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告知,厂区涉及的爆炸性、可燃性、毒性的化学品状况,1、焦炉气2、液化天然气3、乙烯4、丙烷5、异戊烷6、氢气7、二硫化碳8、液氮9、硫化氢,厂区涉及的危险化学品:,(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汽气混合物,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爆炸上限%(V/V):37.59爆炸下限%(V/V):4.72溶解性:成分中主要成分氢气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一、焦炉煤气,(2)爆炸危险:易燃易爆。(3)危险特性:焦炉气中可燃成分约占95,发热值高,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焦炉气爆炸极限为5-30,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焦炉气重度为468.6g/m3,CO含量为6,由于CO比空气轻,在室外能在空气中稳定地上升,逐步扩散,不易在地面积聚,所以焦炉气在室外泄漏要相对安全些。焦炉气虽然无色,但有明显臭味,比较容易让人察觉。CO含量相对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要低中毒的危险性要小些。焦炉气的着火温度为600,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焦炉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4)防护措施:最高容许浓度:30,5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保护。身体防护:工作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5)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6)灭火方法: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7)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82.5沸点():-161.5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MPa):4.59闪点():-188引燃温度():538爆炸上限%(V/V):15爆炸下限%(V/V):5.3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二、液化天然气,(2)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3)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4)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5)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6)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惩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7)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熔点():-169.4沸点():-104临界温度():9.6临界压力(MPa):5.07闪点():-135引燃温度():450爆炸上限%(V/V):36.0爆炸下限%(V/V):2.7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苯。,三、乙烯,(2)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功能紊乱。(3)爆炸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0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7)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8)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穿防静电工作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有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纯品无臭。熔点():-187.6沸点():-42.1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MPa):4.25闪点():-104引燃温度():450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2.1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四、丙烷,(2)健康危害: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3)爆炸危险:本品易燃。(4)危险特性: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7)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8)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熔点():-159.4沸点():27.8临界温度():187.8临界压力(MPa):3.33闪点():-56引燃温度():420爆炸上限%(V/V):7.6爆炸下限%(V/V):1.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五、异戊烷,(2)健康危害: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轻度皮炎。(3)爆炸危险:本品极度易燃。(4)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7)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8)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缓解疲劳课间休息15分钟,(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oC):-259.2沸点(oC):-252.8临界温度():-241.0临界压力(MPa):1.30闪点(oC):-188自燃温度(oC):538爆炸极限(V/V):(4.171.4)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六、氢气,(2)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3)爆炸危险:本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吸入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皮肤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6)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持呼吸道通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7)灭火方法:(8)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需要经过技术处理,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修复、检验后再用。,(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熔点(oC):-110.8沸点(oC):46.5临界温度(oC):279临界压力(MPa):7.9闪点(oC):-30引燃温度(oC):90爆炸极限(V/V):1.06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七、二硫化碳,(2)健康危害: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3)爆炸危险:燃爆危险:极易燃、具刺激性。,(4)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个人防护措施:吸入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皮肤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7)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8)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压缩液体,无色无臭。熔点():-209.8沸点():-195.6临界温度():-147临界压力(MPa):3.40闪点():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2)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八、液氮,(3)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4)危险特性:本品不燃,具窒息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面罩。身体防护:穿防寒服。,手防护:戴防寒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6)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7)灭火方法:切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8)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遇点火源着火爆炸。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熔点():-85.5沸点():-60.4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MPa):9.01爆炸上限%(V/V):46.0爆炸下限%(V/V):4.0引燃温度():26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九、硫化氢,(2)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标注员标注数据质量风险评估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数据标注员标注成本控制考核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AI产品经理功能测试报告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因果推断方法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纺丝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灯具零部件制造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应急通信管理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钟表部件组件装配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钢丝绳制造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资本论》解读课件
- 【讲座培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2022年二级建造师机电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T∕ZZB 2783-2022 路面标线涂料用氢化石油树脂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 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课件(21p)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有色金属贵金属冶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