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_第1页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_第2页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_第3页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_第4页
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晚唐诗歌,杜牧和李商隐,.,2,晚唐社会的时代特征,从文宗开成之后到唐亡(836907)这七十年左右,文学史上一般称之为晚唐。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使它完全走上了末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与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败以及晚唐时期三大政治问题密切相关的:,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鎏金铜观音造像(五代),.,3,晚唐诗人心态,晚唐诗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生活于这样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心态与艺术追求,与他们的前辈中唐诗人已有所不同。中唐时期虽是大乱之后,但士人却对王朝的“中兴”抱有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不失昂扬奋发,常常表现为积极进取,关注时弊民瘼的精神。但到了晚唐,面对政治上不可收拾的局面,他们则已深感无力回天,因而在心态上蒙上一层暗淡、伤感的色调。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晚唐的诗歌总体面貌上已与前此诗歌有着不的特征。,韩滉文苑图(晚唐),.,4,晚唐诗歌的别样美丽,晚唐的诗坛虽比不上盛唐的繁荣,中唐的热闹,但却决非一片荒芜,不可救药的颓废,而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李商隐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如果说晚唐是唐王朝的黄昏,那么,晚唐诗歌也仍有它落日前的余晖、晚霞,所辉映出的美丽。在晚唐,盛中唐的各种流派、风格、创作手法都有所继承。和中唐相比,晚唐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所以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李商隐、杜牧为晚唐诗人之翘楚。他们的诗歌,在忧时悯乱、感叹身世之中,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但无论表现内容还是创作艺术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由于晚唐时局如西风落照,士人深感回天乏力,故淡泊情怀与艳情绮思的主题在晚唐诗坛便十分流行。而艳情绮思的题材,在词这一新起的艺术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到了五代时期,词迅速发展,为后来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5,晚唐社会与晚唐诗歌1、晚唐:828-9072、社会:王朝末世、前途暗淡、悲凉空漠3、诗歌内容:关注历史变迁、追求官能享受、咀嚼闲适生活4、诗歌风格:或清迈隽永,或绮丽浓艳,.,6,杜牧:不但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那个时期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杜牧(803852)字牧之,祖居樊川乡,故称“杜樊川”,.,7,诗歌欣赏: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几首诗歌的作者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杜牧。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8,风格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杜牧诗歌,.,9,杜牧诗歌的表现内容,杜牧的诗歌,从表现内容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类:,政治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写景纪行诗妇女题材诗,.,10,杜牧诗歌咏史怀古,.,1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2,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13,构思立意的新奇首句写骊山,绣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又形容骊山美丽景色,语意双关。次句写骊山顶上的华清宫,镜头缩小,并向前推进。次第,一个接一个。以上两句只是点题,还不知道诗歌意思。第三句是两个特写镜头:在红尘扬起的地方,有一人骑马飞奔而来;山上宫中,杨贵妃嫣然而笑。两个意象间没有任何关联词,意象间的联系靠读者想象、补充,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最后一句委婉揭示了事件原委。门开、马奔、妃子笑,原来是荔枝来了,但它不是正面说,而是从反面说“无人知是荔枝来”。事情绝密,冒充传递公文,批判了帝王贵妃的腐朽生活。,.,14,以小见大。以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写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荒淫生活,并借古讽今有力的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腐朽。,.,15,诗味含蓄。诗歌巧设悬念,千门开,一骑来、妃子笑到底为何,直至最后才含蓄揭开谜底:荔枝来。诗歌并没有明白说唐玄宗如何荒淫好色,杨贵妃如何恃宠而骄,而是通过门开、马来与妃子笑的鲜明对比来揭露。妃子笑,可让人想到周幽王与褒姒;无人知,写唐玄宗把送荔枝当成重大紧急之事,揭露皇帝为讨妃子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16,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7,杜牧之咏史诗经常用反用其事的笔调。这首诗中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18,这首诗具有史论色彩: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事迹的慨叹,认为周瑜是侥幸成功。也有人认为杜牧此诗并非贬周,而是感叹人生中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能成就大业。,.,19,即小见大,富有形象性。诗歌写假想中曹军的胜利、孙、刘的失败,是通过间接描绘东吴两个著名又极有身份的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写出。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二乔将成为曹操的战利品,关在同雀台上,供他享受。,.,20,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22,1泊秦淮是杜牧的一首著名的写景寄慨诗。金陵(南京)是六朝古都,秦淮河穿过城中,两岸酒家林立,是贵族富豪们宴游享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慨深沉的千古绝唱。,.,23,2诗歌的首句是写景,严羽沧浪诗话称“发句好,尤难得”。此句好在意象和动词的运用,短短七字却写了四种意象:“烟”、“水”、“月”、“沙”,而且运用了两个“笼”字把意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薄雾笼罩寒水、清辉直泻白沙的景象,为全诗创造了冷寂凄清的气氛。第二句才点出了诗人的写景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夜”点明时间,“秦淮”和“酒家”点出地点。而且“夜泊秦淮”紧扣题目,“近酒家”又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24,第三、四句是就“近酒家”所见的景况而发出的议论和感慨。第三句表面上是责备歌女,实际上是谴责那些达官权贵的听客们。第四句点出歌女所唱的曲子是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两句运用了曲笔的写法,寄托了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25,3诗歌的构思精巧别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寄慨,即景而生情,自然成章。但是其写景和寄慨以都采用了倒写的手法,显得十分别致,而“近酒家”又起到了钩连上下文的作用。,.,26,诗歌并无刻意的雕饰,似自然成章,然而又显得精巧别致。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当然是写景和抒情,其写景善于巧妙地组合意象,不仅描摹如画,而且渲染了气氛;其抒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议论和叙述的手法,依靠曲婉的寄托、暗示而传达出来,所以造成了深沉婉曲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寓意含蓄、意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与琢磨。此外,诗歌的语言也明显地体现了诗人自己的追求:“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献诗启),.,27,杜牧诗歌写景题咏,.,28,.,29,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山中景色的诗,画面鲜明优美:顺着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停车留恋不行,是因为爱赏夕阳映照下的枫林,经霜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的春花还鲜艳。,.,30,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哀秋,而是歌颂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31,.,32,杜牧诗歌感慨时事,.,33,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34,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情景和气氛两个方面,烘托出失群孤雁的孤寂和悲凉。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35,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管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格。,杜牧诗歌小结,.,36,杜牧的诗以俊爽豪宕、雄姿英发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37,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有李义山诗集。“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38,1、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李商隐生当末世,早岁孤贫,后又陷于党争之中,抑郁不得志,终年丧妻,一生之中屡屡为情爱而痛苦。这样的生或遭际,形成了他忧郁感伤的性格。同时他又天赋才情,灵心善感,感情丰富细腻,这综合起来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39,2、李商隐的诗歌内容政治诗、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爱情诗。,.,40,政治诗,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41,咏史诗,马嵬二首(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42,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43,咏怀诗,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44,咏物诗,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45,创作中,出现了三种值得注意的走向:一、情爱与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二、追求细美幽约;三、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李商隐正是受这一走向推动,在表现包括爱情在内的心灵世界方面作了重大开拓,同时创造了“绮密瑰妍”的诗美。,.,46,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爱情诗,.,47,锦瑟此诗乃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发出了难解的感叹。历代以来,众说纷纭,大致有:咏令狐楚家青衣(恋情)、咏锦瑟、自伤生平、悼亡、政治寄托、诗序、寄托不明、自寓创作等说法。可参看今人刘学楷、余恕成有李商隐诗歌集解。,.,48,关于主题:,锦瑟可能是中国诗歌史上解说最为纷纭的一首诗歌。爱情说,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名;悼亡诗,借锦瑟怀念妻子;写音乐的,中间四句表现了奏瑟时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自述诗歌创作说等。,.,49,律诗的首、尾两联一般多叙事和直接抒情成分,诗歌的中心往往蕴涵在这两联中,有时甚至明白点出。中间两联主要是写景来深发主题思想。锦瑟首联已点明主旨,即由锦瑟弦弦拄柱发出的悲声引起“思华年”,追忆盛年往事。中间两联是用比兴手法展开带有象征色彩的各种意象,传达诗人回忆时的各种心境。尾联以“成追忆”三字回应“思华年”,以“惘然”点明追忆往事的感受。因此这首诗诗人追忆盛年往事,不胜惘然之作。追忆的内容可以非常广泛。,.,50,意境创造的独特性:作者在回忆往事时,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心境幻化为一幅幅各自独立的象征性图景。这些图景形象鲜明,但含义朦胧、虚泛,可以作多方面联想。但由于这些含义模糊的象征性图景是被约束在“思华年”、“惘然”这个总范围里,因此其总体含义还是明确的。这种总体含义明确,但局部含义朦胧,象征性图景鲜明,但象征含义朦胧的特点,构成了这首朦胧诗意境创造上的独特性。,.,51,中间两联诗、画、乐三位一体:中间两联借助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将锦瑟乐声达到的各种艺术境界:迷幻、哀怨、清寥、飘渺,化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庄子之梦迷蝴蝶、望帝之魂化杜鹃、沧海月明而遗珠有恨、蓝田日暖而良玉生烟,以概括抒写其所经历的种种人生境界和感受。因此它们兼有音乐意境、画面形象和诗歌意象的三重暗示性,意蕴特别丰富。,.,52,片段的独立性与整体的统一性:中间两联所展示的象征性图景在时间、空间、情感上没有固定的次序和逻辑联系,但它们带有悲凉、迷惘的情调,加上工整的对偶、凄清的声韵,所以全诗仍有明显的整体感。这种片段的独立性与整体的统一性的结合,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53,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54,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多情自古伤离别”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55,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变。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5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是什么意思?,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