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3).ppt_第1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3).ppt_第2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3).ppt_第3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3).ppt_第4页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6万,37.79万,几乎同时遭受侵略,几乎同时向西方学习,可为什么整个近代1874-1945,就是日本在侵略,压迫中国?,明治维新走向世界的日本,(三)收回主权、对外扩张,(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的普鲁士-1889年的日本宪法,升起的东方太阳神塔,-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酒后的疯狂状态,-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政治: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以公补偿的形式,逐渐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2、经济:改革币制;改革土地制度,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改革地税;殖产兴业。3、文化:“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4、军事: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温故而知新:明治维新的内容,关于农民阶级的,日本各行业缴纳税所占百分比,1873-1881的九年间,掀起了305次起义。仅1873年就爆发61次。最大规模的达到30万人参加。他们迫切要求改善自己的处境。-吴廷璆【日本史】,中小地主阶级如何呢,政治,经济,绝大部分沦为被统治阶级,丧失自己的挺齐全,改革地税,军事,取消武士的军事垄断权,中小资产阶级呢?,殖产兴业,政府采取了扶持大商业资本家,帮助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当时的政治状况,大久保利通(,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有中央政府派官员进行直接管理,地方,中央,自由民权运动,(1)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提出并发表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揭开了序幕。(2)立志社、爱国公党等自由民权团体成立,并提出自由民权的政治要求。(3)19世纪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1、原因:,1)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2)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藩阀垄断国家政权。,东方的普鲁士-1889年的日本宪法,3)改革思想拿来主义,农民阶级中小地主阶级中小资产阶级,明治政府,危机如何解决呢?,伊藤博文选择德国作为制定宪法的模范国。年,他来到德国,花了一年多时间学习德国的宪法制定经验。他向宪法权威学者格奈斯特学习宪法,格奈斯特派助手毛斯每周三次为他讲解宪法。在维也纳大学,斯坦因教授为他讲解了英、法、德政体的沿革。月的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接见了伊藤博文,他对伊藤说:“从日本天皇的利益出发,召开国会并不值得庆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2,过程:1885伊藤博文主持制定,1889明治天皇“御赐”方式颁布,第一章天皇,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第六条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第八条天皇为保持公共之安全或避免灾厄,依紧急之需要,于帝国议会闭会期间,可发布代法律之敷令。第十条天皇规定行政部门之官制及文武官员之傣给,任免文武官员第十一条天皇统率陆海军。第十三条天皇宣战媾和及缔结各项条约。第十六条天皇命令大赦、特赦、减刑及复权。第十七条置摄政依皇室典范之规定。,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者,享有广泛的统治权,第二章臣民权利义务,第十八条日本臣民之要件依法律之规定。第十九条日本臣民依法律命令规定之资格,均得就任文武官员及其他职务。第二十条日本臣民依法律规定有服兵役之义务。第二十一条日本臣民依法律规定有纳税之义务。第二十二条日本臣民于法律规定范围内有居住及迁徙之自由。第二十三条日本臣民非依法律,不受逮捕、监禁、审讯及处罚。第二十四条日本臣民接受法定法官审判之权不得剥夺。第二十五条日本臣民除法律规定的情况之外,未经其许诺不得侵入其住宅及搜索。第二十六条日本臣民除法律规定情况之外,其书信秘密不受侵犯。第二十七条日本臣民之所有权不得侵犯。因公益需要之处分,依法律之规定。第二十八条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第二十九条日本臣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印行、集会及结社之自由。第三十条日本臣民遵守相当之礼貌并遵照所定规程,得实行请愿。第三十一条本章所定条款于战时或国家发生事变时,不妨碍天皇大权之施行。第三十二条本章所定条款,与陆海军法令或纪律不抵触者,准行于军人。,“臣民”,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第三章帝国议会,第三十三条帝国议会以贵族院、众议院两院组成之。第三十四条贵族院依贵族院令之规定,由皇族、华族及被敕任之议员组织之。第三十五条众议院依选举法之规定,由公选之议员组织之。第三十六条任何人不得同时为两议院之议员。第三十七条凡法律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第四十条两议院就法律案及其他案件,得各以其意见建议于政府,但未被采纳者,不得于同一会期中再次建议。第四十六条两议院非以其议员总数2/3以上出席,不得开始议事和进行表决。,第四章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第五十五条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第五十六条枢密顾问依枢密院官制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内阁:行政机关、辅佐天皇,对天皇负责,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决策机关,第五章司法,第五十七条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法院之构成,由法律规定之。第五十八条法官以具有法律规定之资格者充任之。法官非依刑法之宣告或受惩戒处分者外,不得免职。惩戒之条规,由法律规定之。第五十九条审判之审讯及判决公开,但有碍安宁秩序或风俗之虞时,得依法律或法院之决议,停止公开审讯。第六十条应属于特别法院管辖之案件,另以法律规定之。第六十一条因行政官厅之违法处分而使其权利受到伤害之诉讼,当属于另依法律规定之行政法院审理,不在司法法院受理范围之内。,天皇任免,以天皇名义依法律,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总揽统治权、行使立法权掌握军队统帅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立法),内阁(行政),法院(司法),枢密院(顾问),三权分立,1、原因:,一、1889年日本宪法,2、过程:,3、特点:,民主形式、进步性。,天皇掌握国家主权,天皇专制、封建神权色彩。,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4、评价:,1)性质:,2)局限性:,3)影响:,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之处:,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议会:君主:内阁:,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特点:君主绝对权力,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二战的两大元凶,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独特视角,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帝国宪法使得日本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由此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对外扩张对内高压的军国主义走向。伊藤博文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宪法颁布后经济快速发展,极端西化被遏制。大国崛起,22,二、升起的东方太阳神塔-崛起的东方大国,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国内: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二、升起的东方太阳神塔-崛起的东方大国,一)有利条件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国内: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起点低起步晚。国家政权起了主导作用二)表现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二、崛起为东方强国,材料阅读: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机器工厂已经有3000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此后,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也迅速发展。教材1、经济实力的增强探究:联系上节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国际因素:工业革命、侵略中国国内因素:前提、条件;(细化),25,独特视角,日本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大国崛起,26,2、军事实力的增强现代化的军队。3、国际地位的提高史实: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将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感悟: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二、崛起为东方强国,27,(1)废约过程,明治政府成立时,曾以天皇名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1869年2月开始,正式向美国荷兰提出修约要求,但未成功;1871年夏日本通知各国要求修约;1871年8月19日,日本与夏威夷订互惠条约;1892年英为了利用日本对抗俄国,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权成功;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谈判修约,1910年,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涉及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日德通商航海条约等16个条约。1911年,日美签订了平等互惠条约,此后,其他国家也纷纷与之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日本完成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的完全独立。,(2)日本成功废约原因,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政治:,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重点推进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后呢?,材料二:日本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瘠。资本企业工厂发展市场狭小。相对于欧美国家工厂,竞争能力比较差一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什么呢?,日本西乡隆盛曾公开说过“失之于欧美之物,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日本,中国台湾,朝鲜,满蒙,中国内地,世界,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大陆政策,日本的大陆政策,三、酒后的疯狂状态-踏上对外扩张之路,2、既定的侵略国策大陆政策“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学思之窗),原因:,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天皇权力扩大,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掌握政权,具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3、你能说出哪些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行为?,对朝鲜的侵略1876年,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吞并朝鲜。对中国的侵略:1874年、侵略台湾,烟台条约;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