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一) 老子其人和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比较完而系统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乃至对世界哲学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部)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务。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的问题。他告诉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大受教益,深赞老子像条龙。 其时,东周王朝已经衰落,社会处于战乱之中,他便辞官西去,走到函谷关,关令尹喜请求老子在隐居之前,为他写一本书,以便把思想留下来。“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 之意五千余言”。这就是流传迄今的中国第一哲学巨著道德经。书成之后, 老子西去,“莫知所终”。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是谁提到了3个人:一是上述比孔子年长的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三是晚孔子129年的东周王室的太史儋。但司马迁本人及大多今人,都倾向于是李耳。 道德经又称老子,近年学者认为该书写作于春秋末年,后又经战国中前期人增修而成,故书中带有战国时期的痕迹。老子一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历代都有学者对老子作注释,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人,史所罕见。最早注释的是战国末年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有解老及喻老两篇。魏晋时玄学家王弼的老子注影响最为深远,又称通行本,如今所见老子一出皆本于此。今人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都很值得参考。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改用之学。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精髓,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深奥不好懂,故常使人望“道”兴叹,不得其门而入。作者斗胆略作介绍,然终难窥堂奥。 “道”乃万物总规律。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70多次。老子首先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所谓“道生天地万物”。这非关本文宗旨,谨从略。此外,老子说“道”,还具有万物的共性,万物的总法则的涵义,韩非子云:“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稽是考量之意,他正是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法则的。 “道”本来是指人行走的道路,经过引伸具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如“天道”系指明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过程和规律;“人道”则指人类社会秩序,包括道德规范,道理和原则等。老子吸取了“道”的这些涵义,认为“道”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以后只列章)。大德之人的行动也要“唯道是从”(2l章)。日月星辰按道(自然规律)而运行;树木花草依道而生息。人有道而前进,人无道即碰壁,明君有道而国盛,暴君无道而政亡。因此说,不学“道”不足于修身;不识“道”,不足以治国。 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概括自78章,后人也常以“守柔”来表示老子的这一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冲击坚硬的东西,却没有胜过水的,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道理天下人尽知,却无人能实行。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76章)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躯体却是僵硬的。草木生存之际也是柔软脆嫩的,死亡之后就变得干枯了。坚固强硬属于死亡,柔弱则归于生存。因此,用兵逞强不会胜利,树木强硬就会折断。坚固强大走向衰落,柔弱则向上发展。 老子号召人们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柔弱胜刚强。对人而言,不可逞强。人之处世,必经谦虚谨慎,以“柔弱”为原则。“善用人者为之下”(68章)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就须谦和恭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66章)因此圣贤之人要想处在人上,必须对人表示谦下;要想处在人的前面,必须把人放在自身的前面。圣人从来不自以为是,也不自高自大,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他。 无为而治。 “自然无为”是“道”的特征。老了云“道法自然”,(25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大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却无所不做。“道”对天地万物并不妄加干涉,让他们按其本性自由发展,结果却是美好的。这里“自然”、“无为”其实说的一回事,“自然”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发展;“无为”则从另一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随意干涉之意。 “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以“无为”的方式去做,那天下就不可能得不到治理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这里的“我”指的是有道的人(圣贤领导)我无所作为,人民就自我化育(自然生长和培育万物);我好清静,人民就自然纯正,我不扰民生事,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这里要强调一句,“无为”并不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是不姿意妄为,不孜孜营私,而是一心依天地自然之理而行的意思。英译“无为”据说如下的句子译得比较恰当。Nonaction(Wu-wei)is not m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像医学职业规划路径设计
- 金融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培训
-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及处理流程
- 田间肥水管理技术
- 艺术培训班实施方案
- 展医学学子之风采
- 医古文医学之路
- 砖瓦厂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 店门转让合同协议书
- 内装维修合同协议书
- 献血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宁波2025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县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WSJD 21-2022 内镜储存干燥柜卫生要求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
- 2025-2030中国聚丙烯三元共聚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半年苏州太仓临港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题库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语文二模高分范文12篇:“成长最大的悲哀是失去了想象力”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物理试题+答案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