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_第1页
2020年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_第2页
2020年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_第3页
2020年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_第4页
2020年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 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 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 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出示课题) 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本剧是独幕剧。 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拒收 鲁国 宰相 幕起 麻烦 务必 腥味 呕吐 违犯 法纪 哇 无可奈何 恍然大悟 日夜操劳 心满意足 (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4)描红。 (5)再读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 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1)放古乐,学生自学。 (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小组学习交流。 2、精读感悟。 (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 (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2)、(看动画,听读。)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 练读。 (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独幕剧表演。 一、谈话导入 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 _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学生自由读书。 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 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 2、四人小组演剧本。 3、一小组上台演。 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 6、安排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 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爱吃鱼 拒收鱼 法纪 依据自己精心准备的设计组织教学,我感觉得心应手,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学得也较扎实,效果较好!课后想想,成功的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一:以中心问题组织教学。中心问题“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看,可谓是丰富多彩,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自我解读,真应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观点.我们班的同学读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公仪休,先看看学生的答案(按交流顺序,课录板书到黑板上的):爱吃鱼的、为国为民的、日夜操劳的、节约的、爱思考的、铁面无私的、爱民如子的、遵守法纪的 一个公仪休,学生就有这么多种的解答,而且每一种解答都有理有据,都课本,并超越文本,有些甚至是我课前没想到的,可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 二:真正放开来让学生读。一开始教师引述导入后,就让学生读课文,我的要求是“看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因为要求学生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不停地在学生中间穿梭着、倾听着,时不时地和同学们交流着,因为不停地交流,所以在全班交流之前,我了解了很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较了解,看到还有同学没有举手,所以就继续等待着,学生读的时间较长。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因为学生有了认真的读,才有了交流时的精彩,才有了交流时的各抒已见。 交流时,学生王宇还注意到了“难免”这个词,突出了公仪休也不敢肯定那位大夫是否有求于他,是否有违犯法纪的事,但他还是不肯受。更显现了他的遵守法纪,显现了公仪休对自己严格的要求。 三、组织一句自己和同学们都喜欢又熟于心的教学口语。这节课中,我依然不忘我的那句经常用的教学口语:想想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怎么来的,在火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们如果想要有一双慧眼的话,就从这节课,从这篇课文开始练起,看看谁最先能读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谁最先能发现公仪休的特点。对此,学生兴致盎然,读书时显得特别专注热闹,因为有孙悟空在激励他们了! 四、课内外较好地得到了链接。因为交流时的放开,时间用的较多,所以当最后表演的时候时间就很少,学生的表演甚至于很不到位,并不能较好地体现书中的词,如“恍然大悟,满脸堆笑,无可奈何”那么这一部分的教学准备放到第三课时,侧重于表现,侧重于通过表演出这些词。可又细想想,这样表演有必要吗?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