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和估计_第1页
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和估计_第2页
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和估计_第3页
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和估计_第4页
学生作弊现象的调查和估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作弊现象与赌博行为的调查和估计摘要本文通过作弊和赌博问题的调查,深入研究敏感类问题的调查方法。利用Simmons模型,使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进而对两个彼此无关的敏感问题发生的概率进行研究。1. 针对于问题(1),假设所有被回答者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为1(即为必然事件),无放弃回答问题者。利用全概率公式,联立对两组调查求解,分别求出其概率,。再利用无偏估计,求出其概率估计值,及方差估计,针对于问题(2),在实际问题中,对于类似敏感问题,学生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不可能为1,现假定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且均已知,而其他情形均真实作答。由全概率公式得,。联立并利用无偏估计则可得的估计为,。与问题(1)的解法相类似,最后我们可以得到方差估计分别为:关键字:敏感问题 全概率 无偏估计 Simmons模型问题的提出作弊与赌博是两个不相关的敏感问题,调查者的目的是估计学生中曾有作弊和赌博行为的比例,为此设计了如下的问题:问题A:你在考试中做过弊吗?问题B:你从未参加过赌博吗?这样设计提问也能为被调查者提供足够的保护。为实现此调查方案,选取两组学生独立进行调查,并设计两套外形相同的卡片,其中第i套卡片中写有问题A的比例为(i=1,2),写有问题B的比例为,且,第i组被调查学生的人数为,他们从第i套卡片中随机选择一张,真是作答后放回,其中回答“是”的人数为。(1) 分别估计学生中曾有作弊和赌博行为的比例,并给出他们的估计方差。(2) 假定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且均已知,而其他情形均真实作答。试分别重新估计学生中曾有作弊和赌博行为的比例以及它们的估计方差。模型假设2. 对于问题(1)中,假设所有被回答者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为1(即为必然事件),无放弃回答问题者。3. 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均已知(即为常数),而其他情形均真实作答。字符说明1.2.分别为在第i组中对问题A,B回答“是”的概率。3.问题(1)中:分别表示A题回答“是”和B题回答“否”的概率。4.问题(1)中:表示的无偏估计5.问题(2)中:分别表示A题回答“是”和B题回答“否”的概率。6.问题(2)中:表示的无偏估计7.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问题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是一个严重困扰学校的学风问题,为了对这种现象的严重程度有一个定量的认识,需要通过调查来估计有过作弊行为的学生到底占多大的比例,作弊行为是不光彩的,很难再学生中做直接调查以得到可靠的数据,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来提高应答率并降低不真实的回答。调查方案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调查者从包含是否作过弊和是否参加过赌博的若干问题中,随机地选答其中一个,同时让调查者也不知道被调查者回答的是哪一个问题,从而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消除他们的顾虑,能够对自己所选的问题真实回答,模型建立问题(1):我们要分别估计的是有过作弊现象和有过赌博行为的学生比例,可以看做一个被调查学生做过弊的概率和有过赌博行为的概率,即对问题A回答“是”的概率(记为)和对问题B回答“否”的概率(记为)引入随机变量独立同分布现已知,第i套卡片中写有问题A的比例为(i=1,2),写有问题B的比例为,且,第i组被调查学生的人数为,他们从第i套卡片中随机选择一张,真是作答后放回,其中回答“是”的人数为。则第i组回答对问题A、B回答“是”的概率的估计值为故两组的期望和方差值分别为:按照假设所有被调差同学的回答都是真实的,于是由全概率公式知联立解之,得,则可得的估计为,是无偏估计,即的期望分别为因两组调查结果相互独立,故有的方差分别为问题(2): 在实际问题中,对于类似敏感问题,学生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不可能为1,现假定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且均已知,而其他情形均真实作答。我们再重新估计上述问题。假设对问题A回答“是”的概率为和对问题B回答“否”的概率为由全概率公式得联立以上两式得则可得的估计为其中为无偏估计,即的期望为因两组调查结果相互独立,故有的方差为通过计算可知,若考虑实际情况(即学生真实回答以上两敏感问题的概率不为1),假定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则会对问题A回答“是”的概率估计和对问题B回答“否”的概率估计均有影响。但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虽通过Simmons模型,使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进一步提高,但对敏感问题真实回答的概率不可能为1,故模型所求概率的估计值与实际定存在偏差,但是在求此概率估计值的方差时,由于曾作过弊学生真实回答问题A的概率为,参加过赌博的学生真实回答问题B的概率为,均看作已知值,则作为方差中的常数项,对其方差值无影响,即无论真实回答敏感问题的概率是否看为必然事件,对该敏感问题回答“是”的概率估计的方差不变。这对我们研究实际问题带来很多便利。误差分析与模型评价(1)误差分析如果不考虑模型自身的缺陷,模型的误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假设所有被回答者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为1(即为必然事件),无放弃回答问题者。忽略了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因素;二是没有考虑到利用Simmons模型依旧具有一定的误差性,所以所得结果并非是精确值。(2)模型评价本模型利用Simmons模型,有效地避免了被调查者对于敏感问题回答的不真实性,虽然仍具有一定的误差,但较之直接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以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之对全概率、无偏估计和方差估计等知识内容的应用,求出了对于学生作弊和赌博情况的行为的比例和它们的估计方差。总体来说,本模型较为合理,调查结果和所求比例及方差也较为可靠。参考文献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佚名,数学建模(1),/view/e44b253683c4bb4cf7ecd1ee.html,2013年6月23日。4.周国宏、李加芙、谢云霞、沈 毅、刘先林,敏感问题的调查与统计处理技术及其在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调查上的应用,郧阳医学院学报,(J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