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 27:生物的进化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B. 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C. 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D. 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科学的是() A. 病菌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之一是由陆生到水生C. 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D. 长颈鹿颈变长是努力伸长颈去吃树上叶片的结果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 遗传和变异 B. 生存斗争 C. 过度繁殖 D. 自然选择4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B.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C. 工业区的桦尺蛾体色深色居多,这是被煤烟熏黑的结果D.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眼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5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A. 生存竞争 B. 人工选择 C. 自然选择 D. 遗传变异6竹林里生活着一种昆虫叫竹节虫,其形体酷似竹节,对这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 偶然的巧合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变异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7下列哪一个地质年代的森林在造山运动中被埋在地下形成了现在的煤层之一( )A. 古生代早期 B. 古生代中期 C. 古生代后期 D. 中生代8地质工作者在不同的地层内发掘到许多化石甲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龟化石; 乙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犀牛等化石;丙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乌贼等化石据此推断 这些地层的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9下列关于生命的进化和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也是惟一的证据B.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C.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D.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0已知物种 A 的化石比物种 B 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 )A. 物种 A 比物种 B 数量多B. 物种 A 比物种 B 的结构复杂C. 物种 A 一定从物种 B 进化而来D. 物种 B 一定是从物种 A 进化而来 二、多选题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 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三、综合题12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 A 装置里的气体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2) B 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3) 此实验表明:在化学起源学说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4) 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 。13图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的 C 代表 ,它诞生于 ,D 代表 。(2)最先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 物类群是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 4 )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生 物 进 化 的 总 体 趋 势 是 : 。14如图是米勒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1)与现在地球上的大气成分相比,装置 A 中不含有的气体成分是 。(2)在米勒实验过程中,火花放电的主要目的是为该实验提供 。(3)装置 B、C 模拟的环境是 ,冷凝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过程。(4)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15如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 植物类群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 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 ,从图中可以看 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16仔细阅读下文,参考图示,回答问题: 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我们漫步在田间的小路上,经常会看见飞翔的鸟儿,青蛙在忙着捕食害虫,偶尔还能遇见在草丛中穿行的小蛇。到了夜晚老鼠的天敌猫头鹰就会出现在田间的树上,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农田。(1)在上述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3)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该能量被储存在生物体内,后通过 作用释 放出来。(4)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的体色多数为绿色,请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5)如果人们大量捕捉青蛙,会导致 数量增多,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动物,遵守生态规律,共创和谐家园。17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下图是小菜蛾发育的不同阶 段示意图,请回答:(1)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_行为。(2)如图所示,小菜蛾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3)小菜蛾危害十字花科植物,主要是在它发育的 期,小菜蛾体表具有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4)长期使用农药,使小菜蛾的抗药性逐代增强,这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18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者生存下来并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上述生物生 存与延续的现象实质上是由遗传和变异决定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 ,比如 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 将一株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 。(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 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 G、g 表示。下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从表中第组数据可以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 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根据后代可能的性状情况得出结论: (写现象及结论); (写现象及结论)(3)如图,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 淘汰了,原因是 ;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生存或淘汰的过 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 。19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 气问题的呢?小江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小江同学制作叶片、叶柄和 莲藕结构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1)在植物的分类上,莲属于被子植物中的 植物。“藕断丝连”的“丝”来自莲的 组织。(2)如图为小江制作临时装片时某步骤的操作示意图,为了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小江应 用镊子夹起 ,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3)若显微镜的目镜为 5,物镜为 40,则观察到的物镜放大了 倍。观察时,微调 ,直至物像最清晰。(4)研究发现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孔,且这些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 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供其 作用的需要。(5)莲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是 的结果。20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1)图中 A、B、C 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 、 。 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 由 到陆生。(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 周围环境相似,形成 ,这是 的结果。专题 27:生物的进化1A【解析】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 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 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 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 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 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为吃到高 处树叶不断伸长颈子形成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 进行的。综上所述,A 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A【解析】病菌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抗生素使用的过程中,少数细菌产 生了抵抗抗生素的变异,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病菌具有了抗药性,A符合题意;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 不符合题意; 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是神创论的观点,是伪科学的;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C 不符合题意;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努力伸长颈子去吃树上叶片的结果,拉马克用进 废退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经常使用的器官虽然发达,但由于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并 不能一代代的遗传下去,D 不符合题意。3A【解析】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 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 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 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 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选项 A 正确。4D【解析】拉马克认为变异是按需要向一定的方向发生的。“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 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正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的 体现,A 错误; 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选择的结果,不是农药长期作用的结果,B 错误; 工业区桦尺蛾体色深色居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错误; 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与鹰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鹰的锐利目光同样是与野兔的生存斗争 过程中形成的,野兔不具有保护色便容易被鹰吃掉,鹰没有锐利的目光就不易发现野兔,在 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就形成了,D 正确。5C【解析】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A 不正确;人工选择的选择者是人,B 不正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C 正确;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D 不正确。故选 C。6B【解析】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 枝)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竹节虫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达尔文认为,这是竹节虫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 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 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故选 B。7C【解析】古生代的中期,海洋中有许多种鱼类,由于造山运动使陆地增多,局部气候干燥, 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古生代的后期,出现了由石松类、裸蕨类植物等构成的沼泽森林。这些森林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地下,成为现在的煤层之一。与此同时,出现了能够登陆生活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古生物学家认为,两栖类的四肢是 由鱼的胸鳍和腹鳍化来的。故选 C。8D【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 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 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 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化石),始祖鸟属于古代 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动物较高等,因此地质年代较近;乙地层(马、象牙、犀牛), 马、象、犀牛属于哺乳动物,动物最高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近;丙地层(三叶虫、珊瑚、乌 贼),珊瑚属于腔肠动物,乌贼是软体动物,动物都低等,因此地质年代最远。故这些地层 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丙、甲、乙。故选 D。9A【解析】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比 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A 错误;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B 正确;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C 正确;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通过进化才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 结果,D 正确。故选 A。10B【解析】根据进化论,B 化石在 A 化石之前,所以 A 化石是经过了物种竞争之后生存下来 的,相对来说,A 的结构肯定比 B 复杂,但是 A 是否由 B 进化而来,取决于他们的亲缘关 系。故选 B。11AD【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 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 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 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 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 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 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 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 正确,B 错误;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 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 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 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 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 错误,D 正确。故选 AD。12 氧气 氨基酸 无机物 高温、紫外线、雷电【解析】(1)米勒实验装置中的 A 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 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2)B 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3)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 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4)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 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大气在高温、 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原始大气可能形成许多简单有机物的自然条件是高温、紫外线、雷电等。13 原始生命原始海洋蕨类植物A 爬行类E 种子植物A 爬行类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1)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故图中 C 是原始生命,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 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 D 是蕨类植物,E 是被子植物。(2)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A 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 对水的依赖,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E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对种子有保护作用,有的果皮被动物吃,种子随之传播,有的果皮有刺或毛,利于传播,因此被子植 物是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3)分析图形可知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4)从生物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 到陆生。14 氧气 能量 原始海洋 降雨 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物质【解析】(1)由图可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 A 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 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装置 A 中不含有的气体成分是氧气。(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 量。(3)图中 B 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B 和 C 内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加热产生 沸水是为了获得水蒸气,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模拟降雨过程。(4)米勒实验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 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15 卵生 用种子繁殖 界 花、果实和种子 腔肠动物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析】试题分析:(1)动物类群 1 是哺乳类,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 类群 2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植物类群 3 是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植物类群 4 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因此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低 等.故植物类群 3 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 4 高等的主要表现是用种子繁殖。(2)在分类上,生物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因此在分类上, 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界。(3)2 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 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往往把花、果实、种 子作为最重要的依据。(4)从生物进化树上,可以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肠腔动物,从图 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6 稻、树、草 草老鼠猫头鹰 太阳能 呼吸 自然选择 害虫 自动调节【解析】(1)在上述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稻、草、树等绿色植物。(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 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 数:从生产者开始,每个分支上的食物链条数的和。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 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有 3 条食物链即:1.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猫头鹰,2.草鼠猫头鹰,3.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草鼠猫头鹰。(3)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该能量被储存在生物体内后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 来。(4)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的体色多数为绿色,和周围的环境一致,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青蛙的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如果人们大量捕捉青蛙,害虫缺少了天敌青蛙,食草害虫的数量增多,从而破坏了生 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能力是有限的。17 先天性 完全变态 幼虫 外骨骼 自然选择【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 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 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是动物生来就有 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2)小菜蛾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 成虫显著不同,属于完全变态。(3)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能够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但是不随身 体的生长而生长,需要生长的过程中有蜕皮的现象。因此,小菜蛾危害十字花科植物,主要是在它发育的幼虫期,小菜蛾体表具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4)长期使用农药,使小菜蛾的抗药性逐代增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8 长翅Aaaa 或 Aaaa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Gg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GG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能适应环境, 颈和前肢短的个体不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食物【解析】分析:(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 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 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 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4)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 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 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5)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性状,“比 如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绿色、BB;“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则绿色是基因型是 BB 或 Bb,黄色的基因型 是 bb。“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所结种子的基因组成是 Bb。遗传图 解如图 1:(2)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 性状。因此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 对性状的基因用 G、g 表示”,则长翅是基因型是 GG 或 Gg,残翅的基因型是 gg。第三组杂 交实验中,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 g,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财产分割协议
- 脚踝韧带拉伤个案护理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道德与法治试题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
- 2025年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试题
- 关于初中物理2024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 护理管理计划活动实施纲要
- 学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总结模版
- 信用社新终总结模版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
- 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2021至2022)
- 西方音乐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 初中英语-Module 12 Unit 2 Repeat these three words dailyreduce,reuse and recycle.教学课件设计
- 传输与控制大屏ds-d2046nl lcd显示单元用户手册
- 拉森钢板桩基坑围护支护方案设计
-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资金管理办法
- WS/T 431-2013护理分级
- GB/T 25685.1-2010土方机械监视镜和后视镜的视野第1部分:试验方法
- 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
- 充电设施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