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 (2)_第1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 (2)_第2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 (2)_第3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 (2)_第4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陶瓷基复合材料,2,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碳/碳复合材料,3,陶瓷材料的特点陶瓷材料也称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以无机非金属天然矿物或化工产品为原料,经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制成的产品。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区分:根据两种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来区别。陶瓷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区分:可以从分子结构上来区别。高分子材料含有不连续的大分子,在分子内的碳原子是由共价键相联,分子与分子间则通过较弱的分子键或氢键结合。陶瓷材料没有不连续的分子,是一种或多种原子的空间排列,有序为晶体,否则为非晶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4,陶瓷材料的特点陶瓷材料可分为:普通陶瓷(ConventionalCeramics):砖、陶器、瓷器等。精细陶瓷(AdvancedCeramics):硅、铝、钛、锆等的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等。陶瓷材料以高的抗压性能、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熔点著称。,陶瓷基复合材料,5,陶瓷材料的特点,陶瓷材料的特点:很好的耐热性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电绝缘特性高的耐磨性能低的密度低的韧性,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韧性K1C反映含裂纹材料或构件的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又称为强度因子。陶瓷材料不象金属材料有塑性变形,因此在受机械拉伸或热冲击载荷时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失效。所以提高其韧性是陶瓷基复合材料最重要的目标。,6,陶瓷材料的特点,使用温度,陶瓷基复合材料,7,陶瓷材料的特点,材料的密度,陶瓷基复合材料,8,陶瓷材料的特点,热膨胀系数,陶瓷基复合材料,9,陶瓷材料的特点,断裂韧性,陶瓷基复合材料,10,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材料,使之增强、增韧的多相材料,又称多相复合陶瓷或复相陶瓷。增强相与基体的模量之比相当低,为0.1-1。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提高强度不是其目的,最主要的是提高其韧性。,陶瓷基复合材料,11,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种类,陶瓷基复合材料,纤维(晶须)增韧(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异相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刚性颗粒(陶瓷),韧性颗粒(金属)。原位生长陶瓷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陶瓷:也称倾斜功能陶瓷,陶瓷与金属材料的梯度复合,两类陶瓷梯度复合。适应材料两侧不同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要求,减少热应力。纳米陶瓷复合材料:陶瓷基体中含有纳米粒子第二相的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晶粒内弥散纳米粒子第二相;基体晶粒间弥散纳米颗粒第二相;基体和第二相同为纳米颗粒。,12,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基本要求,13,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基本要求,14,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蠕变、疲劳和冲击性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环境中温度、氧化或还原气氛的影响,不易挥发;具有较高的韧性;能够渗入、浸润纤维束、晶须束或颗粒预成型件中;与增强相能形成良好的界面联接;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与增强纤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物理损坏增强纤维。,15,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1陶瓷材料的化学键原子结合键:三种强结合力的化学键:共价键(Covalentbond)、离子键(Ionicbond)、金属键(metallicbond);二种弱结合键:范德华键(vanderWaalsbond)、氢键(hydrogenbond);陶瓷材料:离子键或共价键。,16,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2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通常金属阳离子尺寸较非金属的阴离子小,在陶瓷晶体中经常占据的是由非金属阴离子构成的晶格中的间隙位置。简单立方:CsCl,CsBr,CsI面心立方:NaCl,CaO,MgO,MnO,NiO,FeO,BaO密排六方:ZnS,Al2O3,17,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几种陶瓷晶体结构介绍MX型结构(M为金属阳离子,X为阴离子)闪锌矿结构,18,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几种陶瓷晶体结构介绍MX型结构NaCl型结构MgO,NiO,TiC,VC,VN等都是这种结构,具有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多数有熔点高、稳定性好的特点。,19,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几种陶瓷晶体结构介绍MX2型结构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是金红石结构。单位晶胞中的8个顶角和中心为阳离子,阴离子的位置则正好处于由阳离子构成的稍有变形的八面体中心。,20,陶瓷基体材料,陶瓷基体材料的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几种典型陶瓷晶体结构介绍M2X型结构这种结构以赤铜矿为代表。阴离子构成体心立方结构,阳离子处于间隙中。,21,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普通制备工艺在普通工艺中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材料制成粉状;粉末压制成一定的形状的坯料;坯料在高温下的烧结,也可能在高温和压力下进行;加工至最终形状和尺寸。,陶瓷基体材料,22,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普通制备工艺热等静压工艺(HotIsostaticPressing,HIP)压力为100-300MPa,温度可达1400,时间在1-8h。,陶瓷基体材料,23,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普通制备工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陶瓷基体材料,24,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普通制备工艺溶胶-凝胶工艺(Sol-gel),陶瓷基体材料,25,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陶瓷普通制备工艺溶胶-凝胶工艺(Sol-gel),陶瓷基体材料,26,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新型陶瓷制备工艺自延高温合成工艺(Self-propagatinghightemperaturesynthesis,SHS)该类工艺的又一名称为铝热燃烧反应。铝与氧化铁的放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很多,可使温度达到2500。SHS的突出特点:极高的燃烧温度简单、低成本的设备能精确控制其化学成分能制备不同的形状的零件,陶瓷基体材料,27,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碳化硅碳化硅(SiC)是一种非常硬而脆的材料。在还原气氛中,碳化硅具有很好的耐烧蚀与化学腐蚀能力。在氧化气氛中,碳化硅中的自由Si可能被氧化,在极高温度下,碳化硅也可能被氧化。碳化硅主要有两种晶体结构,一种为-SiC,属于六方晶系,另一种为-SiC,属立方晶系。多数碳化硅以-SiC为主晶相。碳化硅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矿物,虽然硅和碳都是地球上存在着的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陶瓷基体材料,28,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碳化硅主要的制备工艺有:热压烧结法反应烧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压烧结法需要添加剂:MgO,B,C,Al需要的热压温度非常高:1900-2200压力:35Mpa热压后的碳化硅制品必须用金刚石来打磨、修整,很贵。,陶瓷基体材料,29,碳化硅反应烧结法原材料为碳化硅粉、石墨和增塑剂混合料。粉状的原材料被压制、拉挤或注射到模具中,得到坯料。分解增塑剂。渗入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到坯料中与其中的碳反应原位形成碳化硅。在这一工艺中,额外的2-12%硅被渗入进去,以填充形成的空隙,因而可得到致密的制件。,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陶瓷基体材料,30,碳化硅,陶瓷基体材料,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用不同工艺制备的碳化硅的性能,31,氮化硅,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陶瓷基体材料,氮化硅(Si3N4)是键合能很高的共价化合物。有两种晶体结构,型与型,两者均为密排六方结构,但-Si3N4的C-轴长度是-Si3N4的两倍。主要的制备工艺有:冷压烧结法热压烧结法反应烧结法热等静压法化学气相沉积法,32,碳化硅,一些常用陶瓷材料的介绍,陶瓷基体材料,反应烧结法将硅粉压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在1100-1400的高温下通入纯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这时就有下列反应发生:3Si(s)+2N2(g)Si3N4(s)3Si(g)+2N2(g)Si3N4(s)Si(s)+SiO22SiO(g)第三个反应说明了在反应过程中硅的减少。反应烧结法制备的氮化硅孔隙率较热压制品高(10%),因此其中温下的抗氧化能力也较低,通常其强度0(Pm)时,P0,r0,tm(C-压应力,T-拉应力)应力分布及在球状颗粒周围形成的裂纹,9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颗粒增韧,微裂纹增韧,0,颗粒处于压应力状态,基体径向受压应力,切向受到拉应力。当应力足够高时,可能产生具有发散性的径向微裂纹。,P1700之后,树脂碳趋于石墨化,由于收缩造成的裂缝的综合作用,体积收缩会有所增加。,基体碳的制备,碳/碳复合材料,119,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碳/碳复合材料,120,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碳/碳复合材料,121,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保护,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是目前耐高温工程结构材料的理想材料,但碳/碳复合材料在高于370时就会发生氧化,氧化保护极为重要。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措施:在制备碳/碳复合材料过程中在基体中预先包含有氧化抑制剂;采用碳/碳复合材料内含硼或硼化物类抑制剂,可将其氧化开始温度提高到600,当温度再高时只能应用高温抗氧化涂层的方法。在碳复合材料的表面涂覆耐高温涂层,阻隔氧侵入。,122,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保护,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涂覆耐高温涂层,温度低于1500时,SiC和Si3N4陶瓷是较好的抗氧化陶瓷涂层。它们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相对较低的蒸气压和氧的扩散渗透率,与碳相容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温度介于1500-1800时,采用如SiO2+SiC的复合涂层。,温度高于1800时,采用如ZrO2HO2Y2O3和ThO2的复合涂层。它们在2000以上时仍有所需的热稳定性。Al2O3则可用于1800-2000。,123,复习题,1.为什么说提高韧性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设计目标?陶瓷基复合材料中主要有哪些增韧机制?2.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