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标准.ppt_第1页
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标准.ppt_第2页
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标准.ppt_第3页
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标准.ppt_第4页
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部分职业卫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教育、职业病引起了社会整体的关注,职业健康损害严重引起了经济损失,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专家说,各国职业卫生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4%。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职业病伤造成的损失超过GNP的10%,工作损失率可以降低10%,那么恢复的经济损失就足以偿还债务。 (注: 中国职业医学经济全球化对职业卫生的影响,情况累计报告了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末,职业病722730例。 2009年新发生各种职业病的有18,128例。 我国每年的职业病医疗费是7000亿美元!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职业危害: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人可引起工作相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发生或存在,可能影响职业人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的因素和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组织的工人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广义,即医学上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法定,即立法意义上的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必须公布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10种132种),病因、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病因和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职业病预防,病因明确,不达到一定强度(浓度和剂量)就不能发病,剂量和反应关系,集体发病,许多职业病早期诊断、治疗处理、恢复效果好,但职业病中没有特殊效果的治疗方法,只有对症治疗,发现慢,治疗效果差,治疗快在接触同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中,特定的发病率好,除职业性感染外,治疗个体不能抑制人群的发病,前期预防不减少发病,前期预防、职业病的特征,即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少的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第二项规定, 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10132种),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职业禁忌症:劳动者从事特定的职业,接触特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比一般职业人更容易患职业危害或职业病,或者引起他人生命健康危险疾病的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预防的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工人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二次预防:也称为发病预防,通过工人职业健康管理,结合对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早期发现工人受到的职业危害。 三级预防:对职业病和受到职业伤害的工人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 关于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框架、职业卫生法律体系、宪法、职业卫生法律、职业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规则,经我国批准生效的国际条约、条约、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效力、细分程度、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框架体系基本形成的职业卫生法律、概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职业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在职业卫生法律形式中居第二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卫生行政法规、概念:职业卫生行政法规有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条例、方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010关于征求意见的函010010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12年9月29日,职业卫生规则、概念:国务院所属部委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职权制定和公布的有关职业卫生行政管理的规范文件。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47号命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48号命令)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49号命令)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50号命令)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安定(2012)73号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定38号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国卫疾发201348号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标准例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2.2-2007职场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值(2.1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2第2部分:物理性因素GBZ3112-2002职业病诊断基准GBZ113156-2002放射卫生防护基准GBZ157-2002职业病诊断名词GBZ158-2003职场职业病危害警告标志GBZ159-2004职场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基准GBZ160-2004职场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指南GBZ/T197-2007职业病危害管理指南GBZ/T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车间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4-2007高毒物品作业车间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 T206-2007密闭空间直读式机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22-2009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器选定指南GBZ/T223-2009职场有毒气体检测警报装置设置规范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5-2010使用者职业病防治指南-10类132种【2013版】,职业性尘肺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3 )职业性皮肤病(8 1 )职业性眼病(3)职业性耳鼻咽喉口腔疾病(4)职业性化学中毒(59 1 ),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7)。 职业性传染病(5)职业性肿瘤(11 )其他职业病(3) .一、2017版和2013版的差异,1 .在安全生产标准等级方面,虽然还保持着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但一级标准比以前严格:一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评价要求90分以上,第二是井工煤矿安全风险等级管理、事故风险调查管理、通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个别评价都在90分以上,其他部分的评价都在80分以上的第三个是,正常工作时单层入井人数在1000人以下,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2、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体系方面,新标准还维持了11个部分,但增加了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和事故风险调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不同水平的矿山,年生产天数不同,不符合标准的矿山下一步被列入生产能力矿山。 4、新标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对煤矿监管提出了6个要求。 其中,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被取消的煤矿,实施取消决定的标准化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提交申请。 3、新标准同时规定,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等级实施有效期管理,一级、二级、三级有效期均为3年。 二、2017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的内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1 .井工煤矿(1)安全风险等级管理(2)事故风险管理。 (3)通风。 (4)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测量。 (五)采煤。 (6)挖。 (7)机电。 (八)运输。 (九)职业卫生。 (十)安全训练和紧急管理。 (十一)规划和地面设施。 2 .露天煤矿(1)安全风险等级管理(2)事故风险调查管理(3)穿孔(4)爆破(5)采矿(6)排土(8)机电(9)边坡(10 )疏干排水(11 )职业卫生(12 )安全训练和应急管理(13 )计划。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的权重表,工作要求和评价方法的解释,主要内容,19,第10部分职业卫生,1,概要,2,工作要求和评价方法的解释,1 .职业卫生管理(1)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止管理机构,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解读】本条建立了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止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a .职业病危害防止指导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组成: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管理者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会代表。 各部门应在红色头文件中确认职业病危害防止指导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人员有变更,立即调整。 人员配置依据:职业病预防法和煤矿有关规定。 配置职业卫生管理者,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根据b.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gbz/t25-2010 ),使用者必须配置专门的职业卫生专家,为本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配置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员工人数不到300人的公司,至少配置一人。 注意:本标准要求专业职业卫生管理者(资格证书、任务文件),1 .职业卫生管理(1)健全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止管理机构,配置专业技术人员(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解读】职业卫生制度包括(1)职业病危害防止责任制度(2) 职业病危害警告和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5)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6)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检测,评价管理制度(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点”制度(8)工人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文件管理制度(9)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报告制度(10 ) 职业病危害防止经费的保障和使用管理制度(11 )职业卫生文件管理制度(1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13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止制度,【解读】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等规定定期实施职业病危害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职业卫生1 .委托取得资格认证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和强度2 .煤矿企业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每三年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将检测、评价结果保存在煤矿企业职业卫生资料中,并定期向员工公布。 3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度值,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4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时和设备修理后应进行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的测定和评价。 (3)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的其他工作,【解读】1 .提取职业病防治经费,主要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置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维护,日常监测,检查和评价,职业健康管理,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治疗康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训练,职业危害警告2 .制定职业病防治的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及其实施方案3 .制定健全的职业卫生文件,按照每年1卷、年度保存的煤矿安全规程 (AQ1051 )规定的配置范围和使用期限,在煤矿井上、下、煤矿选矿、露天煤矿117个主要职业中12种54种个人【解读】1 .提取职业病的预防和经费,主要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置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维护,日常监测、检测和评价,职业健康管理,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治疗康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训练,职业危害警告标志的配置,工伤保险支出2 .制定职业病防治的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及其实施方案3 .制定健全的职业卫生文件,按照每年一卷、年度保存的煤矿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AQ1051 )规定的配置范围和使用期限,在煤矿井上、下、煤矿选矿、露天煤矿117个主要职业中12种54种个人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1)为工人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2)实施专家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解读】监测员一般由瓦检员、风检员、粉尘检测员兼任(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地点、监测周期、监测方法满足规定的要求。 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粉尘概念、粉尘:可长时间浮在空气中的固体粒子。 【GBZ/T224-2010职业卫生用语】根据粉尘的性质分为无机粉尘,根据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的形状分为颗粒状粉尘,纤维状粉尘根据粉尘化学成分分为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碳系粉尘, 分为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生产性粉尘工作: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生产性粉尘的工作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中以结晶状态存在的二氧化硅呼吸性粉尘:达到肺泡区(纤毛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无肺泡囊)的粉尘。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粉尘,第六百四十三条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配置应满足表26的要求。 表26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配置,【解读】煤矿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规定第六百二十四条煤矿监测生产性粉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两次的露天煤矿每月测定一次。 粉尘的分散度每六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一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改变工作面时也要测定一次。 (四)开采深度在200m以上的露天煤矿,应在气压低的季节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噪音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音是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声波不规则地混合,波形不规则地变化的声音。 从生理学的角度:指所有人都不需要、不想存在、使人厌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