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与安全.ppt_第1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与安全.ppt_第2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与安全.ppt_第3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与安全.ppt_第4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与安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安全管理,内容提要,一些概念中国乳品生产及贸易情况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一些概念,婴儿:0-12月龄的人较大婴儿:6-12月龄的人幼儿:12-36月龄的人婴幼儿配方乳粉(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牛乳、羊乳、其加工制品(乳清粉、乳清蛋白粉、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供婴幼儿(036月龄)食用,一些概念,婴儿配方乳粉(按GB10765-2010):-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成分-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粉状产品-适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6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要。注:新西兰标准0-4至6个月(infantformulae),一些概念,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按GB10767-2010):-以乳类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或其他辅料-仅用物理方法生产加工-粉状产品-适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食用,其营养成分能够满足正常较大婴儿和幼儿的部分营养需要。注:新西兰分别为followonformulae;formulatedsupplementaryfoodforyoungchildren,一些概念,基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以牛乳或者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乳清粉、乳清蛋白粉、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部分或不加入营养素和其他辅料-通过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半成品。,一些概念,乳的组成-化学成分超过100种-水分(87.5-88.5%)-干物质(11.5-12.5%),衡量乳成分的主要因素脂肪、蛋白质、乳糖、盐类、维生素、酶类等-变化最大的是脂肪(非脂乳固体),其次是蛋白质,乳糖、灰分含量相对稳定-影响因子:牛的品种、个体差异、泌乳期、牛龄、营养水平、季节、健康状况等,一些概念,乳脂肪(3.5-4.5%)-20种左右脂肪酸,其他动植物脂肪中只含有5-7种-低级脂肪酸(C14以下),挥发性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14%液态,易挥发,乳脂肪具有特殊的香味和柔软的质地-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一些概念,乳蛋白质(2.8-3.8%)-酪蛋白、乳清蛋白(对热不稳定的乳白蛋白、乳球蛋白)及少量脂肪球膜蛋白-酪蛋白(干酪素、酪朊、乳酪素):20时,调节脱脂乳的PH至4.6是沉淀的一类蛋白质,占乳蛋白的80-82%。是以含磷蛋白质为主体的蛋白质的复合体。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酶解酪蛋白酪蛋白磷酸肽(CCPs)。,一些概念,乳蛋白质(2.8-3.8%)-乳清:乳汁被皱胃酶凝固,并发生收缩排出的呈绿色的、半透明的液体即乳清。乳清中含有蛋白质、无机盐类、维生素和乳糖。-乳清蛋白(占乳蛋白质18-20%,占乳清的6%):溶解于乳清中的蛋白质。同酪蛋白相比,乳清蛋白的溶解性、吸收性更好,同时含有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接近完美,目前被认为是蛋白质黄金标准。-a-乳白蛋白(母乳中含丰富的a乳白蛋白,其含量占整个蛋白质含量的27,而牛奶中的a乳清蛋白含量只达到36。乳球蛋白与免疫有关。,一些概念,乳糖(3.6-5.5%)-乳中的碳水化合物99.8%以上均为乳糖。-是哺乳动物乳腺中分泌的一种特有的化合物,在动、植物的组织中几乎不存在乳糖,是牛乳甜味的主要来源,甜度为蔗糖的1/6。-经乳糖酶水解后才能被吸收(呕吐、腹胀、腹泻,世界上90%承认不同程度缺乏乳糖酶),一些概念,无机成分(0.7%左右)-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各种元素。-钾、钙、氯、磷、钠、镁、硫等。-属贫铁食物维生素:几乎含有所有已知维生素-部分来源于饲料,部分来源于维生素合成-B2含量丰富,维生素D含量少-热稳定(A、D、E、B2等),热不稳定(C、B1、B6、叶酸等),一些概念,乳中微生物的来源-牛体本身污染:乳房中,乳房周围及牛体其他部位-空气污染-用具污染-其他途径-在清洁卫生的条件下,4以下牛乳可贮存72h。,一些概念,婴幼儿配方乳的生产原则-结构和喂养效果尽可能地接近母乳。,一些概念,牛乳与母乳的区别,中国乳品生产及贸易情况,奶牛存栏数:约1440万头生鲜乳产量:3744万吨液态乳产量:2146万吨乳粉产量:136万吨规模以上企业:649家,其中液体乳354家,乳粉203家乳粉进口量:约130万吨,货值超过45亿美元。其中乳粉57万吨,乳清粉37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8.86万吨。同比增长超过20%。注:2012年数据,中国乳品生产及贸易情况,2010、2011、2012三年间,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量分别达到4.78、5.69和8.86万吨。主要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丹麦、韩国、新加坡等。中国高档婴儿奶粉市场销量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婴幼儿奶粉消费的第二大国。高端市场是国外品牌的天下,中国乳品生产及贸易情况,2012年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情况: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所有品牌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实施了全面的风险排查,共检出不合格产品43批、80.95吨,全部实施了退货或销毁,未允许其流入国内市场,所有不合格产品信息均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予以了公布。影响较大的媒体报道国内外与婴幼儿配方乳粉有关的新闻120余件。,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组成:15个部门-主任:李克强国务院总理,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农业部: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内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质检总局145号令),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关于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的公告(质检总局2013年第53号公告)质检总局关于公布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公告(2013年第62号)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133号)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食药总局2013第9号公告),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2010年卫生部公布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2010年2月由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15项产品标准,包括生乳、婴幼儿食品、乳制品等-2项生产规范标准-49项检验方法标准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十章104条,主要涉及各部门职责分工、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管理、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各部门分工合作。,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实施)-八章64条,主要涉及各部门职责分工、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乳制品销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第四十四条进口的乳品应当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尚未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第五章乳制品销售(第三十七至四十五条),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实施)-第三十八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乳制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乳制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乳制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实施)-第三十九条乳制品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所销售乳制品的质量(运输、贮存、售卖、提醒)。-第四十条禁止购进、销售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乳制品。-第四十二条对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乳制品,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售出的乳制品,并记录追回情况。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通知乳制品生产企业。,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一:参照药品严格管理。严格生产许可条件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3790-2010)建立产品配方、原辅料使用和包装标签备案制度推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加快实现产品全程可查询、可追溯。开展生产企业再审核再清理工作,对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实行停产整顿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建和扩建项目的核准。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许可管理,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和注册登记项目中实行分类单项审核和管理。,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二:落实企业首负责任(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奶源自建自控,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严格执行原辅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全项目批批检验、销售记录和问题产品召回等制度,建立完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要求,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二:落实企业首负责任(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应当购入和销售经监管部门批准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实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柜专区销售,试行药店专柜销售。对距保质期不足1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应及时采取醒目提示或提前下架等处理措施。对不合格和过期、变质婴幼儿配方乳粉,应当采取退市和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经营企业要求,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二:落实企业首负责任(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出口商或其代理商和进口商备案进口商必须保证其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口报检时必须提供对应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检测报告,严格执行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单位和进口商必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赔偿。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经营企业要求,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三:加强监督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进一步规范标签标识,加大对包装、标签标识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相关进口证单等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非法产品流入市场。严格监督经营单位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查验记录制度。加强对母婴用品专营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加快制定规范网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为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广告宣传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公布违法违规单位“黑名单”。,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三:加强监督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严格实行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严禁未注册企业向境内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2013年第62号公告)。严格审核报检资料,对进口报检时产品距保质期不足3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予受理。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对无中文标签标识的产品,一律作退货或销毁处理(2013年第133号),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质检总局关于公布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公告(2013年第62号)-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过渡期截止2014年5月1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消毒乳发酵乳制品乳粉奶油炼乳,奶酪乳清粉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其他乳与乳制品(干酪素;其他制品),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133号)-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357号)-重点三:加强监督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严格实行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严禁未注册企业向境内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2013年第62号公告)。严格审核报检资料,对进口报检时产品距保质期不足3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予受理。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对无中文标签标识的产品,一律作退货或销毁处理(2013年第133号),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乳品包括初乳、生乳和乳制品。本办法所称初乳是指奶畜产犊后7天内的乳。本办法所称生乳是指从符合中国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奶畜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得用作生乳。本办法所称乳制品是指由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干酪及再制干酪、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炼乳、乳粉、乳清粉、乳清蛋白粉和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其中,由生乳加工而成、加工工艺中无热处理杀菌过程的产品为生乳制品。,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五条国家准入质检总局完成出口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回顾性审查(根据进口乳品安全状况及监督管理需要)。首次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者地区,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兽医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体系、组织机构、兽医服务体系、安全卫生控制体系、残留监控体系、动物疫病的检测监控体系及拟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等资料。国家质检总局依法组织评估,必要时,可以派专家组到该国家或者地区进行现场调查。经评估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确定相应的检验检疫要求,包括相关证书和出证要求,允许其符合要求的相关乳品向中国出口。双方可以签署议定书确认检验检疫要求。,目前有36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确定了输华乳制品卫生证书样本。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巴西、智利等。,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六条生产企业注册质检总局委托认监委完成境外生产企业应当经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符合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境外生产企业应当熟悉并保证其向中国出口的乳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并能够提供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境外生产企业申请注册时应当明确其拟向中国出口的乳品种类、品牌。获得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七条卫生证书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出具证书应当证明下列内容:(一)乳品原料来自健康动物;(二)乳品经过加工处理不会传带动物疫病;(三)乳品生产企业处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四)乳品是安全的,可供人类食用。证书应当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印章和其授权人签字,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书样本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八条检疫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审批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进口乳品,应当在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国家质检总局可以依法调整并公布实施检疫审批的乳品种类。质检总局关于实施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的公告(2013年第53号公告)附件1: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进口乳品(生乳、生乳制品、巴氏杀菌如)。,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九、十条企业备案出口商向质检总局备案,进口商向直属局备案按照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2012年第55号公告)备案进口商应当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十一条进口报检海关报关地报检第七条规定的卫生证书。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项目的检测报告。首次进口,指境外生产企业、产品名称、配方、境外出口商、境内进口商等信息完全相同的乳品从同一口岸第一次进口。非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首次进口检测报告的复印件以及国家质检总局要求项目的检测报告。非首次进口检测报告项目由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乳品风险监测等有关情况确定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非2013年第53号公告附件2首次进口乳品检测项目列表)。,中国乳品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52号令)-乳品进口(第二章)第十一条进口报检海关报关地报检进口预包装乳品应当提供原文标签样张、原文标签中文翻译件、中文标签样张等资料。进口需要检疫审批的乳品,应当提供进境动植检疫许可证。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品,应当提供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涉及有保健功能的,应当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标注获得奖项、荣誉、认证标志等内容的,应当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