏州秋末)关于镜头,以下陈述是真实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穿过凸透镜的光线必须会聚到一点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光通过透镜光学中心的方向是不变的点光源放置在凹透镜的焦点上,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被透镜折射并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试验场 B4:凸透镜的会聚效应;B5:凹透镜发散。分析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有真正的焦点;凹凸镜有一个虚拟焦点。(2)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并聚焦;光通过光中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并且反向延伸c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点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点光源发出的光被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因此c是错误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选择:b。评论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影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4.(2016沈阳)如图所示,如果将镜头放在阳光下,另一面的纸上会形成一个光点,表示()A.光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点必须在透镜的焦点上这种镜片可以用来制造近视镜片D.这种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试验场 B4:凸透镜的会聚效应。分析 (1)所谓的会聚和发散是相对于原始光线的。与原始光线相比,所谓的会聚和发散向中间会聚,反之亦然。(2)凸透镜的光学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为焦距;(3)凸透镜矫正老花眼,凹透镜矫正近视。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答:根据图,设备是一个透镜,所以光斑是由光线折射形成的,所以答错了;因为我不知道这个点是否是最小最亮的点,我不能确定这个点是否是焦点,所以B是错的。光盘,根据图,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它是一个凸透镜,用来矫正老花眼,所以C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所以选择:d。评论本主题研究光的折射、光的会聚和发散以及其他知识点。这是一个基本的话题。5.(2016兰州)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是正确的()凸透镜只能会聚平行光线当一个人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形象逐渐变大。光在黑板表面的反射是由光的漫反射引起的。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亮阻挡了从太阳到地球的光试验场 A3:光线性传播的应用;A9:镜面反射;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和实验方案;B4: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 (1)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使平行光线会聚到一点,使发散光线会聚。(2)平面镜形成的图像等于物体的尺寸;(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当平行光照射到表面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仍然是平行的,并发生镜面反射。当平行光线照射到物体的不平表面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并发生漫反射。(4)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答:凸透镜可以会聚任何光,所以答错了;B.平面镜形成的图像等于物体的大小。当死者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子中的形象保持不变,所以B错了。c、当黑板表面太光滑时,光线在这里被镜子反射,反射光是向同一个方向发射的,而反射光方向的学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的反射问题,所以c错了;d、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亮阻挡了从太阳到地球的光,所以d是正确的;所以选择:d。评论本主题研究凸透镜对光的影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对黑板反射和光的线性传播的理解。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话题。6.(2008年萝岗区秋末)如图所示,玻璃砖上有一个凸起的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穿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b .收敛c .发散d .不确定性试验场 B5:凹透镜的发散。分析要判断光线穿过玻璃砖会发生什么,关键是看玻璃砖属于哪种透镜。在图中,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属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答:如果学生不分析图片,很容易选择B,这是错误的,因为凸透镜不是玻璃元素,所以它不是凸透镜。这是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中间薄,边缘厚,还有凹透镜。因此,与过去的平行光相比,它有发散效应,所以C是正确的。所以选择c。评论这个话题中令人不安的因素之一是凸泡。学生往往只注意气泡的形状,而忽略了玻璃砖在光线中起主要作用的事实。7.(2007绵阳)两个相同的凸透镜L1和L2如图所示,其中AO1=O1B=BO2。穿过点A的光线被L1折射,并沿图中所示的方向到达L2。至于光线被L2折射后的方向,下面的判断是正确的()A.穿过L2的双焦点B.聚焦L2之外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超过L2双焦距的点试验场 B6:透镜光路图。分析因为两个凸透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第一个凸透镜的光路特性来完成第二个凸透镜的光路图。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从主光轴上的点A发出的光被凸透镜折射,然后通过主光轴上的点B,点A和点B到光学中心的距离相等。可以看出,AO1和O1B是凸透镜焦距的两倍。由于两个透镜完全相同,并且AO1=O1B=BO2,BO2也是凸透镜L2的双焦距,所以光线经L2折射后仍然通过L2的双焦距点。所以选择:a。评论通过凸透镜双焦点的光在被凸透镜折射后仍然通过双焦点。这个定律可以和凸透镜的成像定律结合起来帮助理解。8.(2016枣庄市校级自主招生)小明用变焦光学相机(焦距可根据需要改变的光学相机)拍摄了小蓝的半身照片后,保持相机和小蓝的位置不变,又拍了一张小蓝的全身照片。关于此过程中摄像机的调整,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焦距变大,图像距离变大。焦距变小,图像距离变小。C.焦距变大,图像距离变小。焦距变小,图像距离变大试验场 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 (1)了解物距、像距和像尺寸的变化规律:即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体距离变小,图像距离变大,图像变大。(2)在物距或像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焦距相当于减少物距或像距;同样,减少焦距相当于增加物距或图像距离。解决方案拍摄半身照片后,将相机和人放在同一位置,再拍一张全身照片,也就是说,拍摄过程中的图像变小,所以物距应该加大。也就是说,在保持照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的同时增加物距,也就是说,只有镜头的焦距可以变得更小,同时图像距离也减小。所以选择:b。评论本主题研究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9.(2012武汉)如图所示,凸透镜被视为眼睛的晶状体,光屏被视为眼睛的视网膜,蜡烛火焰被视为眼睛观察到的物体。带上一副近视眼镜,戴在“眼睛”上。蜡烛火焰的清晰图像出现在光屏上,而摘下近视眼镜会模糊蜡烛火焰的图像。取下近视眼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图像,以下操作是可行的()A.让蜡烛远离凸透镜B.让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放置D.同时保持光屏和蜡烛远离凸透镜试验场 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第一个问题是要知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取下近视镜片后,蜡烛的烛焰图像在光屏前形成,即凸透镜形成的清晰图像应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因此光屏应移向透镜或蜡烛应靠近凸透镜,以获得清晰的烛焰图像。所以选择c。观点凸透镜形成实像的规律:u 2f,形成倒置缩小的实像;U=2f,转换成倒像和其他大实像;F u 2f是倒置的放大实像。当凸透镜形成实像时,如果凹透镜位于凸透镜前面,图像将远离透镜。如果凸透镜放置在凸透镜的前面,图像将移动到靠近透镜的地方。10.(随州,2016)如图所示,正常人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时,眼睛会自动调整。以下分析是正确的()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睛。这表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系统C.当观察附近的物体时,镜头应该变平D.经常有必要斜视远处的物体。试验场 B9:眼睛及其视觉原理。分析人类和一些动物的眼睛非常像照相机。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我们观察物体时,我们通过睫状体的膨胀和收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度,并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从而使不同距离的物体能够在视网膜上以相同的像距产生清晰的倒置实像。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正常情况下,远近物体的视觉都是清晰的,是基于自动调节镜头的原理,所以眼睛是自动变焦(distance)系统,所以在观察远近不同物体时,人物的眼睛可能是同一个人的,所以A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C、观察附近的物体,要使图像在视网膜上,应该让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变得更强,所以应该加厚,所以C误差大;对于正常的眼睛来说,看远的和近的物体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近视来说,远的物体的图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通过眯着眼将晶状体变薄到一定程度,这有利于看到远的物体,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选择:b。评论本课题要求学生掌握眼睛及其视觉原理,掌握老花眼的成因,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11.(2014年宣汉县校级模拟)这张照片是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类口腔上皮细胞的图像。仔细观察和分析:从图片A到图片B做了什么改变?()(1)低功率镜被高功率镜取代。(2)高倍率镜头被低倍率镜头取代。(3)滑块向右下方移动(4)滑块向左和向上移动。A.(1)(3)B.(1)(4)C.(2)(3)D.(2)(4)BC:显微镜。分析当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标本时,应将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面向光孔的中心,然后左眼应看目镜,右眼应睁开。因为显微镜下的图像看起来像倒置的图像;显微镜的放大率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率的乘积,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对象A图像最初位于视野的左上角,而对象B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下角。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体图像是颠倒的,所以当我们移动载玻片样本时,样本移动的方向与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在图A中,对象图像位于视场的左上角。在对象图像移动到视野的右下方之前,载玻片样本应该移动到左上角。A图中的单元体积小,而B图中的单元体积大,所以从A到B的变化是从低功率到高功率。所以选择:b。评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在更换高倍率镜头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视野会变窄;第二,视野会变得更暗;第三,视野会变得模糊。思考上述问题的操作步骤。12.(2013年秋季涞水县学期末)普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如果你想看到非常小的物体,比如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你需要使用显微镜。以下关于显微镜的陈述是不正确的()A.一组镜片是分别的目镜起到普通放大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政农业开发管理办法
- 财政支付租金管理办法
- 财金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资质人员备案管理办法
- 资金业务贷款管理办法
- 资金场地扶持管理办法
- 资金收支管理办法补充
- 资金管理办法起草过程
- 赤峰农村电网管理办法
- 车间标准用电管理办法
- 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详解)
- 码头承包经营合同
- DB37T2367-2022《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
- 2022江苏省中央财政补贴型奶牛养殖保险条款
- 乐山市口腔医院门诊牙科诊所医疗机构企业地址名单目录
- WTO世界贸易组织概论期末复习题
- 外贸业务员KPI考核量表
- 智慧物业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式
- 数字声音广播7-drm技术系统与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