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说课稿PPT课件_第1页
《桃花源记》说课稿PPT课件_第2页
《桃花源记》说课稿PPT课件_第3页
《桃花源记》说课稿PPT课件_第4页
《桃花源记》说课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倩2012级2班,桃花源记,陶渊明,-,2,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五、说学法六、说教学程序七、说板书设计,-,3,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亦可称之为表现古人“理想”的单元。桃花源记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文章,叙述了理想社会的模式,表达了一种憧憬。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4,2.学情分析:在认知能力方面,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的方法,由于本篇文章故事性强,他们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大意,但在重要字词的理解上还稍显不足。所以我在处理本篇文章时,将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记忆重要字词及文言句式。感受文章的韵味,领悟作者所寄寓的情感。,-,5,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背诵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以及“记”的文学常识。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判断句与省略句。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6,(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3.在教法学法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并评价作者在桃花源中所寄寓的社会理想。,-,7,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句式的用法;(2)研读课文,疏理文意,整体把握文章。(3)感受桃花源的美境。2.难点:理解并评价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8,四、说教法,问题探究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9,五、说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合作法圈点批注法积累归纳法,-,10,六、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约40分钟)(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约3分钟)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先由学生展开联想,表述自己所理解的世外桃源。但教师对“世外桃源”不做任何评价,等到文章学习完之后再进行探讨定论。由此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1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问一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同学回答。)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对。就是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桃花源记。)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世外桃源”是怎么样的呢?(同学回答。)现在同学们对世外桃源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先不对它做解答,等我们学习完将要学习的文章后再来对它进行一个总结。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这个美好世界,一起来看看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我们所想的有什么不一样。,-,12,(二)作者简介及题目解说。(约4分钟),1.简介作者。2.解说题目。,-,13,(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约32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对字词读音进行矫正记忆。(约3分钟)2.教师将文章中的字词投影,要求学生进行朗读。(约3分钟)如:阡陌(qinm)舍船(sh)屋舍(sh)衣着(zhu)3.全班学生进行朗读。要求:有感情,节奏合理。语句流畅,发音正确。(约3分钟)4.学生分组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并对文章进行翻译。(约6分钟),-,14,(四)疏通课文词句,积累文言词汇。(约17分钟),1.抽学生了解字词学习情况。并讲解重要字词及句式。2.抽学生分段进行段落翻译。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15,(1)重要字词,如:为业:靠谋生。缘:沿。遣:派。欣然:高兴地。(2)古今异义词,如: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3)一词多义,如:舍:动词,舍弃。“便舍船”名词,房子。“屋舍俨然”(4)通假字,如:“要”通“邀”,邀请。(5)词类活用,-,16,3.总结文章中的特殊句式。(约4分钟)(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类判断)(判断句标志:(1)“.者.也.”(2)“.也.”(3)“.者.”(4)“者也.”(5)无标志),-,17,(2)【省略句】省略主语。例如: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省略宾语。例如: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省略句的其它形式:(1)省谓语(2)省介词,-,18,(五)作业布置(约1分钟),1.背诵课文。2.将本节课所学的一词多义词,古今意义词,成语进行归纳总结。,-,19,第二课时(约40分钟),(一)复习巩固。(约3分钟)课上,让学生带着感情齐读一遍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梳理文章脉络,划分层次。(约6分钟)1.用一个小故事总结概括文章。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渔人为线索,渔人发现、进入、离开、再寻桃花源的事。,-,20,3.本文的层次段落应怎样划分?第一部分(第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21,(三)细节分析(约10分钟),(1)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并用一个词概括。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2)找出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历,并对此进行概括?,-,22,(3)渔人离开桃源时,他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处处志之。想再寻(4)包括渔人在内,再次寻找的结果怎样了。渔人、太守:寻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未果,寻病终。,-,23,(四)再读课文,深入思考。(约10分钟),(1)世外桃源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呢?明确要点:所谓的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24,(2)结合当时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和愿望?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作者在文章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个虚构的世界也是他心中理想和愿望的缩影。,-,25,(五)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约8分钟),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陶渊明的理想?,-,26,(六)成语集锦,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3、豁然开朗: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4、鸡犬相闻: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相闻,可以互相听见,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示一种和睦的景象。,-,27,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6、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7、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8、怡然自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9、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28,(七)作业布置(约1分钟),结合你的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