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 雷电防护系统简介.ppt_第1页
OBO 雷电防护系统简介.ppt_第2页
OBO 雷电防护系统简介.ppt_第3页
OBO 雷电防护系统简介.ppt_第4页
OBO 雷电防护系统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压供电系统中的浪涌保护2.0.1版,OBO雷电防护系统,6.防雷器选型安装指引以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防雷元件类型和典型应用,2.雷电的产生及其特征,1.介绍,3.浪涌过电压的成因和效应,雷电保护系统的等电位连接,4.对雷击放电及其效应的保护体系,雷电保护分区的概念,7.应用举例,产品技术参数,9.总结/问题和解答!,8.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测试,讲座内容和顺序,1.0整体介绍,欧洲大型防雷器生产厂100年的制造历史防雷产品超过1000种拥有国家级实验中心产品依据VDE标准获ISO9001品质认证在中国设有三个中心,1.1德国OBOBettermann公司简介,1.2OBO中国用户服务方式,OBO地区代理商,OBO中国培训中心(北京),OBO中国培训中心(深圳),中国用户,OBO中国培训中心(南京),1.3OBO中国服务机构及性质,培训中心1.用户售前技术咨询2.顾问工程师设计方案3.分销商与技术人员培训4.产品宣传与技术支援,地区分销商:1.提供优质售前、售后服务2.提供优良的工程服务3.五年免费品质保证更换维护4.产品退货更换服务,1.4OBO服务机构,培训中心,北京中心深圳中心Chapter2.0,雷击放电是如何产生的,2.1雷电成因,放电类型,发生在云地之间90%的雷击现象是属于云/地负闪击情况,在本处作主要描述。其他雷击分类如下:负闪击地/云正闪击云/地正闪击地/云然而,多数的雷击放电是发生在云层内部或两个云层之间。,2.1.1雷电成因,雷云的锋面是由上升的暖湿气流形成,这些暖湿气流上升到大约15000米的高空。,强烈的上升气流位于锋面中心,在云中产生出正、负电荷。,2.1.2雷电成因,用雷达和探测器进行的研究表明:云内电场的形式与冰晶和过冷水滴的存在紧密相关。实验室研究表明:冰块带负电荷,小冰晶带正电荷。因为冰晶较轻,被上升气流带到云的上部,而冰块下降到云的中部。这种过程使云的不同区域带上不同的电荷。,2.1.3雷电成因,-,+,-,+,-,+,-,+,-,+,-,+,-,+,-,+,-,+,+,电场,+,+,+,+,+,+,+,+,+,+,+,+,典型分布:正电荷位于云的上部,负电荷在云的下部。,另外,接近地面的部分带上正电荷(地平面的磁场强度作用)!,可触发雷电的电场强度与空气的绝缘度相关,电场强度在0.5-10kV/cm之间。,2.1.4雷电成因,雷电全过程:,2.1.5雷电成因,-40,-20,0,0,200,400,600,800,t(s),100,300,500,700,900,经过几毫秒(ms),在一个放电通道内的主放电和后续放电的能量效应与模拟雷电波形10/350s相似,在IEC61024-1“建筑物防雷保护”,以及IEC61312-1“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中提出和确认。,首次雷击,后续雷击,实测的雷电流脉冲波形雷电流脉冲模拟波形,10/350s,Iimp,1100,I(kA),2.1.6直击雷波形与感应雷波形的区别,直击雷电流脉冲波形,10/350s感应浪涌电流波形,8/20s,2.2雷击电流大小的分布(欧洲),0,5,10,15,20,25,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160-170,170-180,180-190,190-200,雷电流幅值kA,包含正和负的雷击,雷击概率,%,分类原则依据德国DINVVDE0185Part1(11/02),也可参照GB50057-94,2.3首次雷击的测试参数根据IEC62305-4;DINVVDE0185Part4,保护类别,峰值电流I(kA),脉冲电流携带的电荷Qs(C),单位能量W/R(MJ/ohm),负极性首次雷击,正极性雷击,防护雷电放电的总和,IIIIII-IV,雷电流参数,100,50,2.5,100%,80%,98%,150,75,5.6,100%,85%,98.5%,Chapter3.0,浪涌过电压的成因和效应,3.1.1雷电击中没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3.1.2效应(直击雷),雷电击中没有外部避雷系统的建筑物,雷电直接对建筑物放电,使大电流流过建筑物,雷电流的能量将发生转换。建筑物某些部分的温度将急剧升高,产生火灾现象。另外,雷电流通过时,材料可能被熔化或产生爆炸。,效应:火灾原因:雷电流携带的电量和能量。,3.2.1雷电击中高压架空线,3.2.2效应,雷电击中高压架空线,当雷击架空线时,瞬时的阻抗是由导线本身的浪涌阻抗决定的。对于单一导线,该阻抗(ZW)通常在400-500ohms之间。,效应:过电压(电压浪涌)原因:雷击脉冲电流峰值,3.3.1雷电击中低压架空线,3.3.2雷电击中低压架空线,雷击低压架空线,低压架空线上的雷击的效应与高压架空线上的雷击的效应是不同的。基本的区别是:低压架空线上的雷击非常接近建筑物,导线上可传导部分的雷击电流进入邻近建筑物内。,资料来源:德国雷电防护和EMC技术中心(BET),效应:在低压供电系统产生过电压(浪涌)和传导部分雷击电流。原因:雷电电流脉冲峰值。,3.4.1雷电击中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3.4.2雷电击中有外部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有外部防雷系统的建筑物遭受雷击,该建筑物并没有做防雷等电位连接。,效应:电压浪涌(过电压)绝缘崩溃原因:雷电脉冲电流峰值,当雷电流沿着引下线分流到地时,导致接地体的电位升高,高电压将通过接地等电位连接系统进入到建筑物内部。在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的等电位连接(防雷器/B类)保护电气安装不被损坏。,建筑物附近的雷击,3.5.1建筑物附近的雷击,效应:雷电流通过耦合的方式进入埋地的管道、电源线等等。(电流耦合)这增加了建筑物内部火灾的危险性。雷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导致的感应耦合。,3.6.1远处的雷击,3.6.2远处的雷击引起的电压浪涌耦合,远处的雷击,当雷电流通过某导体时,在该导体周围将会形成磁场。如果某一导线环路靠近有雷电流通过的导体(雷电放电通道),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导线上就会产生感应过电压。,效应:感应耦合引起原因:雷电流的最大陡度,Lightningarresters,Linesrunningparallel,Conductorloop,导线环路,3.7.1电源开关转换,3.7.2效应,电源开关转换,开关转换几乎发生在任何有用电设备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有大容量电感设备的场合,例如:电动机变压器扼流线圈空调装置焊接设备长的灯串,效应:电源线上的过电压(浪涌)原因:在电源线上的开关转换所致的暂态浪涌(操作过电压)的高电流陡度。,资料来源:Kopecky/Aachen,3.7.3暂态电压浪涌,什么是暂态浪涌电压?,暂态浪涌电压是持续时间很短的过电压,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微秒,而电压峰值可以达到正常供电电压的数十倍。,雷电浪涌,开关浪涌,临时电压升高,谐波导致的快速和慢速电压改变,电压下降电压短时中断,3.8浪涌过电压导致的损害,4.数据和信息的丢失,5.产品的损失,6.系统技术可靠性下降,7.传递错误指令,1.人身伤害,3.浪涌导致的物理器件损坏,2.火灾危险,3.9EMC电磁兼容的历史,1950,1960,1970,1980,1990,干扰变量/设备内置电子元件数量,时间,抗干扰能力,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2000,个人电脑,3.10损害统计,雷电浪涌引致的损坏报告,包括直接雷击和雷击产生的效应导致的损坏,根据9000例损失报告的分析,Chapter4.0,雷击放电及其效应的保护体系,4.1电压浪涌的防护措施,按照EMC电磁兼容的概念规划和构建,1.设置防雷保护分区(防雷保护的分区概念),2.设置等电位连接,3.屏蔽装置与等电位连接排的连接,4.浪涌保护器(防雷器)的安装在不同分区的交界处,被保护空间必须首先被分成不同的防雷保护区。这是为了定义雷电电磁脉冲(LEMP)影响程度不同的空间,也是为了选择等电位连接点的适当位置。,4.2防雷保护分区的概念根据IEC61024-1,61312-1andDINVVDE0185Part4,4.3防雷保护分区的定义,防雷保护区的概念,区=防雷保护分区,4.4如何设置屏蔽措施,屏蔽措施可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磁场强度,建筑物结构中的钢筋可以作为屏蔽来使用,方法是把它们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上。例如:金属屋顶或屋面。建筑物混凝土中的金属配筋。金属门和金属窗架。金属容器。设备的金属机架。线缆的金属桥架等。,资料来源:DINVDEV0185,Part4:02/2002,在每一交叉处连接,金属门,在每一金属条上的连接,金属窗架,4.5雷电保护的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减小防雷保护区内金属构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0B区,0A区,1区,2区,3区,4.5雷电保护的总等电位连接系统,4.6防雷保护的局部等电位连接,4.7各种不同的等电位连接方式及其相互连接,S,M,Mm,Ss,基本等电位连接系统,星型结构,格栅型结构,等电位连接系统与公共接地系统之间的连接,ERP,0B区,0A区,1区,2区,3区,4.8把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进等电位连接系统,4.9把电源线和数据线连接进防雷等电位连接系统,防雷保护分区概念,区=雷电保护分区,Chapter5.0,防雷器的类型及其典型应用,5.1防雷器技术,5.2火花间隙技术,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大小决定了该火花间隙的工作电压。火花间隙型防雷器是由两片或更多的电极片串联在一起组成的。电极是由不燃性材料(例如石墨)构成。如果火花间隙点火,空气被击穿,两电极之间的电压由击穿电压迅速下降,直到阳极-阴极之间维持很小的电压。,5.3压敏电阻技术,中间相,电极,环氧树脂,烧结的氧化锌颗粒,添加了其它的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颗粒,微变阻器,=10m,镀锡铜质电极,1)资料来源:SiemensPublication“MetallicoxidevaristorSIOV”,压敏电阻是阻值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电阻,具有很高的U/I非线性特性。压敏电阻的阻值可以改变是因为在该电阻内部存在大量串联和并联的微变阻器。在过电压的影响下,内部的微变阻器将会逐渐老化。,5.4二极管技术,双向二极管(限压二极管)可以限制正方向和负方向的过电压。因为具有极快的开关特性,在皮秒(百亿分之一秒)级别内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提供精细保护和数据线上的防雷保护。,5.5防雷器的相关标准,0区1区,用于雷电等电位连接的防雷器。基本保护测试参数:Iimp(10/350),用于过电压浪涌保护的防雷器。中等保护测试参数:Imax(8/20)In(8/20),1区2区,直接用在终端设备前端的防雷器。精细保护测试参数:Uoc(1,2/50)In(8/20),2区3区,5.8对不同设备的脉冲耐受电压的要求(根据IEC60364-4-443/1995),B,C,D,1,2,3,4,6,kV,设备必须的脉冲耐受电压和OBO防雷器提供的保护水平之间的比较(230/400V交流电)。,电源线引入处的设备,作为固定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设备,连接于固定装置上的设备,要求提供特殊保护的设备,安装在主配电柜,安装在分配电柜,安装于终端设备前端,过电压类别IV,过电压类别III,过电压类别II,过电压类别I,Chapter6.0,防雷器选型和安装指引以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6.1.1民用或商业建筑物,建筑物具有雷电保护系统,是否具备以上三种结构中的一种?,电源线架空引入到建筑物,屋顶装置有接地的结构,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6.1.2民用或商业建筑物,没有安装雷电保护系统,上述三种结构存在吗?,电源线埋地引入建筑物,屋顶没有接地的金属构件,没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6.2.1安装指导/TN-C-S制式,供电线路在进入建筑物主配电柜之前,零线和保护地线是共用一条PEN线。在建筑物内,PEN线被分成N线和PE线。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人员密度大的场所以及新建设施。,主等电位连接排,主配电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分路配电屏,用户设备端,局部等电位连接排,6.2.2安装指导/TN-C-S制式,举例(根据VDEV0185Part4:2002):第一级防雷保护,200kA,50%转移入地,50%通过电源线转移出建筑物(4条导线,每条导线流过25kA),主等电位连接排,主配电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分路配电屏,用户设备端,局部等电位连接排,6.2.3安装指导/TN-C-S制式,Source:DINVDEV0185,Part4:02/2002,低压供电系统中雷电流的分流模式,变压器,电源线1,电源线2,变压器接地,用户1,用户2,主等电位连接1,主等电位连接2,低压供电系统,用户1接地,用户2接地,6.2.4安装指导/TN-C-S制式,例子:当雷电击中电源线,或雷电流耦合到某一条电源线,例如L1,电涌由L1传入。这种情况也可能由开关操作或感应耦合引起。,主等电位连接排,主配电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分路配电屏,用户设备端,局部等电位连接排,6.3安装指导/TN-S制式,电气设备的机壳通过保护地线接地,该保护地线是由户外(如变压器接地端)单独引来。在这种情况下,雷电放电要通过5条线。应用范围:主要用在按照电磁兼容EMC概念设计的工业设施。,主等电位连接排,主配电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分路配电屏,用户设备端,局部等电位连接排,6.4.1安装指导/TT制式,电气设备的机壳与建筑物的地连接,建筑物地与变压器地(N线)是分开的,互相没有连接。应用范围:主要用在农村,离城镇较远的地方。,主等电位连接排,主配电屏,导线长度,导线长度,分路配电屏,用户设备端,局部等电位连接排,6.4.2安装指导/TT制式(当防雷器遇到绝缘问题时),TT制式:安装举例,当防雷模块出现问题(例如内部短路),而建筑物接地电阻很高时,在建筑物的接地排上就会产生一个很高的接触电压。特别是在TT制式中,建筑物接地电阻值可能很高。当然,仅当防雷器安装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前边时,这种情况才可能发生。解决这个问题用以下的方式,即在电源相线与中线之间使用电源防雷模块,而在中性线与地线之间连接放电间隙。,1)防雷器的类别,防雷器有绝缘问题,z.B.1A,1A,RAxIfault=Uon保护接地,PAS,NPE火花间隙,6.4.33+1结构的安装指导,3+1电路结构的优势,没有漏电流(在相线/中线与保护地线PE之间)当防雷器绝缘失效时,不会在地线上产生危险的高电压。当供电系统接地故障时,防雷器仍保持安全。在TT系统中,该防雷器可安装在剩余电流断路器前或后边都可以。(根据DINVDE0100Part534(04/99))更低的残压-在相线(L)和中性线(N)之间。,模块式、可插拔设计,适合V25-B+C和V20-C模块,带标志的接线端子,防反向插入结构,安装更容易。,火花间隙,压敏电阻,线缆长度(B类和C类防雷器之间),R,A,C,1),D,1,),进户电源线,线缆长度(C类和D类防雷器之间),6.5.1安装指导/防雷器之间的配合,1)防雷器的等级,如果线路上安装了两级或更多的浪涌保护装置(防雷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影响,这称之为防雷器的配合。,UL=-Lx,6.5.2安装指导/防雷器之间的配合B类和C类防雷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级防雷器之间能量配合的基本模式,例如:MC50-BVDE和V20-C(等级分别为B和C)。,部分雷电流进入到接地系统:,因为C级防雷器响应快,它首先导通。,C级防雷器可能因为有较大的雷电流流过而损坏。,当包含线路上的电感时,1米导线长度的电感大约是1H,所以有5米的线长就足够了。,UL+UC=UB,UB,UC,6.5.3安装指导/防雷器之间的配合当使用新型B级防雷器(能量自调整)时:,新型能量自调整防雷器MCD的主要应用领域:在独立空间内的紧凑浪涌保护设计,以及需把B级和C级防雷器安装在一个配电屏内的场合。例如:移动通信基站,具有很低(1.3kV)的保护水平,所以在B与C级防雷器之间不用加装退耦器,也不需要保持一定的线长。具有按照EMC概念设计的紧密结构,节省45%的空间。内部多层石墨电极堆叠技术。防雷器中没有敏感的电子元件。C级防雷器无需再加额外的NPE模块。,能量自调整模式-使用MCD与V20-C,6.6.1安装指导/电网后续电流,用户,变压器,6.6.2安装指导/电网后续电流,电网后续电流:在防雷器导通雷电流之后,由于市电电压的作用产生的流过防雷器的工频电流。,B,防雷器的串联保险丝,R,A,R,B,变压器,供电线缆,6.6.3安装指导电网后续电流,三相初始短路电流I“的大小是由从变压器端到户内发生短路端之间的距离(线缆长度)决定的。(29个本地电网的2323个数据点),架空线路x混合线路+埋地线路,020040060080010001200l/m,109876543210,I/kA,6.7.1防雷器的连接线,如果现场无法满足防雷器连接线的长度要求(0.5m根据VDEV0100,Part534),那么就不要用跳线的连接方式,而改用V形连接方式。注意将已保护的线和未保护的线尽可能的保持较远距离的布放。,6.7.2安装指导/线缆布放,已保护的线和没有保护的线应分开,不可靠在一起平行布线防雷器的引入引出线的布置应避免形成环路,不正确的安装,6.7.3连接线,附加内部隧道式连接,6.8安装指导,50,Fe,25,Al,16,Cu,导线橫截面积mm2,材料,可负荷雷电流的连接线的最小橫截面积。.,DINVDEV0185,Part3:2002,6.9防雷器的维护和测试,应按照下表所示,每4年对防雷模块进行性能测试。(根据DINVVDE0185,Part3:2002),防雷器的测试,使用便携式模块测试仪,预装V25-B+C和V20C的测试插座,防反插设计,也提供外接端子。,6.10安装于仪表前端的B类浪涌保护器(连接技术规范),本规范条文摘录:B级浪涌保护器(在交流配电系统中使用的指导纲要)。只能使用基于火花间隙类型的浪涌保护器,不允许并联压敏电阻。根据VDEW规定的“引入线封接条件”,浪涌保护器的保护性绝缘壳体必须能够引入线封接。浪涌保护器必须至少每四年检查一次,以保证该装置工作状态良好。,注意:B级防雷器应根据防雷保护分区的概念,安装于靠近建筑物入口处,也就是说,应安装于仪表的前端。,6.11安装于仪表前端的B类浪涌保护器(解决方案),解决方案,Chapter7.0,应用举例、OBO防雷器技术参数介绍,7.1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的例子,普通建筑物-没有安装外部雷电保护系统,1)防雷器的等级根据DINVDE0675Part6.,普通建筑物-安装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7.2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的例子,1)防雷器的等级根据DINVDE0675Part6.,信息系统大楼-安装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7.3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的例子,1)防雷器的等级根据DINVDE0675Part6.,工业厂房环境-安装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7.4建筑物内安装防雷器的例子,1)防雷器的等级根据DINVDE0675Part6.,7.5.1.1电源防雷器B级,防雷器等级:B级-根据VDE0675,part6防雷器等级:1级-根据IEC61643-1工作原理:火花间隙/多层石墨电极堆叠技术峰值电流Iimp:50kA(10/350)每相放电电流Imax:120kA(8/20)每相保护水平Up:2kV串联熔丝:不需要串联熔丝(当电网中已经安装有500A的熔丝时)获得的认证标志:VDE,VE,KEMA,EZU,MEEI,雷电控制器MC50-BVDE,技术参数,7.5.1.2电源防雷器B级/NPE,防雷器等级:B级根据VDE0675,part6防雷器等级:1级根据IEC61643-1工作原理:火花间隙/多层石墨电极堆叠技术峰值电流Iimp:125kA(10/350)放电电流Imax:200kA(8/20)保护水平Up:2,5kV认证标志:VDE,VE,KEMA,EZU,MEEI,雷电控制器MC125-B/NPE,技术参数,7.5.1.3应用的优越性/密封的防雷器MC系列防雷器,使用OBO防雷器MC50-BVDE和MC125-B/NPE在安装中的优势,无需设置专门的箱体!,与其它电气设备之间无需采取隔离措施,3+1结构TN-S-,TT-,IT-制式,采用隧道式连接16mm铜线,通过了脉冲电流测试且容易安装!,7.5.1.4MC系列防雷器在安装中的优越性,怎么中间两个模块没有连接线?,7.5.1.5MC系列防雷器,雷电控制器MC,MC50-BVDE,MC125-B/NPE,测试是依据:,EDINVDE0675Teil6+A1+A2,IEC61643-1+37A/95/CDV,7.5.1.6应用举例/移动通信基站,通信基站,专用的OBO防雷箱,内置B级防雷器、退耦器和C级防雷器请参看SIEMENS的产品说明书,7.5.1.7新一代能量自调整B级防雷器MCD,改进后的保护水平1.3kV,优势:对配电柜生产厂家来说,不再需要安装退耦器LC63。,2,5kV,2,0kV,两级防雷器现在可以安装在一起了B级防雷器MCD/C级防雷器V20-C这对移动通信基站以及配电控制柜的防雷配套非常重要!,7.5.1.8能量自调整B级防雷器MCD和C级防雷器V20-C,直接并联的安装方式B级防雷器MCD/C级防雷器V20-C,不需要退耦器,不需要C25-B+C/NPE模块!,技术参数,7.5.1.9B级防雷器,应用场合,应用领域:在独立空间内的紧凑浪涌保护设计,以及需把B级和C级防雷器安装在一个配电屏内的场合。例如:空间狭小的移动通信基站。,型号:MCD50-B防雷器等级:B级或I级工作原理:火花间隙最大峰值电流:50kA(10/350)保护水平:1.3kV串联熔丝:不需要串联熔丝(当电网中已经安装有500A的熔丝时),OBO能量自调整B级防雷器,7.7B+C级防雷器,技术参数,应用领域,有外部雷电保护系统的建筑物、电源线架空引入和对供电要求高的场所。民用建筑,根据VdS2031AssociationofPropertyInsurers(VerbandderSachversicherer).,型号:V25-B+C防雷器等级:B+C工作原理:压敏电阻技术放电容量4片:25kA(10/350)/100kA(8/80)保护水平:900V4-pole串联熔丝:当电网中已有160A的熔丝时,无需串联熔丝。,OBOB+C级防雷器,技术参数,7.8.1C级防雷器,应用领域,安装于建筑物内交流供电分路配电盘或主配电屏上,通过35mm导轨卡槽安装。,型号:V20-C防雷器等级:C工作原理:压敏电阻技术额定通流容量:20kA(8/20)最大通流容量:40kA(8/20)保护水平:1.4kV认证标志:VDE,VE,KEMA,UL串联熔丝:当电网中已有125A的熔丝时,无需串联熔丝。,OBOC级防雷器,技术参数,7.8.2C级防雷器,应用领域,适合防雷器型号:V25-B+C和V20-C可选择信号接点(常闭NC/常开NO)最大开关电压:250V(AC)最大开关电流:6A,遥信装置与防雷器底座固定在一起,提供常开或常闭信号,用于对安装在无人值守或难以检查位置的防雷器进行集中监控。,OBO遥信报警装置,技术参数,7.8.3C级防雷器,应用领域,适合防雷器型号:V25-B+C和V20-C额定工作电压:230V(AC)工作电流:40mA声音报警间隔时间:24小时,与防雷器底座固定安装在一起,适合于所有的有人值守的应用环境,例如:用于计算机机房、银行、办公室和行政建筑物等。,OBO防雷器声光报警装置,直接安装于被保护设备前端,有多个国家标准的插头/插座供选择。,7.9.1D级防雷器,应用领域,型号:CNS3-D防雷器等级:D额定放电电流:2.5kA(8/20)最大放电电流:7.0kA(8/20)保护水平L-N:1.0kV额定负载电流:16A工作原理:压敏电阻与放电管组合技术。,技术参数,设备精细保护,技术参数,安装于35mm导轨上的D级防雷器,16A和20A的额定工作电流。,7.9.2D级防雷器,应用领域,型号:VF230-AC:VF230-AC/20防雷器等级:D额定放电电流:2.5kA(8/20)最大放电电流:7.0kA(8/20)保护水平L-N:1.0kV额定工作电流:16A/20A工作原理:压敏电阻与放电管组合技术。,精细保护D级,技术参数,7.10ISOLAB测试系统,ISOLAB防雷测试仪可以进行下列测试:OBOB级防雷器MC50-BVDE和MC125-B/NPEOBO能量自调整B级防雷器MCD50-B和MCD125-B/NPEOBOB+C级防雷器V25-B+C(所有电压系列)和C25-B+C/NPEOBOC级防雷器V20-C(所有电压系列)其他厂商生产的压敏电阻器在1mA点的特性值绝缘电阻测量(根据DINVDE0100/Part610),7.11.1数据和通信技术中的浪涌保护,为了能够容易的选择正确的通信线防雷器,我们把它分为三个等级。,通信线防雷器根据不同的防护等级,按照不同的颜色,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精细保护(green),粗保护(red),综合保护(blue),7.11.2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通信线防雷器?,通信网络类型?Ethernet?TokenRing?,保护级别?BaseorFine?,接口类型?RJ?BNC?,对照查出防雷器型号!,OBO通信线防雷器选型表,7.11.3OBO通信网络防雷器介绍,B类防雷器初级保护单元应用于0区到1区之间C类防雷器综合保护单元应用于0区到2区之间F类防雷器精细保护单元应用于1区到3区之间,7.11.4OBO通信网络防雷器的选型,根据网络设备所处位置确定保护类别(级别)网络的拓扑结构类别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设备的工作电平接口的形式,7.11.5OBO通信网络防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