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钙磷营养研究进展_艾春香_第1页
虾蟹类钙磷营养研究进展_艾春香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99年第11卷第9期 祠料博 览 水产养殖 虾 蟹 类 钙 磷营养研 究进 展 . 艾春香 虾蟹类是重要的水 生经济动物 , 随着水产科技 的提高和推广普及 , 虾蟹类养殖得到了极大 地发展 。 矿物 质(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虾蟹生长 发育 与繁殖不 可缺少的营养物 质 。 有关虾蟹类对矿物质 需求的研究已备受重视 , 并发表了许多报告 , 其成果 正 在被运用 , 这对完善饲料营养成分 、促 进虾蟹生长 发育和维护健康以及提高饲料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 虾蟹虽 然能通过体表和鳃从养殖水体中吸收 一部分矿 物质 , 但由于蜕壳的关系 而常常丢 失许多 矿 物质 , 故必 须 由饲料来提供 。 由于水生 动物(包括虾蟹类)本身能 通过体表和 鳃从养殖 水体 中吸收部分矿 物质 , 如C a 、P、Mg、N a 、 K及少 量微量元素 , 此外 , 矿物 质与维生素吸 收和代 谢的相互作 用 , 要 获得较为 准确的 虾蟹无机 盐需求 量较为困难 。 所以要 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 探讨有效 的评 判 指标 , 使研究结果能为生产实践服务 。 作为 虾蟹类重 要矿 物 质 的 钙磷营养需 要研究较多 , 现简 要综述如 下 。 1 钙磷对虾 蟹类的营养作用 钙(C a) 、 磷(P )是生物体的常 量元素 , 对甲壳类 的生 长发育很 重要 。 钙是虾蟹类机体重要 的组 成成 分 , 构成 体壳 , 并 参与肌 肉功 能 、 血 液凝固 、 神经传 递 、调 节 渗透压 、激 活某些 酶以及维持细胞膜的完整 性和通 透性 ; 磷是 A l , P 、 C P 、R N A 及体液 缓冲液的 重要成分 , 直 接参与细 胞 的各种 生 理 反 应 , 磷对糖 类 、 脂肪和氨 基酸代谢很重要 , 还与虾蟹类 的遗传密 码以及生 殖和 生长 有 密切关系 。 2 虾蟹类对钙磷的营养需要量 虾蟹类能通过鳃和体表吸收水体中的大 量的钙 和少量 的磷 , 故 在饵料和水 环境无机 盐 水 平 的影响 下 , 要 获得较为准确的虾 蟹无机盐 营养需 求 量较 为 困难 。 淡 水和 海水 虾蟹由于它们的生物 学特性和所 处 的生 活 环境不同 , 两者钙磷营养需要有一定的差 别 。 由于水体 中含钙较多而含磷少 , 故在虾蟹饲料 中要 添加磷酸盐 , 而 无需 加钙 盐 。 对虾 的钙磷 营养需要研究较多 , 并取得了一 系 列成果 。 青岛海洋大学 的李爱杰(1986 )最先研究了 中国对虾对C a和P的 需求 、 饵料中合适 的C a : P 比 , 得出了仔虾(5 . 8 8 一7 . 8 8 )饵料中的山和 P 的总量大于1% , Q : P 为 1 : 1 . 3时 , 其成活率和增 重率最好 ;而幼虾(1 . 8 一3 . 5岁只)饵料中C a和P总 量为2 % , C a : P为1 : 1 . 7 或大于此值时 , 其增 重率 和饵料转换率最高;当钙磷总量较低时 , 钙磷比中的 磷含量高也会影 响对虾的存活率和增长率 。 徐新章 等(1988 )以磷酸二氢钙调节C a :P 比至1 :2 , C a 和P 总量为4 . 5 %时 , 中国对虾的存活率和 增长率最高 , 其饵料系数为 1 . 97 。 日本学者在70年代末和80 年代初研究了日本 对虾对C a和 P的营养需求表 明 , 日本对 虾 能从海水中 吸收钙 , 不需添加 钙镁离 子 , 但保证饲料 中的钙磷配比是十分重要 的 。 日本 对虾对C a和P的需要 量分别为 1 . 2%和1 %一2 % , C a : P以1 . 24 : 1 . 04 或 1 : 1为好 。 L玲shim a r u 等 (1978)报告日本对虾饵料中不 需要添加C a , 而P的 添加量应 为2 % , 这 与 上 面 两位研究 者所得的结果 有 较大差 异 。 关于南美洲 白对虾对C a 和P的需 求 , D a viS(1990 )报告 , 其饵料中不 需要添加C a , 而P 的添加量与饵料 中C a的含量有关 , 当C a含 量小 于 0 . 34%时 , 不 需 要 添加P , 而 C a 的含量为0 . 5 %一 1 %时应 添加1 %的P , C a为 1 %一 2 %时 应添加2 % 的P , 他认为C a和P没有固定的最佳比例 , 但C a : P 比不应 大 于2 。 H unter 和 C o l vin (197 7)认为 , 加州 对虾幼 体生 长 的钙磷最佳比例 为2 . 2 : 1 。 而Sh ew - ba r t 等人(1 9 73 ) 认为 , 氯化钙 、 氯化钾和氯化钠对北 方褐对 虾不是必需 的 , 但磷是 必 需的 。 台湾郑长义 (1994)提出 罗 氏 沼 虾幼虾饲 料钙为 3 . 5% , 磷为 2 . 0% ; 中虾 饲料钙 为3 . 6 % , 磷 为2 . 0 % ; 大虾 饲料 钙为3 . 5% , 磷 为 1 . 9 % 。 各阶段饲料钙磷维 持 在 1 . 8 : 1 为宜 。 由上述结果看出 , 对不同种对虾所得 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别 , 即使是同一种对虾 , 不同的 研究者所得的结果也 不尽 相 同 。 祠抖博觅 1 999年第1 1卷第9期 饲养技术 养 猪 瘦肉 多的技术 . 李张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肥肉日渐被冷落 , 瘦 肉颇受青睐 。 下 面将养猪瘦 肉多 的一些技术措施简 介如下 : 1 掌握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肥育猪的 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即 “ 小 猪长骨 、 中猪长 肉 、 大猪长膘 ” , 因此在肉猪生产中应 充分运用这一规律 。 2 选养经济杂交猪苗 猪体内瘦肉率的多少 , 是由遗传及营养因素共 同决定的 , 品 种 的优劣 , 直接影响到猪体的瘦 肉率高 低 。 2 . 1 养杂交猪苗瘦 肉多 实践证明 , 纯种瘦肉型长白猪 、 大约克 、 杜 洛 克 等种公猪与地方母猪交配 , 其后代具有瘦 肉率高 、 生 长发育快 、饲 料报酬好 、 生命力强等优点 。 一般二元 杂交一代的瘦 肉率可达到5 0 . 8 % , 较地方肉猪提高 1 2 . 9 6 % ;三元杂交一代的瘦 肉率可达到5 7 . 5 %以 上 , 较一般猪提高 20 % 多 , 肉料比为 1 : 3 . 0一 3 . 2 。 所以 , 肉猪苗应 选择三元杂交一代或二元杂交一 代 仔猪为猪肉苗 。 人们研究了河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内钙和磷 含量 的变化 , 为河蟹钙磷营养需求研究提供了参考 。 徐新章等(1 9 90 )用 冶 Cl : 和K从PO 礴 调节配饵中的 钙磷含量 , 试验结果表明 , 蚤状幼体配饵中钙磷适宜 含量分别为 2%和1 % , C a : P比为2 : 1 时 , 蚤状幼体 的生长发育最好 , 高于或低于此值时 , 对蚤状幼体的 生长 发育变 态均 不利 。 陈立 桥(1994 )在探讨水体和 配合饵料中钙 、 磷含量对河 蟹(平均 规格 1 . 3 2 克/ 只)生 长 的 影 响 时 发现 , 用 C a C I : 将 水中 钙 调 到 SOmg/L , 饵料 中含0 . 5%C a , C a : P比为1 : 1 . 9时 , 河 蟹获得最大生长率和较高的蛋 白质 利 用率 ; 随 着 配 合饵料中碳酸钙含量的增 加和磷酸二氢钠比例的下 降 , 河蟹的生长率和 蛋 白质的利用率等指标明显下 降 。 另外 , 蟹体的钙磷含量并不 随饵料 中添加不同 钙磷量而 明显 不 同 , 但水中添加钙后 , 蟹体的钙提高 了7 . 3% 一15 . 8 % , 磷提高了 1 . 4% 一巧 . 6 % , 说明 水中添加钙后 , 在 提高河 蟹对钙源 的利用效率的同 时 , 也提高了河蟹对饵料磷 的利 用率 , 有利 于机体维 持体 内钙 、 磷 、 无机元素的平衡和 正常生理功 能 。 刘 学 军等(1 990 )在 生 产性试 验 中 , 将饵料 中C a : P比 调整为1 :2 , 配以适量 蛋 白质 , 前 期为 4 1 % , 中后期 为36 % , 并添加其它营养成分和某些矿物质制成配 合饲料饲养河蟹 , 获得了较快的增长速度(0 . 759/日 只) 。 3 影响虾蟹类钙磷添加量的因素 虾蟹类钙磷的吸收与品种 、 生理状态 、 体内钙磷 的贮存状态 、钙磷 的化学结合形态和饲料营养成分 等因素有关 , 因而影响虾蟹类钙磷添加量的 因素也 有许多 。 首先 , 养殖水体的钙磷含量和 饲料原料不 同 , 虾蟹类饲料 中钙磷推荐添加量也不同 ; 其次 , 钙 磷的来源不同 , 钙磷推荐添加量有较大差异 ; 第三 , 饲料中钙磷的添加还应考虑养殖方式(在自然水体 中 , 虾蟹若不密养 , 其饲料中可以不添加磷 , 因水体 中浮游植物和浮 游动物身体中含有较高的磷) 。 饲 料 中C a :P 比值过高 , 会严重影响对虾 的生 长 发育 , 饵料转化率大大降低 , 从而使饵料系数加 大 , 增大养 殖成本 , 降低经济效益 。 4 虾蟹类钙磷缺乏症 虾蟹类缺 乏钙磷 , 则易 导致软壳病 , 生 长缓慢 、 死亡率高 。 无论在 海 水 或淡水 , 虾 蟹类都能从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