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传播的分类与模式_第1页
第2章传播的分类与模式_第2页
第2章传播的分类与模式_第3页
第2章传播的分类与模式_第4页
第2章传播的分类与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的分类与模式,复习,传播的定义传播的历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本讲内容,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传播的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系统模式新模式:网络化的传播,1.内向传播,定义: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主我是个人行为和意识的主体,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特点:隐蔽、内动、短途、思维性,2.人际传播,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可以面对面,也可以借助传播媒介)特点: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几种帮助我们认识人际传播的理论,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约哈里之窗”,3.海德的平衡理论,X,O,P,人际传播的动机和功能:认识自我建立人际关系控制周围环境进行情感沟通,3.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群体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群体中发生的传播活动。这种群体,可能是首属群体或次属群体,也可能是偶然性的群体。,当这个群体是一个特定组织的时候,这种传播活动就是组织传播了。组织有三个特征:(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因此,组织传播指的就是,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这种信息交流活动通常有组织、有领导、有一定规模。,组织传播可以分为:(A)组织内传播(思想、感情、工作沟通)(对内)(B)组织外传播(宗旨宣传、扩大组织、组织形象宣传)(对外)组织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以组织或团体名义讲话信息多为指令性、训导性、劝服性内容活动有组织、有领导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模,4.大众传播,定义: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特点:传播者是职业传播者,是一个传播组织的整体或个人传播对象分布广泛、成分复杂传播媒介为机械化和电子化的媒介讯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使得传播效果的测量需要付出专门的努力。,5.跨国传播,定义: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进行的针对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目的:塑造美化国家形象、维护捍卫国家主权、宣传本国价值观念、报道友好往来、反对霸权主义,判断以下叙述分别属于哪种传播类型。一个男孩子看到心爱的女孩走过来,他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出。女孩子冲他微微一笑,说:“你好。一位某种宗教的信奉者,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角落里,向聚集在他身边的人宣扬自己的观念。一位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比分落后,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着急,打好每一个球,一定会赢下来!”一位记者赶到了某个火灾现场,进行了采访、拍摄,随后进行了编辑和撰稿工作。这条新闻在当地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中播出。一位部门主管向下属员工群发电子邮件布置工作。,模式图,让传播过程更清晰,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在1980年代出版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列举了48种传播学模式。其中,他把有关传播过程的模式分为三类: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系统模式。,线性模式之:拉斯韦尔的“5w”模式,信源,接收器,噪音源,发射器,信道,信宿,线性模式2: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讯息,讯息,信号,信号,线性模式的特点:,线性模式很好地指出了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其基本关系。但是也存在两个缺陷。第一,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的、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第二,它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控制论观影响下的传播过程,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的传播过程。反馈: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诺伯特维纳(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译码者解释者编码者,译码者解释者编码者,讯息,讯息,经验范围,A,B,控制论模式之: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优点:1.与单向传播划清界限;强调传受双方经验范围内的传通;2.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讯息时是相互影响的;3.传播、分享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的。缺点: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传受等量在大众传播中几乎没有。,循环模式的特点:,大众传播的控制论模式(施拉姆),控制论模式的进步就是将“反馈”纳入到传播过程之中,它的箭头往往是双方向的。控制论模式的缺陷是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忽视了传播过程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系统传播过程,传播过程的宏观系统认知J.赖利和M.W.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最早提出了在社会系统框架之中的传播系统模式。,系统模式1:赖利夫妇的模式,它强调了人际传播的传播者与接收者所身处的群体、结构以及环境性的因素,系统模式2:梅尔文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美国社会的外部社会和文化条件,立法机构、管理机构和民间社团,媒介的制作者和分布者,财政支持人、广告机构、市场研究及商店信用评价机构,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中等文化素养的人,缺乏文化素养的人,投票等,保护,广告内容、商品和服务,有关受众爱好的信息收集,消费者中不同趣味的受众,需要明确的两点,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描述,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作业,上述六种经典模式中哪一种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请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索:新媒介与新模式大数据时代的传播,1.微博信息传播的蒲公英模式,2.六度区隔(SixDegreesofSperation)六度区隔,又叫六度分隔、六度空间,它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距离,之间不超过六层。换言之,理论上你通过最多六个人就能联系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小世界”。它也是web2.0时代社交媒体的认识基础。,3.SoLoMo模式这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媒介理念,即“社交媒体”(socialmedia)加上“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再加上“移动”(mobile)。大家目前普遍使用的微信,就完全符合这个模式。,4.数据新闻“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又称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journalism)。它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造出新闻报道的方式。近年来,国际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卫报、经济学人英国广播公司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作品。”章戈浩作为开发新闻的数据新闻,见新闻记者2013年第六期,大众传播的功能,拉斯韦尔(1948)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