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_第1页
李清照词两首_第2页
李清照词两首_第3页
李清照词两首_第4页
李清照词两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李清照词两首,第二单元,诗海拾贝,【注】蹴(c):踏。慵整:慵懒地整理。袜刬(chn):穿袜行走。,赏析此词为李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借“嗅青梅”这一细节做掩饰,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思考请简要赏析“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两句词的妙处。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文本名句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语林撷英,二、李清照诗词名句1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2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天上星河转)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6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形容词,快,急速,副词,迫切,紧急,动词,说,名词,道理,名词,学说,思想,动词,保养,名词,将军,副词,将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暖,变寒,形容词作动词,充满,枯萎,凋零,光景,状况,省略句,“销”后省略“于”,倒装句,应为“西风卷帘”,作者卡片,背景呈现,1醉花阴这首词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组成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我的答案:_,作者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2声声慢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的答案:_,“愁”。作者抒发的是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愁。,1醉花阴一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名师指津“薄雾”两句是写景,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思考作答。我的理解“薄雾”“浓云”,写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漫长的白天,点出愁的长久。“瑞脑销金兽”,看着瑞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又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2如何理解“半夜凉初透”?名师指津先根据这句话所处的位置理解其字面意思,再指出词人融入这句词中的凄凉与孤寂的情感。我的理解词人睡在纱帐里,枕着玉制的枕头,半夜里突然有点凉了。“半夜凉初透”有双重含意,表面写九月的天气凉,实则借以表现内心的凄凉与孤寂。词人独居家中,爱人不在身边,内心感到孤独凄凉。,3醉花阴中使用“人比黄花瘦”这个比喻有什么艺术效果?名师指津从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上来分析其艺术效果。我的理解菊花外形清秀羸弱,与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这样的比喻恰切地反映了当时词人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意新奇传神,言情含蓄。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4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使用多处叠词,请简要分析这些叠词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词人的什么情感?名师指津李清照突破词中不能大量使用叠词的规矩,开篇处连用多个叠词,可从动作、环境和情感等方面加以赏析。,我的理解,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怨酒淡天寒吗?还有更深层的含意吗?请简要分析。名师指津表面是说酒淡天寒,但更深层的却是要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深。要结合词人当时的处境分析。我的理解看到酒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愁,本想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无力,用意含蓄,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至用酒销愁不抵事。一个“淡”字,表明词人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名师指津词人选用了“梧桐”“细雨”“黄昏”这些意象来渲染凄凉之景,同时表达愁苦之情。我的理解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也是词人的心在滴泪!词人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名师指津李清照后期的词作既写出了个人的哀愁,又表达出对国事的担忧。对于这一观点的探究,要注意从以上两个方面辩证分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写法指导,范文示例,适用话题,【思考】1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答:_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大量引用李清照的诗词有何作用?答:_,本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历史的空间中游走,作者循着李清照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