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 (2017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论人类怎么保护,每一只朱鹃、华南虎、大熊猫都会死掉,那为什么要挽救它们呢?而作为一个物种,任它们灭绝又如何?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值得吗?这些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基本问题,屡受争议。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在这里,文化的定义是“与遗传无关、但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人类社会中,文化因素正在逐渐压倒遗传生理的因素。当我们说“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时候,这种独特性大部分来源于后天。然而,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也通常微乎其微。一种不适应其所在环境的人类文化可以导致一个文明的毁灭,但动物界中的文化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巨大的效果。因此,野生动物的价值更多地承载于它的基因之中,种群本身的延续更为关键。个体的死亡是必然的,但基因通过种群基因库可以长存下去,维持物种的存在。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个体,更多是一种保护种群的手段,本身并非目的。如果保护个体是手段,那么保护物种、保护地球生态呢?但实际上这两个命题都很可疑。物种虽然寿命长,但早晚也要消逝,新生代哺乳动物每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几百万年而已。地球历史上至少999%的物种都已经绝灭了,绝大部分都和人类没有关系。至于“保护地球”,则问题更大。其实,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些物种消失后其地位立刻被取代了,有些会波及到其他物种,只有很少数的物种一旦绝灭可能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但是,崩盘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几千万年过后,一切又都会重头再来。地球是很脆弱,很容易被打得鼻青脸肿,但是地球又很顽强,不管多惨都能恢复回来。换成生态学术语,就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抵杭力稳定性很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很强。”那么我们天天强调要维护生态系统图的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地球经受得起生态系统的崩盘,人类可是受不起。脆弱的人类经济体系连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都招架不住,这让地球历史上动辄上百米的海平面变化情何以堪。由此,似乎可以导出一个结论: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而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因素的话,保护其它野生动物的动机似乎也变得不充分了。而实际中的野生动物保护原则其实就一句话:“尽可能维持现状”(包括“恢复到以前的现状”)。因为这样对人类自身最为有利,环境不变我们才能安安稳稳地发展文化和经济嘛。现实中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最大困境无一例外在于资源不够。所以我们会优先把资源投给那些花费小、意义大的野生动物。因此,出现了两个保护生物学里专属的概念:伞护种和旗舰种。所谓“伞护种”,本身不一定有多大的生态学地位,但它们所需要的生存环境能覆盖很多其它物种;只要有人出钱保护了它,就能连带保护很多别的物种。围绕伞护种建立动物保护区始终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方向。而“旗舰种”甚至连生存环境这个要求都可以放宽,它的基本标准严格来说只有一条:能卖萌,能招人喜爱,能吸引眼球,能拉捐款。如果同时满足伞护种的标准那就更好;若是连带还有民族象征、国家特色等等,那就近乎完美了。大熊猫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旗舰种。它足够奇特,还算珍稀,萌起人来天下无敌,并且还相对容易圈养,也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经常有人质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保护大熊猫。确实,大熊猫相对来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大熊猫本身的宣传意义、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但总应该努力争取更多的人,拯救更多的物种。客观情况如此,我们只能把某些物种放在优先地位,把资源相对集中在有意义的领域。(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有删改)(1) 下列表达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人类的做法对于地球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它也不在乎人类怎么闹腾,因为它有的是时间恢复。B . 野生动物中文化并没有人类中那样巨大的效果,也因此野生动物的个体没有人类个体那样的独特性,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回溯到它的基因。C . 野生动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自身安安稳稳发展文化和经济,因此“尽可能维持原状”成了保护的原则。D . 地球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但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我们维护生态系统就是为了提高它的抵抗力稳定性。(2) 下列表达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大熊猫是“迄今最完美的旗舰种”,是因为它奇特珍稀,容易圈养,萌起人来天下无敌,能胜任伞护种的角色,并且还带有国家特色。B . 在伞护种和旗舰种上投人较多的资源,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整体资源不足,需要以此争取更多的人。C . 伞护种本身生态学地位不大,但只要有人出钱保护它,就能保护一个覆盖很多物种的生存环境,这是围绕伞护种设置动物保护区的意义所在。D . 大熊猫凭借旗舰种的身份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拉来了很多捐款。但它对川滇一带整体生态保护的意义也是确实存在的。(3) 下列表达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在于保护种群基因库来维持种群的延续,而保护个体只是手段。B . 没有哪个物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极少数物种一旦灭绝会引发生态系统大范围的崩盘,所以维护生态系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C . 我们在口号里宣传我们保护生态是为了地球,但如果不考虑“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动机也就似乎不充分了。D . “鼻青脸肿”指的是地质尺度上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而“顽强”指的是恢复力稳定性强。2. (18分) (2016双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蒋天枢:师道的重量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受托之人蒋天枢,作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1949年后,十余年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这十余年间,陈寅恪目睹和经历了太多昔日亲密无间的师友亲朋一夜之间反目为仇的事情,但他信赖晚年只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蒋天枢值得这种信赖。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当年,批判资产阶级史学权威的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蒋天枢在这种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社会关系”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足见其为人之笃忠执着。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重托。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大概是“陈寅恪”这个名字在大陆重新浮现之始。当时出版社给他3000元整理费,他一分钱也没有收,全部退还。因为“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后来,陈寅恪突然“走红”,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在陈寅恪托付毕生著作的那几日见面中,一天,蒋天枢如约上门,恰好陈夫人不在,没有人招呼他,已目盲的陈寅恪也不在意,径直开始谈话,结果蒋天枢就一直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师床边听着,几个钟头始终没有坐下。那年,他已年过花甲。接触过蒋天枢的复旦教师说,“程门立雪”这类传统,在蒋先生心中原是稀松平常之事,一个学生总得有他应该躬行的本分。有人评说,蒋天枢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对文化的负载感,而这种负载感正是传自其师门。陈寅恪在论韩愈文中就曾说过:“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编撰陈寅恪“事辑”,蒋天枢自己在致友人的信中表示,他的中心意旨是想写出陈先生是“中国历史文化所托命之人”。蒋天枢出身清华国学研究院,与陈寅恪有师生之谊,并且对自己入学前就已自沉的王国维也严执弟子礼。同行或学生“王国维长王国维短”,即便语气中充满敬意,也会引起他的侧目。在他看来,说“王国维先生”已经大不敬了,何况直呼其名;至于他自己,当然恪守旧例,开口闭口“静安先生”。同系的名教授朱东润是个性情中人,一次开会,说到得意处随意评了几句“陈寅恪什么什么”,其实未见得有什么不敬之意。还没等在座诸人反应过来,蒋天枢从人群中拔身而起,指着他哼哼了几句,便拂袖而去,只留下朱先生哭 笑不得地摊摊手,连声“啧啧”,十足的难堪。如今复旦中文系的名教授章培恒是蒋天枢的弟子,除了做学问,他显然还受了先生关于“尊师”的教诲。一次,他随蒋先生外出办事,晚上完事后照例送老师回家。途中下了场大雨,车到教师宿舍大门,遍地积水,而蒋先生脚上穿的却是家常的布鞋。章先生提出要背蒋先生,全然不考虑自己也已直逼花甲了,蒋先生自然坚拒了。于是,老师蒋天枢跨出车门,洒脱地直奔寓所,学生章培恒脱下皮鞋,一手拎着,在雨中着一双白袜跟在老师身后。蒋天枢在1979年为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所写的“题识”中说:“余欲纂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已数年,悠忽蹉跎,今乃得从事辑录,距先生之逝世已将10周年,余亦老矣。”1997年,此书增订再版,章培恒在“后记”中引用了这段文字,随后心有戚戚然:“现在,距离蒋先生的逝世也已将近10周年,而我也已经老了。”这些都不是虚辞,字里行间,透出师道的重量,后人读来,满页沉甸甸的。先生们都已经老了、逝去,师道传承,今日焉在?选自徐百轲民国风度(1)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两项是( )A . 陈寅恪虽然只和蒋天枢见过两面,但是笃信其为人,所以将整理自己著作的事全权托付给他,而蒋天枢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传承文化的使命,认认真真地完成了陈寅恪的遗愿。B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蒋天枢终于整理、出版了300余万字的陈寅恪文集,这使得陈寅恪再次回到大陆读者的视野中。C . 别人称“王国维先生”,蒋天枢觉得大不敬了,那是因为传统中国习惯称字而不是称名。这可以看出他恪守中国文化传统,对老师非常尊重。D . 文末插叙章培恒在年近七十时还提出背蒋先生,表面上宕开一笔,游离于传主之外,实则和本文的文脉、主旨紧密相连。E .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打破了固有的按时间顺序的模式,构思巧妙,详略得当,人物形象突出。(2) 本文写出了蒋天枢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简要分析。(3) 本文的传主是蒋天枢,文末插叙章培恒的事迹有何作用?(4) 结合你对古代官方正史的了解,谈一谈本文和“二十四史”中的“纪传”在体例上有何显著区别?3. (18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她长得像我妈巩高峰在一溜搬运工里,我见到她的时候,吃了一惊。嗯,女搬运工本来就很少见,何况她这么矮小瘦弱,我都不知道她能不能搬动一箱瓷砖。让我吃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昨天下午刚刚见过她,就在一家大超市门口。当时之所以多留意了她几眼,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像我妈,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明显超出实际年龄。只是她看起来稍稍年轻一点,但是更瘦小,像远在千里之外老家的小一号的我妈。我记得因为这个,我还笑了笑。当时她正和儿子吵架,虽然她努力表现出家长训斥孩子的样子,可俩人看起来就是在吵架。儿子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却比她高半头,她得仰着头数落他因为那个男孩自己做主在超市买了一双耐克鞋,而且从超市一出来就立马换上了,那双旧鞋则拎在手里。她说她天天在超市门口整理自行车,打扫卫生,一个月才挣八百,他一双鞋就给花没了。她儿子看起来更生气,说篮球队的同伴买的都是今年的新款,最便宜的也一千多,他买了双旧款,还打六折,结果还是被唠叨半天。今天竟然又见到她,巧得让我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她很敏感,很快发现我注意了她一下,而且她误会了我的眼神,特意从一排搬运工里跑过来,跟我保证说她能搬动,让我放心,她不是来混搬运费的。我不过是帮朋友一点小忙,替他看着搬运工腾挪一个仓库。所以我朝她点点头,说:“你可以挑小箱搬,注意别砸着脚。”她本来都转身走了,听我说了这句话,回头看了我一眼,显然又理解错我的意思了。第一箱她就赌气搬了个最大的,一箱足足70斤。我试过,两个人抬都有些吃力。她个头矮,不能像别人用背的方式,只好抱着箱子,身子后仰,下巴紧紧顶着,走起来有点摇晃。虽然很吃力,倒也顺利搬到了仓库门口的车厢口。她停了一下,用右腿顶住,深吸一口气,“嗨”的一声将瓷砖箱举高了一些,由车上面的搬运工接过去。她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尘,扭头看了看我,眼神里有点小得意。第一车装满的时候,搬运工们突然嗷嗷叫着往车上爬,争抢去卸车的机会。卸车和装车的价钱一样,但是比起装车,那活儿可轻松多了,所以需要的人也少,只用四个就可以。最先爬上车的四个人,就算抢到了机会。她反应明显慢了,等她挤到车厢边,四个胜利者已经坐在瓷砖上微笑了,有种占了便宜的兴高采烈。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她,那些男搬运工背后带着讥笑议论她时,都叫她“那个女的”。他们说她是被亲姑姑从四川拐卖到这边的,卖给了一个大她十八岁的老男人。最初几年怕她跑了,老男人把她拴在屋里,整天不让她出来,直到后来她接连生了三个孩子,让她走她也不肯走了。显然,他们对她既排斥又有些同情,他们觉得搬运东西是男人干的活儿,她不该来分他们的搬运费,也不该干这么辛苦的活儿。我把一张塑料凳子递给她,示意她坐下来歇歇:“一会儿车还得回来,腾空这个仓库怎么也得十几车,下一趟再去。”她勉强笑了笑,没说话。这些搬运工里就她没带杯子,于是我用一次性杯子倒了水给她,她边喝水边谢了我三次。我说:“我昨天见过你,你不是在那个超市门口管理自行车吗?怎么又来干这个?”她听我这么说,惊讶地挑了挑眉毛,笑了,“那个活儿只干半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一点。上午都闲着没事儿,反正多赚一点是一点嘛,是吧?”她其实很健谈,而且话里果然有些四川口音。后来,她就跟我聊开了。她说她男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也懒,还喜欢喝酒。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读大学了,从第二学期开始就不让家里给钱了,都是自己做家教赚学费和生活费。二女儿明年也要高考了,她心气高,只想考北大清华。就是小儿子从小惯坏了,不太听话。说这些的时候,她满脸都是笑心疼、欣慰又有点骄傲。只是说到小儿子叛逆,还跟她顶嘴、吵架时,她的脸上罩上了乌云。说着说着,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鼻涕眼泪混在一块,一把抹了擦在鞋帮子上。那姿势、口吻和表情,跟我妈当年为我生气时几乎一模一样。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是恍惚,仿佛自己又在倔强地面对着伤心的母亲。后面的几趟车,我跟司机交代了,每趟都让她跟去卸车,而且不用挤在车厢里,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她每次去卸车时都回头感激地朝我笑一下。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两项是( )A . 小说的语言含蓄蕴藉,描写如行云流水,叙述自然,人物形象鲜活,为读者展现了小说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魅力,可圈可点。B . 女搬运工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为了使女搬运工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小说综合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C . 小说第段中男搬运工们对女搬运工身世的议论,表现了男搬运工们对她的同情,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D . 这篇小说的标题“她长得像我妈”,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内涵丰富,除了可以设置悬念、提示情节,还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彰显了文章主旨。E .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加入“我”与女搬运工的情感交流与情绪互动,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真实性。(2) 小说末尾处“她不知道,每次她一朝我笑,我就想哭”,这句话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 小说中的女搬运工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你怎样看待小说中女搬运工的儿子这一人物?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 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 解释加线词语。梦亦同趣:始指异之:箕踞而遨:外与天际 :(2) 作者描写了西山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6高三上菏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闲居遣怀十首唐姚合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1) 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2) 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5高一上阳高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杜牧赤壁中“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_,_”。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已发现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个月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的持续发酵,其作品广受热捧甚至一书难求。B . 从“白岩松”点评时事、“李开复”推荐书单,到“贾平凹”论说韩寒,伪造名人语录在网络上周而复始地出现。当事人虽然几经辟谣,却依然不能限制造伪者的想象力和传播力。C .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所反映的那场饿死300万人的河南灾荒,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悲剧。D . 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饭一菜表现出中华大地的美食生态,同时展现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伦理文化。8. (2分) (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昨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B . 学校这次面向全国的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各级学校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C .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面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D .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9. (2分) (2017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介入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城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知识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第二季度护理“三基”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 数据分析驱动的市场细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的识别考试试题(附答案)
- 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工制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幕墙工程金属材料专项施工方案书
- 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笔试真题及解析
- 2025年秋招:招商银行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25修正)
- 2025年数智供应链案例集-商务部
- 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班会课件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 新版高中物理必做实验目录及器材-(电子版)
- 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施工手册柱式桥台
- PCR室作业指导书_检验SOP文件
- 宴会服务培训
- 上海市初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