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关于关注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主体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学生主体语文朗读 【】G【】A 【】0450-9889 (xx) 09A-0092-02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朗读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朗读训练容易出现一些弊端,表现在:许多教师受学科内容的影响,一味追求朗读对课文内容的忠实再现,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失落;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会,强调了与教师一致的思想,学生走不出教师“预设”的局限,让学生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许多教师,就连上优质课优秀教者,习惯于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传授给学生,用自己解读文章的理解代替学生的体验,在朗读上往往追求技巧性和统一性,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以及自主创造性理解感悟文章的权利,使语文课堂中朗读陷入了“千人同腔、异口同声”的场面。这样的朗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大大失去了主体性、个性化的教育意义。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这些朗读教学弊端,何以倡导学生的自主权呢那么,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朗读的主体性,让学生朗读更具有个性化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回归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朗读,就是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学生不是外在作品的“阅读者”,而是拥有主体权利、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解读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作家的“代言人”,而只是作为“朗读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基础。为此,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鉴赏,往往带有主观色彩。 下面是笔者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引导学生朗读课题教学环节的片段。 师:同学们能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把课题读出来吗 生1: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字读得特别响亮) 生2:我不是最弱小的。(“不是”读得很重) 生3:我不是最弱小的。(“最弱小”一词语速读得很快) 生4:我不是最弱小的。(“最弱小”一词读得非常响亮) 从学生的朗读情况可知,生1对句子的理解是:我觉得萨沙是最小的,却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萨沙可以自豪、大声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生2认为,萨沙保护了蔷薇花,当然不是最弱小的了。生3则理解为:我可以保护比我更弱小的人,我就不是一个最弱小的人。生4的理解是:蔷薇花是最弱小的,我比它强大,所以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强大的。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态度不同,阅读体会也会不同,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朗读情感方面自然而然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应给予学生主动权,让他们自己朗读所体验的情感,而不是强求整齐划一,更不应强求学生与教师理解的情感相一致。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法国著名儿童心里学家卢梭也曾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所以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他们有个性化的朗读。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指导学生读课题时,有一名学生把“厄运”一词读得很重,而且读得特别响亮,笔者不禁愕然,问其原因,该生说:“谈迁的厄运太惨了,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呢但厄运并没有击垮谈迁,谈迁是如此的坚强啊!我把厄运读得大声些,说明谈迁不畏惧厄运。”这位学生从理解厄运的如此之大,体会谈迁如此坚强,学生的理解也不无道理。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朗读,不要马上打断、纠正,要给学生足够自我体验的空间,耐心听取他们朗读的原因,然后让大家评议,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敢读、想读、爱读,从而产生有个性、多元并存的朗读情感。 文章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和作家主体的生命精神。文章的阅读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学生、教师与文章作者思想的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学习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文章,无论是读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师需以文章为主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品味、感悟文章的内涵、精神、思想,而品味、感悟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以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诗歌枫桥夜泊为例,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向学生讲授有关字、词、诗句的意思,诗歌的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不足以让学生真切感受诗句的音韵之美,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以及作者的孤独情感,但教师如果改变诗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情境当中,走人诗人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倾听诗人的心声,朗读效果自然就会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文章为主体,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精髓,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分享文章作者的审美观念,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声中品味文章语言之美。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空间。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则是影响朗读效果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灌输语文知识,呆板地照本宣科,只让他们读了再读,不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学生便会感到枯燥无味,越读越没兴趣,以至于头脑“开小差”,朗读成效低。可见,朗读训练还应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体会读书之乐。再者,“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蕴藏着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由于小学生的朗读基础不够深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学生可能理解感悟文章不到位或超出文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善于抓住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诗歌的意韵之美,进入课文情境去领会文中的内涵,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心灵情感。第三,为了让学生把文章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教师应是学生朗读的参与者,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分角色朗读、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想象朗读、配乐朗读等,参与到学生的朗读活动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以适时适当给予指导。学生有了教师的指导点拨,自然而然就会激起读书的热情,从而主动展开联想,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在课堂的朗读声中体会读书之乐。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项目贷款合同续签与智能制造技术合作协议
- 离婚子女户口迁移服务合同及监护权变更协议
- 住宅小区物业员工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合同
- 含铝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国企读书日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与车辆智能导航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绿色物流技术应用报告
- Unit 3 Get off the bed!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Starter B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 DB65T 4397-2021 戈壁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规程
-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教科版2004
- 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完美版
- 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洞察阐释
- 蜜蜂认养协议书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铝合金门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矿泉水定制合同协议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
- CNAS-CC121-201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粉刷石膏合同协议
- 电力工程项目中八大员的具体职责
- 纪念九·一八: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