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重点班)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A . 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B . 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C . 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D . 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2. (2分) (2017高一下应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配合“骏马快递”的业务,威尔斯公司当时发行了一枚专门用于寄快信的邮票。邮票发行于1861年初,面值一美元,票面有“骏马快递”的字样和一位邮递骑手驾驭一匹四蹄飞奔的骏马的图案组成。B .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C . 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D . 刘慈欣在三体中近乎完美地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以他那超越时代的宏伟叙事和深邃构想,把科幻小说这种逻辑严密而感情丰沛的文学样式展示在众多普通人面前。3. (2分)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所说“王杨卢络”指的是“初唐四杰”,“王”即王勃,他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薄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薄松龄的号。“明清传奇”是明清时期的戏曲,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不必一人独唱,也不局限于用一个宫调曲牌,押韵也不限于单一。元杂剧的剧本都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主要作品除了话剧茶馆外,还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曹禺是中国著名戏剧家。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4. (6分) (2020高三上宝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需要创造,创造文化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文化名人;而文化的载体是作品,尤其是传诵不衰的不朽名篇。翻开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等,无论是战国时的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一连串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光耀夺目的名篇巨著。在当代,同样需要培养文化名人,需要名篇巨著,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的士,主要是儒家讲的君子,应该是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无论是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教,任重而道远”,还是吕氏春秋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都是对士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名言中。一篇岳阳楼记,文以人传,人以文传,无论在文化上和人格上都足以垂范后世。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把读书人的责任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创造性,是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但不同领域各有特点。技术领域,创造性表现为发明,新工具取代旧工具,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科学领域,表现为发现,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原理。其进步方式不是取代,而是新领域的拓展和新原理新规律的发现。文化的创造性,既不是取代,也不是新规律的发现,而是原有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转化。恩格斯充分理解文化传承的这个特点,他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当然胚胎、萌芽终究是胚胎、萌芽,还必须不断地积累新的思想和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当代世界,完全停止在胚胎、萌芽阶段,重复希腊哲学的命题和思想是不可想象的。在当代中国,完全停留在先人智慧中包含的胚胎和萌芽中,只是“拿来主义,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原则。不能认为凡是能传下来的都是精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掉了。这种看法说对了一半。留下来的是精华,但也会留下糟粕。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并非只决定于文化自身,还在于人的选择,尤其是统治者,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文化传承和选择。因而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必然同时会经历一个过滤和筛选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混在一起。因此继承传统文化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即阅读和理解。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族性、科学性、人民性因素的属于精华,而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是糟粕。(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我们敬仰的文化名人创造了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传诵不衰的名篇,成了文化的载体。B . 中国思想史 和文学史中包含的令人永不忘怀的文化名人和名篇巨著,是后代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C . 中国传统的士,即君子,在道德上有标准,在文化上有贡献,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准则。D . 古人在文章中,多次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这种人格精神和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总后分,论证了知识分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文化的创造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原则。B . 文章第二段举例论证了中国传统的士在道德上的标准和在文化上的贡献,及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C . 文章论证创造性活动的特点时,将创造性在文化领域的表现与在技术领域和科学领城进行了对比。D . 文章认为文化需要创造,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精华与糟粕如水入泥,难以区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恩格斯理解文化传承的特点,所以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形式中,能发现以后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B . 文化的创造性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性地转化,因此停留在先人智慧中是不可想象的。C . 传统文化的流传和继承,不在于文化自身,而在于人的选择,由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扬弃。D . 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糟粕都被历史淘汰了,而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精华。5. (21分) (2017高三上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 , 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 , 又继续赶点去了。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拼凑起来,大抵如是。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后求学于杭州、上海,少时受教于夏承熹。1946年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又转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林风眠门下学习中西绘画。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后因言获罪,被捕入狱18个月,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在狱中用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82年,前往美国,从此长居纽约。抵美之后,重新开始密集写作,作品发表于台湾的文学刊物,获得专刊、专访的待遇,并结集出版。从1986年到1999年,在台出版作品集十二种。2006年,他79岁,其作品集首次于大陆出版,也是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了故乡乌镇定居。2011年,木心去世,从此转身也走不了了。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他的散文是当下散文界的一个异数。大量生僻字、典故,倾泻而下,文白相杂,新意迭出,会让不熟悉的读者晕头转向。童明曾评价:“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把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某条路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大书柜的小图书馆,坐在阶梯上,目光尽处,枯山水一圈圈的涟漪仿佛年轮一圈圈。图书馆里收藏木心阅读过的大量作品。听说,木心小时候是在其远房叔叔茅盾的书房中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他的笔下,一会儿是琼美卡的小路,一会儿是哥伦比亚河边的倒影,一会儿是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又是盛唐的嘉峪关,欧风美雨,汉唐明月,衔接之处竟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没有丝毫觉得突兀,只剩下你的思绪跟着他做无尽的神游。这种风格,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很明显。在他对文学史人物和作品的亦庄亦谐点评中,可以看到,木心真是一个调皮的老小孩。他说:“卡夫卡就像林黛玉,肺病,也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谈到哪吒,“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这哪里是文论者有过的论调?美术馆里最多的自然是美术作品。那些画作,色彩和线条的想象中,会有一些粼粼的思乡的梦么?或者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的信马由缰?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他写五月,低吟声里没有一丝的呜咽,却在最后让人怅然若失。他写离人:“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1) 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划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陈列(摆设)B . 顾盼生姿(眉目传神)C .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D . 精粹(精到)(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并不为大家所知晓。B . 文章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一致的。C . 第19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在时光中悄然逝去。D . 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3) 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4) 请结合全文,概括木心文字作品的特点。 (5) 文章第14段中说,“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 文章第18段提到了“黛玉焚稿”,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黛玉的经典情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表现了她与宝玉志趣相投的一面。B . 黛玉葬花,一曲葬花吟,不仅表达了黛玉对落花的怜惜,更表达了她对自我命运的哀叹。C . 黛玉咏菊夺魁,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暗含了她清高自守的品格。D . 黛玉焚稿断情,是因为深恨宝玉甘愿娶宝钗,于是痛心烧掉诗帕。这是曹雪芹最为呕心之作。6. (18分) (2016高三上黄陵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侯仁之,燕南园最后一位百岁大师走了肖东发 陈光中喜欢长跑的候仁之先生终于停下了脚步,他差不多跑了整整一个世纪,于2013年10月22日安然离去,享年102岁。自少年时期开始,侯先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长跑。这已经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精神的运动。长跑是需要持久韧性的,而侯先生一生都在不停歇地“跑”!一个以跑步的方式度过人生的人,自然能达到更远、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才一直“跑”上了历史地理学的巅峰。侯老102年的人生轨迹,与百年来国家、民族的风雨历程交织在一起。说来也巧,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似乎都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在等着他:顾颉刚老师一篇宣传抗日的文章,使他决定放弃学医改攻历史,从而进入燕京大学;洪业老师“择校不如投师,投师要投名师”的肺腑之言,使他从历史走向地理;远赴英伦投至达比教授门下求学,又使他终于迈进历史地理学的大门当然,还有司徒雷登校长呢,还有夏仁德教授呢,还有冰心先生呢,还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呢一老师们对他的影响,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更有思想与精神上的熏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件事情:侯先生被日寇判刑后暂居天津,因意外情况面临再次被捕的危险,正当他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洪业先生带话过来:不能走!就是被判处死刑,燕大人也会知道“侯仁之是为什么而死的”!洪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榜样:在日寇的监狱里,他不仅自己恪守气节,还教诲身边的学生要坚持民族大义,不畏威胁利诱。正是在这些贤师的引领与鞭策下,侯仁之才逐渐走向成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当中,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抗得住命运的拨弄,耐得过长久的寂寞,以坚韧的精神求学治教,不仅成为学术泰斗,还是后辈学子敬崇的楷模。在这一代代杰出的学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治学之道和气节操守是如何薪火相传、经久不息的。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侯仁之回忆道:那天,我实在闷得很,一个人去城里,从学校一直走到前门。我是想买一本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杂志。我一个人走,心里太烦闷了。当时没希望啊,抗日也不允许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买了这本杂志回去了。它对我影响太大了!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长,但写得特别好,满腔热情地勉励青年“不要空谈救国”,要“到民间去”,“要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真正去唤醒民众。”那作者的署名是顾颉刚。顾颉刚是燕京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一位爱国学者。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使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再加上他弟弟侯硕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侯仁之毅然决定报考燕京大学,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候仁之在学术上的成果是辉煌的, 1950年,他发表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率先对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担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并兼任刚刚成立的地质地理系主任。自此,“历史地理学”便正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申。侯仁之曾说:“我这么多年搞的这门学问,乃是又古又今之学,既要研究历史上的古籍文献,又要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实地加以考察,是需要读书和行路的”“行路”自然要“跑”,侯仁之“跑”得上瘾。比如,从1961年到1 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已经年逾八旬,仍持续不断地去沙漠地区、去各地城市,这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乐趣。时间进入21世纪,侯仁之已是九旬之人了,他说:“我虽不能奋蹄,但还可以慢慢地走路,庶几可多干点活。”他干的“活”可不少:他的历史地理学“四论”,对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一至二集以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出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结果;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及沙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因促使中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组织,而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他为自己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平生最爱夕阳晚,坐听涛声到黄昏。”可作为一个学者,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侯仁之是不会“坐听涛声”的。近年来,由于目疾加腿疾,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是,即使无法“奋蹄”,他却还要“慢慢地走路”,要“多干些活”。如今,这位长期坚持跑步的老人,已驾鹤西去。人们在他的遗像前驻足致敬。妻子张玮瑛送的挽联挂在墙壁上:不思量自难忘忆在昔七十载燕固执手期颐齐眉曾共晚睛,穷碧落下黄泉别而今百余岁人生爱侣蓬山此去难再步芳。(摘自中华读书报2013年10月30日第7版)(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侯仁之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影响力。B . 文中提到了对侯老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顾颉刚和洪业。如果说顾颉刚是促使侯仁之选择燕大的关键人物的话,洪业则是影响他从历史走向地理的关键人物。C . 侯仁之是一个以跑步的方式度过人生的人。他多次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直到他年逾八旬,仍持续不断地去沙漠地区、去各地城市去考察。D . 侯仁之一生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文中“平生最爱夕阳晚,坐听涛声到黄昏”这句话正是侯仁之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E . 侯仁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于是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2)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侯仁之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3) 本文第四段写了侯仁之对往事的回忆,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 文中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5高一上山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正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节选自战国策(1)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使人属孟尝君属:嘱托B . 食之,比门下之客比:接近C . 矫命,以责赐诸民矫:假托D . 狗马实外厩实:充满(2)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B .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C .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D .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冯谖聪明自信。他通过巧妙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要求,其他门客以为他贪心不足而嫌恶他,他却有“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自信。B . 冯谖藏才不露。他三次弹铗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凡的气概。C . 冯谖有胆有识。在薛地他以出人意料的处理办法为孟尝君收揽民心,并果断地回齐复命,为“能”字注入了具体内容。D . 孟尝君宽容大度。对于冯谖得寸进尺的要求始终容忍,使得冯谖在长期委屈隐忍之后,忠心耿耿,图谋报答。(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7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一下湄潭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多数考试题目及答案
- 常考焊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讲解
- 推动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
-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结合路径
- 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盘点
- 新质生产力短视频创作
-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级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 新质生产力的流行与本质
- 151012-天华瑞安化龙桥项目概念方案+设计
- 《穴位贴敷治疗》课件
- 从理论到实践我的博士研究计划解析
- 临时施工围挡安全应急预案
- 《统计分析软件:使用R与Python》 课件全套 王洪 第1-10章 引言 -Python 数据处理
- 2024美容行业劳动协议样本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全册)
- 电话客服服务流程与标准
- 2024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单(小学部分)
- GB/T 33629-2024风能发电系统雷电防护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