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1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2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3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4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起步:建国“文革”,1、重大成就,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国防科技,国防科技,医学,国防科技,国防科技,农业,2、主要推动因素,(1)建立机构:中科院(49.11)、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56)、国家科委(58)和各种专门性研究机构。,(2)制定规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56)(“向科学进军”的热潮),(3)大力培养人才,(4)大量海外爱国知识分子回国,成为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总方针:自力更生,二、腾飞:改革开放以来,1、重大成就,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军、工、农、医、科),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C80Y);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80);运用长征二号系列火箭进行五次“神州”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19992003)。,成功研制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1983)和运算速度超过1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002),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0012002),2、主要推动因素,(1)党、国家和领导人的重视,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1977,邓小平);全国科学大会(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全国科技工作会议(1985,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重大科技规划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1995)。,(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1970年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有这样一段评语:,袁隆平,“东方魔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为中国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亿元。,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中国农民说,吃饭要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蒙古族,原名李仲揆。14岁独自一人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1904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接受革命思想,1910年学成回国。袁世凯上台后,又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李四光(1889-1971),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新中国成立后,他排除国民党干扰,辗转几个国家,于1949年12月秘密回国。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24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不得不退学当店员。1930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即多方打听并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成为讲师。1936年,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华罗庚(19101985),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1950年开始,钱学森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后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从1958年,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钱学森(1911),钱学森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6岁中学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完成了协和医预班三年的学业,1936年正式进入协和医学院。协和学制八年,在美国注册立案,毕业由纽约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教授多为美国人,教学全用英文。每年只从全国众多拔尖的考生中精选二、三十人,学习要求极严,75分才算及格,到毕业时往往一个班只剩下十多人。1942年吴阶平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年吴阶平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他的导师赫金斯教授是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奠基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十分赏识他,千方百计地要把他留在美国。当时芝加哥大学正在大兴土木为赫金斯建科研楼。赫金斯把一张蓝图摆在吴阶平面前,诚挚地指点着说:“这里是你,吴阶平(1917),的实验室”赫金斯还许下诱人的优厚待遇,并动员吴阶平把家属接去。然而吴阶平不为所动,他连行李都没带,急匆匆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南京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美国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师学院院士等。,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考入崇德中学,与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邓稼先(19241986),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曾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山核电站,1975年11月26日,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在太空运行3天后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实践二号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美国“阿波罗”号载人登月成功,“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日本的“地球模拟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04年6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名单,中国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排名第十。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首次跻身世界十强。曙光公司为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研制的“曙光4000A”,采用了美国芯片制造商AMD制造的2560枚芯片,运算速度可达每秒8061万亿次。这是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