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诗,“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之意。,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伤春悲秋;日暮思归。,触景伤情感时伤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备受命题人的青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有何特点?,“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引出“影”,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影相吊。表现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三、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思家”之情;语言质朴无华。,【高考真题】,1.把握情感类别2.挖掘关键信息3.留心四种意象4.注意两种手法,1.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柳中庸征人怨。,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h)叶落山路,枳(zh)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请找出相应的诗句。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的?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2、选取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构成典型环境。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因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算很“早行”了,然已是“人迹板桥霜”,说明有更早的人,真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环境凄清、寂寞,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1、异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凄清、冷寂,温馨、美好,以乐衬哀,虚实结合,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将士什么样的心情?,燕然勒功,勒石燕然,即刻石记功,燕然勒功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既想建立战功,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刀环:刀柄上的铜环,三春指暮春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1)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2)本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却无怨字,你能从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诗中品味出征人的哪些怨情?,(1)借代手法。金河、玉关边塞地名指代边关,马策、刀环是马鞭、刀柄上的铜环指代征战生涯(战争或战事)。岁岁、朝朝相对,强调戍边时间之长,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强调战事频繁,“复”字、“与”字虚词相对,强调戍边生活的单调困苦,表现了征人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情。,(2)三春白雪指边塞暮春季节还白雪纷飞,表达了征人对边塞天气极寒怨恨。征人每日看到的是万里黄河环绕黑山,表达了征人对边塞景色单调、环境艰苦的怨恨。这首诗无情地批判了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行为,流露出诗人对将士们的无限同情。,2.挖掘关键信息,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鹧鸪天(北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2)作者听杜鹃啼叫,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采用拟人、对比的手法,“殷勤”一词将杜鹃拟人化,表现了杜鹃与人亲切,与随意飞行对人冷漠的流莺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明朗春日中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内心愉悦,但又因杜鹃不停啼叫催归,作者内心变得烦躁不安,最后抱怨杜鹃不解人意,抒发自己羁旅在外,有家难归的无奈与叹息。,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对写法,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n夜煮茶。,(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反衬,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抒发思乡之情。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3.留心四种意向,羁旅类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晏几道的鹧鸪天,4.注意两种手法,“乐景衬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落笔对面(对写法)。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常常使用一些诸如“忆”“想得”“遥知”“遥怜”之类领字来结构全篇。,移情于人,月夜杜甫今夜鄜(f)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移情于物,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物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痴呆护理诊断及措施
- 公司组织安全培训新闻稿课件
- 职业技能实训《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
- 《让法律保护你》课件
- 《蝴蝶找家》资源包课件
- 汽配月度工作总结
- 事故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教务年度总结汇报
- 公司级别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手术室年终总结2025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 抵押协议书样板3篇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铈纳米颗粒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拱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示范
- 2025年电容器材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北京市车辆指标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4篇
- 收银技能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1.1 常见的植物(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混凝土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污水处理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 烙画装饰图案技艺国家建设中国烙画艺术传承与创新67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