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样促皮质素原_第1页
阿片样促皮质素原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片样促皮质素原 阿片黑素促皮质激素原(POMC)是垂体多种激素的前体,对其转录、翻译及调控的研究可揭示激素分泌的分子基础。POMC表达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以前认为生理情况下它只在垂体前叶和下丘脑中有表达,随后发现在睾丸间质细胞、卵巢细胞及免疫系统的细胞中也有表达,但对其在垂体外组织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尚不十分清楚,这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POMC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垂体POMC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启动子),其后是对POMC基因启动子上特异的结构(顺式调控元件)、类固醇激素等对表达调控的影响;近几年则是各种细胞因子及反式调控元件对表达调控的影响。已经证实了多种细胞因子通过受体对垂体POMC的表达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90年代初研究发现POMC不仅具有种属特异性而且还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在长期进化中不同的组织细胞形成了不同的表达调控机制,决定了不同的POMC基因表达及加工,如: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将POMC处理成ACTH和-促脂素(-LPH);垂体中叶的促黑素细胞将POMC加工处理成-促黑素(-MSH),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中叶肽(CLIP),-LPH,-内啡肽,这些特异的加工处理伴随着肽分泌的细胞特异性调节。POMC表达的调控是由启动子和增强子构成。已证实在垂体和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的mRNA长度为1 200 bp左右,有人测定了能产生ACTH的垂体外肿瘤显示,均可产生1 200 bp的POMC mRNA,甚至大于此长度为1 450 bp;而在睾丸和卵巢细胞中转录的mRNA的长度为800 bp;淋巴细胞中POMC表达情况报道不一,Lyons等认为转录的为全长mRNA,但也有人认为不是所有种类淋巴细胞均分泌POMC。从分子水平上探索这种表达差异性的基础,Drouin (加拿大)、Woloschak5、Bousquet (美国)以及德国、日本等科学家研究表明,POMC基因存在多个转录起始位点,不同的转录起始位点又受不同调控元件控制,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这些序列中不同DNA元件被激活而表现为不同的特异性,并对细胞内的信使产生强烈反应。(学习的目的是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