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程技术标_第1页
绿化工程技术标_第2页
绿化工程技术标_第3页
绿化工程技术标_第4页
绿化工程技术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执行工作组织法建立米内容第一章施工总平面图41.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41.2施工总平面图4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62.1施工准备62.2技术测量方案112.3绿化计划122.4绿水管道系统施工方案19第三章项目主要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计划213.1项目投资的主要材料和材料21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计划22第四章劳动安排计划24第五章保证工程质量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技术组织措施265.1项目质量目标265.2质量管理体系265.3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265.4质量通病预防措施28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306.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306.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31第七章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337.1附表337.2施工进度表33的编制7.3工期保证措施33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68.1文明施工目标和现场管理原则368.2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操作规程368.3文明施工具体措施37第九章施工总进度计划39第十章环境保护和粉尘控制措施3910.1环境健康保护措施4010.2噪音控制措施4010.3粉尘控制措施40第十一章各种管道、线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保护措施41第十二章冬雨季施工措施4112.1雨季施工措施4112.2冬季施工措施43第十三章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43第十四章与相关单位的协调措施和承诺43第一章施工总平面布置1.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为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施工布置原则如下:(1)在满足建设的条件下,节约建设用地。(2)在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降低临时设施的成本。(3)由于道路绿化施工战线长,在保证现场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材料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材料和机械的存放位置,尽量减少现场交叉运输,特别是尽量减少现场二次运输的运输距离。(4)在平面交通网络上,避免土建、种植、水、电等专业、安全和生产的干扰。(5)满足施工现场健康安全设计要求的防火规范。(6)临时用电设施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安全有效、科学规范。中标后,应根据计算制定临时用电施工方案。1.2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尽量避免占用交通要道。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用地见下图(表)。施工总平面图仓库区内苗木脚跟警卫室机械车辆存储路厨房办公室员工宿舍厕所注:宿舍区和办公区配有消防设备。临时用地表序列号使用建筑面积(平方米)1员工宿舍1802办公室503厨房404机械车辆存储1805仓库406区内苗木脚跟1007警卫室208厕所159道路27010总数925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2.1施工准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我公司主要从组织、技术、材料、设备、机械五个方面进行准备。具体准备工作如下:组织准备(1)组织我们将派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到现场,共同组建项目的项目管理部。管理部门应有一名项目经理和一名技术负责人(senio项目管理人技术指导安全组技术组工程组材料组管理的组质量组(2)项目部组织职责制定有利于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的措施,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不服从管理的个人和团队有权实施经济处罚,直到他们被赶出施工现场。1)技术团队组织设计文件和图纸的会审,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合同和技术规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过程控制,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制定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等管理制度和保证措施。负责全线控制测量,组织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参与质量评估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不定期参加安全质量检查和质量小组活动。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并主持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跟踪验证。2)工程科负责各项建设计划的宣传和实施,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实施。组织协调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施工。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检查和鉴定。3)质量组认真执行现行有关试验和检验的规范和标准,编制详细的试验规程和试验设备的指定计划。负责原材料和工艺的检验,按时安排检验和试验报告,并及时上报。对检验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4)材料团队负责订购和采购材料。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负责实施。整理和保管所有材料、报表和凭证,建立管理台帐,做好材料消耗和库存信息的统计工作。制定材料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并对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和管理负全责。制定固定(限额)的材料分配标准,进行材料成本核算和费用结算。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以达到可追溯性标准。5)安全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负责现场环境保护。负责现场抑尘工程。主要负责施工期间周围管线及成品的保护。6)行政科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合作建设、文秘、人事、劳资、员工食堂和内部行政事务。7)数据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时编制工程资料。技术准备在招标阶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充分理解建设单位的意图和招标文件的精神,认真编制招标文件。中标后,组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与设计和监理人员一起进行技术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及时与建设单位保持联系,并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和监理的要求制定实施工作和进度计划。材料制备根据工程材料采购的要求,申请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量,并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报价的基础上,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物资采购程序的要求,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并填写供应合同评审表。材料采购应经过评审和验证后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在考虑合理布局和满足需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选择环保和可再生材料制成的产品。就医学而言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检验仪器。根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要求的有关规定,使用前应对测量仪器和质量检验仪器进行复测和验证,并做好标记,以保证测量仪器和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仪器设备应由专人保管和使用。应建立仪器使用登记卡。每次使用前后,应进行检查和登记,以确保仪器的完整性。2.2技术测量方案本工程施工测量放样按工程测量规范标准执行。主要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小平板。2.2。1控制网络测量为了严格掌握整个工程的坐标和高程,首先建立了施工范围内的控制测量网。控制测量网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根据设计技术交底提供的场地坐标和标高,在项目区建立控制测量网。为确保设计的等高线位置和高程,应建立严格的检验和测试制度。工程队应将施工控制测量结果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测试。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待建建筑物、管线、道路和厂房的坐标位置,以及设计图纸上规定的基线和基点、城市水准点和相对高程基准点的相关数据,用仪器进行网点的布设。2.2.2施工区域的标高控制根据总平面图所示的国家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中规定的水准点的相对标高基准点,利用水准仪准确地引导和测量施工现场附近的相应位置,便于监控。监控的实时位置应牢固稳定,不得下沉或变形。2.3绿色种植计划2.3.1乔木和灌木种植计划(1)定位:在种植前进行测量和定位。需要精确的定位和绝对正确的行距。(2)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3)挖掘:挖掘坑和挖掘槽的位置应准确。坑的直径应根据根系、土壤球的大小和土壤质量来确定。挖坑和挖槽应上下直成桶形,不得上下大或上下小,以免造成假窝根或填土。挖掘坑时,表土和底土应分开放置,不同的土壤也应分开堆放。堆放位置不应影响种植。将坑挖至规定深度,并用土填满坑底。种植坑的规格一般为根宽和土球直径的40-60厘米,根宽和土球直径一般按树木干径的8-10倍计算。种植坑的深度为土球厚度的30-40厘米。回填种植土裸根种植坑的底部应为凸面,带有土球的种植坑的底部应为凹面。本工程主要采用人工开挖种植穴。(4)施肥:在树洞底部施用腐烂的有机肥,在树洞上覆盖一层种植土,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5)育苗: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今后的绿化效果。育苗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育苗,保证根宽达到干部DBH的8-10倍,根系完整不裂,枝条不损伤。(6)苗木运输和苗木质量:苗木运输和苗木质量也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随挖、随运、随植”是植树成活率的最佳保证。换句话说,幼苗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树木的修剪一般应遵循树木的基本特征,不应违背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为了平衡树势,保证树的美丽为原则。(8)种植1)分散苗树苗应按照设计的种植位置分散在种植孔的边缘,同时应小心处理,不得损坏树根、树皮、树枝和土球。播种速度应与播种速度相适应。边分散种植,边分散密植,尽可能减少根系暴露时间。沟内根部残留的幼苗所暴露的根系应随时用土壤紧密掩埋。用作行道树和绿篱的苗木高度应预先测量,苗木应进一步分类,然后分散,以保证相邻苗木尺寸大体一致。行道树旁同种苗木的规格和高度没有明显差异。树最好的一面应该面向主观察面。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苗木,应按规定进行坐封。不要犯错误。苗木散出后,应及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错误应立即纠正,以保证正确的种植位置。2)播种在种植过程中,幼苗应与上下中心线垂直对齐。填土时,用土球填实并夯实幼苗。带土球的幼苗不应踩踏土球。种植深度应比原土壤标记高3-5厘米。当将裸根幼苗填充至坑深的一半时,应将幼苗轻轻向上提起,以避开坑根。在用土球进入坑内之前,应预先测量坑深和土球高度,以免因坑深不合适而反复移动土球,造成土球松动。播种后,在种植孔的外缘堵住约15厘米高的土堰,并拍打土堰以防漏水。(9)种植后的维护和管理1)支柱:较大的幼苗应由坚固的支柱支撑,以防止因浇水或大风吹翻。2)灌溉:水是保护树木生存的关键。幼苗种植后,必须在无雨的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灌溉。应彻底浇水,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这有利于土壤和根系的紧密结合。第一次渗水后的第二天,应检查树木是否有倾倒或弯曲现象。如有发现,应及时将树木拉直,并用细土将堰中的缝隙填实,以固定幼苗。一般来说,水将在2-3天内第二次倒出。当土壤表面干燥潮湿时,用小锄头或铁耙等工具将土壤堰内的表层土壤疏松,从而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一般情况下,水可以在7-10天内进行第三次倾倒,水渗入后可以将堰封闭。随后,将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以及土壤湿度和天气条件进行浇水。2.3.2色块种植方案(1)整地:培育色块植物的土壤必须肥沃、疏松、平整。土壤基本平整后,可以施用足底肥。每亩可施用5-6平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