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_第1页
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_第2页
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_第3页
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_第4页
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天穴穴位详解,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通天穴,拼音:tntin别名:天臼穴,天伯穴,天目穴,天白穴,天日穴,天归穴,天旧穴经络:膀胱经,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取穴:,通天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1)通天。通,通达也。天,天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由此上行天部。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上行至与头部阳气相同的天部层次,故名。,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肾也,润下之气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阳热之气带来寒冷之气。本穴气血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炎,而在其气血吸热上炎的同时也就为天部带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气血有润下的特性,故名天臼。,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气,天为肺,其伯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气血带有脾的热燥之性。本穴物质为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气弱小,在天部阳热之气稍旺盛的情况下它则表现出脾气的燥性,故名天伯。,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4)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风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中水湿含量稍大则会在本穴吸热后胀散化风而行。,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5)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传来的水湿之气稍多的情况下穴内气血就会变为肺气特性的凉性之气。,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6)天日。天,天部也。日,与夜相对,阳也,气也。天日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阳气。,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7)天归。天,天部也。归,归来穴也。天归名意指本穴气血吸热后归于天部。,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解析:,8)天旧。天,天部也。旧,依旧也。天旧名意指本穴气血对天部层次的气血作用影响不太大。,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受热胀散上行于天。,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运行:,由天之下部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气血:,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功能:,清热除湿。,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鼻渊。,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操作:,按摩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身体,用大拇指的指关节按压通天穴,垂直向下用力按揉,以稍感酸胀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用擦法,沿膀胱经方向来回擦动,以局部发热为度。再在大鱼际肌用揉法轻揉局部放松法。如此反复操作。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操作:,麦粒灸:患者取坐位,分开穴位处头发,局部涂上少许跌打万花油。操作者在艾炷底部蘸取少许跌打万花油,放置于通天穴上点燃,当局部感到微微灼痛时立即将艾炷移开再施以第二壮,连灸3-5壮,灸后在施灸局部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以防烫伤。每日1次。,中医穴位详解:通天穴,操作:,刺法:平刺0.3-0.5寸。出针时要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