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一卷)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物理学:1)物理学是一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包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学科。2)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指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演示、评估、交流和合作。二,科学探究的工具和用途1)长度测量工具:标尺(直尺、卷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等)。)。2)测量时间:停止手表。注意分针和秒针的匹配。3)其他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三、物体长度及测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它是米,其他的是:公里公里,分米,厘米厘米,毫米,微米微米,纳米。单位转换:1km=103m,1dm=10-1m,1cm=10-2m,1km=103m,1m=10-6m,1 nm=10-9 m。2)估计人的高度、纸的厚度、头发的直径、课桌和教室的相关长度,并知道教材的长度和宽度3)使用量表法:六个字:识别、释放、阅读、记忆和计算。“识别”:识别标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设置”:标尺应沿被测长度和刻度线靠近被测物体表面,整个刻度线应与被测起点对齐。(3)“看”:读数尺的视线应垂直于尺面。“读取”:估计并读取分频值的下一个数字。“记录”:以单位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取相同测量长度的多次测量的平均值。4)误差:指被测物体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错误和错误:不遵守规则可以避免错误,错误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减少误差的方法:选择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个测量值被平均以减少误差。5)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少量);(2)是非对错互法;翻译法等效替换法;公式法。6)体积单位:国际单位为立方米(m3),其他单位为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1L=1000毫升,1L=1毫升3,1毫升=1立方厘米)7)量筒和量杯的使用:将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阅读时视线应与凹面液面的底部(凸面液面的顶部)齐平。8)控制变量法:首先观察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一,宏观世界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位置变化:一个是指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另一个是指两个物体之间方向的变化。第二,对运动的描述:1)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态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2)参照:要描述一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选择一个标准物体作为参照。这个标准对象称为引用。相对于参考对象,如果一个对象的位置发生变化,就称之为移动。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3)运动与静止的相关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4)参考对象的选择:参考对象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具体问题时,应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性进行选择。当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不要选择研究对象作为参考。5)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6)实例分析:小明坐火车,用笔记本和笔,风洞,空中加油,同步卫星。第三,运动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2)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任何时候经过的距离总是相等的。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3)速度:在物理学中,物体沿均匀直线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称为均匀直线的速度。4)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移动的速度。5)速度公式:v=s/t,v速度:m/s,s距离:m,t时间:s6)速度单位:米/秒,运输中常用的公里/小时,换算关系:1米/秒=3.6公里/小时7)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一定距离(或一定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测量两个物理量,总距离和总时间,并将其纳入速度公式。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8)关于计算:首先定义条件信息,然后由原始公式导出的公式(引入数据)得到结果。最后两步添加单位。四、各种形式的能量1)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对应不同形式的能量。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2)机械运动机械能;分子运动内能;电子运动电能、化学能和光能;核运动核能。3)光能:一种由发光物体如太阳和蜡烛释放的能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4)机械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和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和势能之和)。机械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5)内能:物体中所有粒子(如热运动的分子)各种运动形式的能量总和。6)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一般指所有与电相关的能量。7)化学能:一个物体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就像燃烧石油和煤一样,炸药的爆炸和人们食用的食物的化学变化所释放的能量。8)核能:核裂变或核聚变发生时释放的能量。五个典型的例子:限速标志、火车时刻表、分段运动、老鹰追逐兔子、电源第三章声音首先,声音的产生:1)能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有产生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2)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表达不正确:振动停止,声音消失)。3)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振动产生声音。振动肯定会产生声音,声音不一定是可闻的。应该注意区分声音的出现和声音具有能量的事实。第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1)声音通过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声音传播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人们感觉声音的条件:(正常听觉)声源;媒体;响度足够大,频率合适。4)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一般来说,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声速也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15时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人类听力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乐音的三个特征:(或乐音的三个要素)1)音调:声音级别。(通常称为声音的厚度)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振动速度)决定。高频越来越细。低频低音,低频。一般来说,那些轻、小、薄、矮的人振动快,音调高(吹酒瓶的人音调高,敲酒瓶的人音调低)2)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称为音量或强度)。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声音的特性(也称为音色或音质,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基础)。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模式决定。4)生活中声音的“高低”可能指音调或响度。四、其他声音现象:1)回声:声音的反射。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始声音晚0.1秒以上(最短距离为17米)时,就可以区分原始声音和回声。如果小于0.1秒,则原始声音和回声叠加在一起,从而增强原始声音。因此,房间里的声音比操场上的声音大。2)回波的应用:距离(如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海底位置等)。)可以通过使用回波和速度公式(S=1/2vt)来测量。3)共振:条件同频4)噪音:物理定义:噪音是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它的大小用分贝(dB)表示。0dB是一个人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所有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音。来源: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居民噪声等。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声源衰减;传播路径中的隔离和吸收;防止它进入耳朵。三种方法:吸声、隔声和消声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高频强反射(倒车雷达、声纳);穿透性强(b超、金属探测器);强大的“粉碎”能力(超声波加湿器、砾石、除垢、洗牙)。6)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次声的来源:主要来自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此外,人造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和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等。也能产生次声波。次声的应用:根据次声传播距离长、能量损失小的特点,可以探测到次声,如核爆炸、海洋温度探测、各种自然灾害等。7)声音的使用:传递信息和能量。第四章光明世界首先,光的传播: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它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月亮不是光源。2)光的线性传播现象:阴影形成、日食和月食(三个位置)、针孔成像(反转实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应用:激光准直,线条对齐,拍摄“三点一线”,木工检测木材表面是否光滑。条件: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真空中的光速:c=3108米/秒。空气和真空中的速度接近。它在水和玻璃中依次减少。4)光年:长度单位,1光年 91015米。天文单位: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5)光传播能量和信息:太阳能炊具、激光钻孔和切割、浴缸加热器等。说明光可以传播能量;交通灯和水手通过信号灯交流信息。聋哑人通过手势、动作和表情交流信息。6)光:带箭头的直线通常用于指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模型法)。第二,光反射1)概念:当光从一种介质发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一些光返回到原始介质。2)光反射定律: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的两侧分开;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路是可逆的)。注意表达式中入射和反射的顺序。3)当光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并且光的传播方向改变180。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作为镜面反射平行;入射光是平行的,反射光不是平行的,入射光在所有方向上都是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反射定律。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反射,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漫反射。三、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1)实像和虚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的图像称为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的交点,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当一个物体发出的光被一个光学元件反射并变成发散光时,由它们的相对物相交而形成的图像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形成垂直虚像;图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图像和镜子之间的距离相等。物像连接线垂直于镜面。上下左右都一样。4)平面镜的功能:成像;改变光的路线。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向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转。(注意:当发生折射时,光反射也发生在界面处;光在发生折射的两种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光路可逆性)2)光的折射定律:当光被折射时,折射光与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和入射光从法线的两侧分开;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加(或减小)时,折射角增加(减小);当光线从水或玻璃倾斜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此时,折射光、入射光、法线和反射光为“四线合一”,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零。4)生活中的折射:当你从岸上看水中的风景或从水中看岸上的风景时,你看到的是一个升高的虚拟形象。五、作为光路图的注意事项1) a .用工具绘图;为实际光线画实线,否则画虚线;灯应该有箭头并且不应该彼此断开。d .制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先在入射点制作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制作光;当光线被折射时,空气中的角度较大;平行于主光轴并通过凹透镜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须在虚拟焦点处相交;当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必须穿过镜后的像;h .镜面后相关的等距标记、垂直标记、对应点的字母标记和对角线标记应完整。六.镜头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薄边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2)主光轴:穿过透镜两个球面中心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光轴。是透镜的对称轴3)光学中心:薄透镜的中心点称为透镜的光学中心,用o表示。光通过光中心的传播方向不变。4)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的光线被折射,然后会聚到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从焦点到光学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穿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被折射,然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5)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稍微会聚一点,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凹透镜焦距。6)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或发散)效应越明显,折射能力越强。7)镜头的分辨率方法:触摸方式:中间厚边薄的凸透镜;聚焦方法:凸透镜是当阳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缝墙布专业施工方案(3篇)
- 乡村扶贫慰问活动方案策划(3篇)
- 企业科技活动策划方案(3篇)
- 职场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海事院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放射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制题目及答案
- 校长业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时间动态课件
- 100字的中秋作文(14篇)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DB44-T 2197-2019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高清现行)
- 山西省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肩关节运动解剖课件
- 第2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课件 五年级美术上册 岭南版(共15张PPT)
- 教学比武三测单的绘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