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5)_第1页
修改病句 (5)_第2页
修改病句 (5)_第3页
修改病句 (5)_第4页
修改病句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修改病句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检查长句子是否有毛病一般用缩句法,对于较长的句子,修饰成分多,不易看出毛病,把修饰、补充成分去掉,留下基本部分就便于检查了。如:“翻滚的乌云和滂沱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缩句后变成:”乌云和大雨倾泻下来。”“乌云”是不能倾泻下来的,就很容易看出是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在修改过程中,一般将句子毛病用删、 补、调、换的方法改过来。 附:修改下列病句1、 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2、 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3、 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4、 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5、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6、 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8、 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9、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10、 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11、 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12、 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13、 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14、 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15、 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16、 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7、 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18、 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19、 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20、 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21、 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22、 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23、 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应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广大的农村青年 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2、状语位置不当。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3、虚词位置不当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驰骋”,可改为“跑”。)(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 动宾搭配不当。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的应该是“光芒”。)(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三、成绩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缺主语。如:(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缺谓语。如:(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缺宾语。如:(27)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缺宾语“的经验”。)(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缺宾语“的道路”) 2、赘余(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30)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补语多余。)四、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3、层次不清。例如:(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五、表意不明表意不明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多种理解。1、费解。例如:(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2、歧义。例如:(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儿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六、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1、自相矛盾。例如:(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戏券”)3、强拉因果。例如:(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4、主客颠倒。例如:(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学生是不陌生的(“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