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_第1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_第2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_第3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_第4页
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1. (9分) (2016北京)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三“彩虹鱼”:中国深潜新利器国际上对海洋的深度区间是这样划分的:3500米至6500米为深海,6500米之11000米为深渊。要使中国在深潜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须尽快研制出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蛟龙”号研制的基础上,“彩虹鱼”号向11000米深渊极限发起了挑战。根据“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探秘深渊将是协同作业:以“彩虹鱼”号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配备1台无人潜水器,3台着陆器和1艘4800吨级的科考母船“张骞”号。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凭借这一世界领先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对全球26条65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DNA数据库,从而带动深渊生命科学、深渊地址与资源科学研究的开展。然而,探索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绝非易事。试想一下,下潜深度达到11000米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不会露出水面。那里的海水寒冷刺骨,黑暗无边无际,还要承受约1000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客部分科考设备。因此,“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正在研制的“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与7000米级的“蛟龙”号相比,万米级“彩虹鱼”号再外形设计、 制造材料、 设备抗压能力、 电力系统等方面均需升级换代,提升各项性能,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45度倾斜下潜的方式。由于抗压能力要求高,“彩虹鱼”号载人舱的制造材料也与“蛟龙”号不同,需要使用优于目前常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的新型材料马氏体镍钢。在稳定翼、舾装系统、声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彩虹鱼”号均需提升相应的耐压性能。在电力系统方面,“彩虹鱼”号正在研制寿命更长、 动力更大的锂电子电池。2015年9月,“彩虹鱼”号万米级五仁潜水器和着陆器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试,最大潜深为4328米,标志着我国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按照设想,2016年,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将利用新的科考母船去冲击马里亚纳海沟;2018年,完成载人潜水器的研制;2019年,力争让中国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研究。万米级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所没有的万米深渊作业功能,能够填补我国在深渊科技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空白,提升我国开展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占领世界深渊科技研发的制高点。(取材于张欣、张建松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面向海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考察B . 是全海深“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C . 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D . 目前尚未完成研制(2) 根据材料三,与“蛟龙”号相比,不属于“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特点的一项是A . 外形呈瘦长的鱼雷状B . 垂直下潜C . 使用新型材料D . 抗压能力更强(3)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2. (16分) (2016高三上桐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阿留传(明)陆容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 , 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传者曰:樗栎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注】参亭:参互均匀。樗栎ch l:都指无用的木材。(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应:照看B . 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举:举出,说出C . 客至出陈之陈: 陈述D . 实元素之能容也容:收容,容纳(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家人为之哄然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 . 何黯黑若是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C . 沙石至恶,玉人赖焉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D . 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 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阿留负责看家、照顾柳树发生了一些可笑的事情,但对于绘画、调色很有天赋,周元素因此“专任之”,终身用他。B . 文章选取了“执洒扫”“应门”“涤磨古玩”等事例,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阿留“痴呆无状”的特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C . 文章为阿留作传,但并非局限于此,而想到了樗栎、沙石等其他看似无用之物,最终得出了天地间没有完全可抛弃之物的结论。D . 文章由周元素能容人、用人说开去,借以讽喻当权者也应像周元素一样,能任用天下的士人,用人当用其所长。(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短 榻 缺 一 足 使 留 断 木 之 歧 生 者 为 之 持 斧 锯 历 园 中 竟 日 及 其 归 出 二 指 状 曰 木 枝 皆 上 生 无 下 向 者(5)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3. (15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1) 诗歌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柳宗元怎样的人生境况。(2) 诗中颈联是如何写两人分手时的情景的?请简要分析。(3)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 (9分) (2015高一上镇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如是而已。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用之不竭。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5. (18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残缺田洪波我的职业是医生,爱好很广泛。我特别喜欢购买甚至收藏民间饰物,因此,我的业余生活并不像人们惯常思维中那样刻板。这样就有了一些故事。当然,发生在那个名叫喜鹊的女子身上的故事最独特。那几天,阴雨连绵。我们趁一个学术会议的空隙到清河泉旅游,看过一些景点后,就呈散花状开始购物。在一个很大的空地上,有一溜一字排开的简易商铺。商家主要经营与清河泉景点相关的饰物,自然,也有带当地风俗的钩针饰物,那是清河泉景点的独特品牌,我的眼睛就在那一刻被吸引了。那是一双童鞋,却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别的商家的钩针童鞋,多是与一般商场出售的无异。但那双鞋却是五彩斑斓的,要多有意思就多有意思。形状是一只小猪,前面一张突出的小嘴是红色的;两边嵌着的眼睛,却是黄色的,而鞋面则或黑或白。它就像一个小精灵,把我紧紧地抓住了。一问价格,却不过十几元钱。我认真挑选起来。钩编玩偶、碎花笨小猪、动物手机座等等,很快面前就垒起一堆。卖货的是一位淳朴的大嫂,她仔细地盯了我半天,末了,告诉我家里的饰物还有很多。说这些饰物都是她女儿钩编的,如果想要什么心仪的饰物,她女儿甚至可以现场钩编。这不能不说稀奇了。对余下的景点,我一时失去了参观的兴趣。于是,在那位大嫂乐颠颠地引领下,我走进离景点不远的一个村落。在一处平淡无奇的房屋中,见到了那个叫喜鹊的女子。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是个盲人,而且很漂亮。我难以想象,一个盲人如何钩编得出那么色彩斑斓的饰物。喜鹊很敏感地从炕沿上下地了,她做出倾听的模样,而我则一直上下打量着她。很快,就有笑容在她的脸上绽开了。“是来选钩编的吧?”她居然毫不意外。我纳闷了:“你家常来顾客?”她母亲自豪地笑了:“几乎每天都有,连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都有呢。”我不得不正色地看她了,并打量起屋里悬挂的各种饰物。应该说,我的震惊程度进一步加大。你想啊,有把蝴蝶钩成蓝色的吗?有把小狗钩成大鼻子的吗?有把小猫钩得脑袋奇大的吗?比卡通还卡通。她根本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我很快挑选了一大堆,但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问喜鹊:“你是先天看不见,还是后天失明?你怎么就想到要把小猫的脑袋钩大呢?你不觉得自己钩的和别人不一样吗?”喜鹊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管它呢!我想要钩什么颜色就钩什么颜色,想要它什么样就什么样!”她的解释让我无话可说。听她母亲介绍,她是四岁时因一场病失明的。她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钩编,说要给自己攒够嫁妆。我不能不为这样的女子动容了。我告诉她,她的眼睛可以治,我就是一位眼科专家。我希望她们去医院找我。她母亲听我这么说,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扑咚”一声给我跪下了。我吓了一跳:“大嫂,千万别这样。”喜鹊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你说的是真的?”我连连点头:“当然。”她们娘儿俩一下子拥抱在了一起。不久,她们果真去医院找了我,而我那会儿也早为她做好了手术准备。那时,医院正在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她的手术费用被减免了大半。她术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就睁开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喜极而泣,她的母亲也哭出了声,一个劲儿地说:“这下好了,我们喜鹊可以开钩编工厂了。”我这才知道,那一直是她们娘儿俩的理想。我们从此各忙各的。我不知道她的工厂是否如期开工,她的钩编饰物是否更受人欢迎。好在多年后,我有了再到清河泉旅游的机会。在那一溜排开的商铺前,我又见到了那位大嫂。她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原因是她面前的饰物无人问津。而我看那些饰物,与普通饰物则没什么两样。这难道是喜鹊钩的吗?见到我,大嫂眼光十分复杂,想说点什么,嘴唇嚅动了一下却没出声。我隐隐感到了什么(有删改)(1) 下面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详细描写那双吸引“我”的童鞋各部位的色彩,突出了它的五彩斑斓、与众不同,侧面表现了钩编者色彩运用独特,为下文写盲人姑娘做了铺垫。B . 见到喜鹊后,“我”惊讶于她是盲人,震惊于她作品的独特,感动于她的乐观执着,“我”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喜鹊身残志坚的形象。C . 小说对喜鹊的描写不多,却很传神,如她“很敏感地从炕沿上下地了”“做出倾听的模样”,体现了她听力敏锐,敏感谦卑、自尊要强的特点。D . “大嫂”再见到“我”时的反应,与当初听说“我”能治好喜鹊眼睛时的感激、与喜鹊眼睛治好后的喜悦形成反差,表明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E . 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但由于视角有限,对于“我”所看不到的事情,如喜鹊的工厂是否建成开工等,则略去不写。(2) 小说的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安排两条线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 小说以“残缺”为题目,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轶事之外的辜鸿铭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18571928)。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对于奇谈怪论,“宽容大度”的国人历来的态度是:可以欣赏,但不必当真。这么一来,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半缘于辜氏立意“惊世骇俗”的论述策略;另一半则只能归因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另外,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十年前,岳麓书社出版辜鸿铭文集,薄薄一册,收入其用中文写作的读易草堂文集和张文襄幕府纪闻,虽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介绍西洋礼教习俗、批评国人之前倨后恭,以及品鉴人物分辨理势等,但远不及同时同社出版的轶事集文坛怪杰辜鸿铭行时。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辜鸿铭”,终于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历来被作为落伍者描述的形象,开始呈现某种亮色。但是,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海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连载于学术集林的中国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牛津运动轶事,海南出版社的中国人的精神,再加上黄兴涛所著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华书局),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轶事”,转向“精神”。用英文、法文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辜氏前有陈季同,后有林语堂。有趣的是,被我扭到一起的“三剑客”,都是福建人尽管辜氏只是祖籍福建。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也曾提及陈季同,但没有涉及其名满欧洲的中国人自画像等法文著述;至于林语堂30年代之喜欢谈论辜氏轶事,以及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追摹中国人的精神,足证辜、林之间的文化因缘。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八国联军的残暴与野蛮;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作为受害者,辜氏的抗议确实“理直气壮”;可闭口不谈庚子事变中满清朝廷的责任,实在说不上公允。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在这个意义上,黄种文明并不构成对于白种文明的潜在威胁;而且,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不同于汉学家之注重枝节问题,辜氏以能“识大体”自傲。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学识外,更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真正的中国人”拥有童心与智慧,故“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都并非无稽之谈。只是将这种对于理想中国的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如何面对处于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20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辜氏出于民族自尊而抗议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超越具体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其著述百年后仍有读者,可见此命题的严肃性。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除了语言(用英语写作)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而其广泛传播的“妙语”,更加深了与新文化人的矛盾与隔阂。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对这一论述策略不理解,无论是赞赏还是批判,我以为都是不得要领的。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或者说,后者主要面对“现实的中国”,而前者谈论的则是“理想的中国”。在我看来,只要不越界发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两年前,在东京的神保町淘旧书,与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精神)失之交臂,懊悔莫及,曾在文章中有所表示。友人以中译本相赠,意在让我“圆梦”。迫不及待翻阅一遍,更加强化了我当初的直觉: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1996年4月22日于京西蔚秀园(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由于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故对文人学者来说,有无轶事是很矛盾的,没有轶事是遗憾,有太多轶事也是遗憾。B . 辜鸿铭的轶事由于在餐桌上被过度消费,而成了所有人阅读其作品的巨大障碍,人们记住的多是其对小脚、辫子、太监等的辩护。C . “黄祸说”的提出与西方汉学家持有的民族歧视和文化偏见的观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是因为西方没有正确地认识中国。D . 西方汉学家与辜鸿铭的不同点表现为:前者注重枝节问题,后者注重能“识大体”、旁征博引、文章以气势取胜、擅长中西文明比较。E . 在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方面,辜鸿铭之所以确有所长,是因为其学识渊博,有较强的悟性、直觉和对整体把握的能力。(2) 作者从哪些方面讲述了轶事之外的辜鸿铭?请简要分析。 (3) 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为何辜氏受到的非议最多请简要分析 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1分)7. (2分) (2016高二上磁县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 感动了无数市民。B .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 ,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 .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 , 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D .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 让我们深受教育。8. (2分) (2015高一上忻州期中)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巨大的挑战。B . 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C . 他明智而有远见的发言,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都称赞他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D . 会议提出,要抓住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不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局面。9.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苏州保存了风韵的核心。最近一次去苏州,重游寒山寺,撞了几下钟,因俞樾题写的诗碑而想到曲园。曲园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由于这个普通门庭的存在,苏州一度成为晚清国学重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