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_第1页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_第2页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_第3页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_第4页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称时间人物领导阶级、派别目的口号探索领域内容/过程1、前期2、后期3、海军4、学堂1、政治2、经济3、教育4、文化5、军事1、团体2、组织3、思想4、革命5、政府前期后期结果、原因影响性质说明,启示1、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是(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和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首先掀起新文化运动的人是( ),第一个高举十月革命大旗的是(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3、戊戌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4、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5、“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谁说的话(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6、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他是( )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 ) “民国六年”是指( )9、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他提出了( )10、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2分)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2.对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是“求富”后期是“自强” C.洋务运动随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 D.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3.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 其主要依据是A光绪帝是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C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D光绪帝被慈禧囚禁4.对新文化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 B.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 C.是我国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维新变法期间,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杀害了维新派人士,这一事件反映的实质是( )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之间的矛盾6.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8.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9.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0、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3、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4、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1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17、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不同的政治派别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18、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19.“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0.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即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功绩是A.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B.它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C.它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增长 D.它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的进程21.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2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拉开丁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 B C D23、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4、以下是王丽同学学习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内容后设计的一道题。其中搭配错误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戊戌变法 C曾国藩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25历史课上,老师讲完“戊戌变法”后,让同学们针对戊戌变法的意义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不符合史实的是甲:变法诏令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乙:新法在政治上的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丙: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丁: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挽救了民族危亡A甲 B乙 C丙 D丁26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27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是 光绪帝主持的百日维新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 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2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29、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30、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31.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32、若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33.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4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5、上图人物一生取得的主要功绩不包括A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创办民报宣传马克思主义C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 D创建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3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37、“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3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A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39、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曾说:“我们也只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也知道新文学必须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A提倡民主共和 B提倡新道德 C废除科举制 D提倡白话文40、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41、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42、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中,尝试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43、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4、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45、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开办新式学堂 参加中国同盟会 兴办工矿企业A. B. C. D.46、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洋务运动的开展 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A. B. C. D.47、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48、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49、“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一五计划” D.新文化运动50、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51、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1861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3)材料三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5)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52、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53、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任列举两个此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