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江苏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B项“帛(b)”与“悖(bi)”读音不同,C项“昭(zho)”与“着(zhu)”读音不同,D项“忏(chn)”与“阡(qin)”读音不同。),音辨,形辨,义辨。(积累,形似字,多音字),A,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C,答案:C(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解释词语(依据语境判断正误)、注意对象、感情色彩、双重语义、词性、近义词不同部分的区别。,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文本。老园艺师对彩灯绕树的看法。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分析题(含义题)题型意识:句子几层含义,有无意蕴丰富的词语,再结合“象”“意”分析含义。本句有2层含义:树、人。语用题特点:话题是人与自然,注意老园艺师的话与上文的关系。答题小文本意识:注意答案范围。语用题特点:简明、连贯、得体,不能出现病句。,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5分),文本。漫画:时地、物景人事,注意文字。父亲听从儿子的话,由“是”走向“非”。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题型意识:归纳。语用题特点:话题是教育问题,注意整幅画面里的所有内容。答题小文本意识:注意答案范围。语用题特点:简明、连贯、得体,不能出现病句。,答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答案:B(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带入原文)语境推测,组词推测,字形推测,结构推测,语法推测(词性)。,B,答案:D(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BCD,带入原文,审清题干,排除无关选项。,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答案C(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带入原文。,C,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带入原文,字字落实,不通考虑活用和句式,补,无语病。,答案:(王蒙正)知道(了解)他(苏涣)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身份)拿礼节对待他(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交付(托付)给他。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贤能)多了(远远比言事官贤能啊)。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少犯错误就)可以了。,知识点:实词:屈意、委、此、逮、姑。虚词:以、于。活用:做动词(礼、师)。句式:状语后置句。,文本作者:温庭筠,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诗句:恨意千万,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类别:婉约词。,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1分)的怅恨之情(1分)。,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题型意识:提炼、归纳。答题小文本意识:全词,注意每一句话。,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分析题。题型意识:先概括形象(提炼、归纳);再结合“象”分析。答题小文本意识:三四句,注意每一句话。,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无情);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无情);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分析题。题型意识:先概括(提炼、归纳);再结合“象”“意”“法”分析结句。答题小文本意识:三四句,注意每一句话。,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心绪不宁,思念之悲,心情低沉。,象征、借景抒情、委婉含蓄。,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邮差先生师陀,文本本文是小说,时空顺序。1、送信的途中。2、送信给老太太。3、送信的途中。,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题型意识:提炼、归纳。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答案: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寂静、祥和、安宁、讲原则。,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写出了他善解人意,替人着想,有爱心,热心体贴;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写出了他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分析题。题型意识:提炼、归纳;分析题,结合“象”分析性格。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分析题(含义,作用)。题型意识:第一问句子几层含义,有无意蕴丰富的词语,再结合“象”“意”分析含义,注意“天气好”的意蕴。第二问,结合“上下文的象、法”分析作用。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答案: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说明邮差的心情很好,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好。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收束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好;写出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态度。突出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和礼赞。,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与上文呼应,点明主题,收束情节。,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本身);突出邮差的心情很好(人)。,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答案: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格,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表达作者对邮差的赞美之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分析题。题型意识:“法”对表现“象”“意”的作用。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法,象,意,邮差: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人);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物),表达作者对邮差的赞美之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笑的价值英伍尔芙,文本1、笑是语言之外,却不亚于语言的。笑是属于人的。2、笑的作用,保持平衡感,现实感。3、“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4、联系我们。5、总结全文。,15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和现实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题型意识:提炼、归纳。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作用)。,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分析题。题型意识:结合“象”分析。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或认为笑比哭更有价值,更具有美德)。反衬,对比,升华主题,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审题。审清题干:确定题型:概括题、分析题(法)。题型意识:先概括(提炼、归纳),再结合“法”分析作用。答题小文本意识:全文,注意每一段。,反衬,对比、升华主题,审题:确定观点:(1)“爱”是“忧”的前提;(2)“忧”是“爱”的表现;(3)只有“爱”,才会“忧”;(4)世上没有只“忧”的“爱”,也没有只“爱”的“忧”;(5)爱了,便有忧,忧了,便含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数字货币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智能投顾服务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通信行业物联网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全球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医疗器械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大连市2025辽宁大连工业大学赴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市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场5S管理问题及改善
- 临床试验监查员工作总结
- 《目录学概论》课件
- 《保密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物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课件 第1章 劳动和劳动形态
- 生鲜店加盟合同模板
- 电影刮痧课件教学课件
- 游戏厅转让合同范本样本
- DB34∕T 4253-2022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